萨那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学

发布时间:2020/9/26 16:30:51   点击数:

一、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影响因素:、、、、、等。其中决定性因素是因素,自然条件中最重要的是因素。青藏铁路“以桥代路”是为了便于,减少的不利影响;高铁“以桥代路”主要是为了。

(2)地形对交通线路影响

对交通影响

限制因素

造价

交通线密度

形状

平原

山区

(3)交通线选线原则:尽量避开等不利地形,尽量少穿越线,故山区公路多呈“”字型;尽量避开断层、和多发地段;尽量缩短线路的;平原地区少占和农田;尽量避开沼泽地、少过;尽量不穿越区;城市过境道路尽量从城市通过;开凿隧道时尽量从部位穿越;尽量穿越丰富的地区等。结合下图分析原因。

二、地表形态对聚落的影响

1.不同地表形态下的聚落差异

(1)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对聚落的影响

限制因素

聚落规模

聚落密度

聚落形态

平原

山区

(2)我国北方平原和南方丘陵山区聚落的差异

地区

地形

规模

空间分布

人口

北方

平坦、广阔

一般较

对_____

聚居的人口较

南方

多山、复杂

一般较

相对_____

聚居的人口较

2.不同地表形态下的聚落分布特点

(1)原始古村落多选择河流岸,现代城市多多选择河流岸设城,我国南方城市多沿设城;北方城市多分布在交汇处;城市多分布在沿、沿海、沿线和高速公路沿线。

(2)台湾、海南等岛屿的聚落分布多呈状,原因;横断山区聚落多分布在,塔里木盆地的聚落分布呈状,原因;青藏高原聚落主要分布的地区是谷地和谷地,巴西高原的聚落比亚马孙平原(多、少),原因是。

(3)河流与聚落

作用

聚落分布特点

原因

典型举例

供水

城市需大量的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

运输

货物在此集散、转运

大量人流、物流集聚、中转

河运、海运的转换处,人流物流集散地

水陆转换处

军事

防卫

利用天然河面进行防卫

营造景观

第二部分:巩固训练题

非选考地理同学:做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一)

选考地理同学:做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二)

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聚落仅指房屋建筑的集合体         

B.聚落主要指乡村,不包括城市

C.聚落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风俗文化

D.城市的规模较大,人口数量少,密度高

2、人类作用于环境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是()

A..乡村B.自然风景区

C.城市D.海洋

3、我国目前的城市绝大多数分布在()

A..第一阶梯B.第二阶梯

C.第三阶梯D.沿海

4、有关地形与城市区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山区一般土地肥沃,便于农耕,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②世界的城市都位于平原上③热带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气候凉爽的高原地区④平原、高原和山区都会有城市分布

A..①②B.①④

C.③④D.②③

5、沿河设城主要是因为()

①河流为城市提供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②河流为城市运送废水,加速净化

③河流为城市提供便利的水运条件④河流为城市增加一条风景线,并有利于防卫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6、云南丽江古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主要原因是

A.、濒临海洋B、人口稀少

C、海拔较高,北面有更高山脉分布D、地势低平

7、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聚落仅指房屋建筑的集合体         

B.聚落主要指乡村,不包括城市

C.聚落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风俗文化

D.城市的规模较大,人口数量少,密度高

8、河流较少的平原地区,村落的平面形态大多呈()

A..规则的多边形B.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

C.条带状 D.正方形

很多人感慨“常恨春归无觅处”,其实世界上真有一些地方“四季如春”,如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4°N)、昆明、也门首都萨那(15°N)厄瓜多尔首都基多(0°)等。回答9——10题。

9.“春城”所在的地形一般是

A..谷地、平原B.盆地、平原

C.高原、山地D.高原、谷地

10.基多位于赤道,但居民家中都安装壁炉,其主要原因是

A..冬季寒冷B.受寒流影响

C.降水多D.夜晚寒冷

读“我国某主要地形区的相关资料”,做11—13题。

面积

26万平方千米

最冷月均温

5℃~8℃

最热月均温

16℃~29℃

年均温

16℃~18℃

降水量

毫米~毫米

无霜期

天~天

年日照时数

小时~小时

11.下列地点中,位于该地形区内的是

A..30°N,°EB.23.5°N,°E

C.40°N,°ED.45°N,°E

12.该地形区的夜雨量占总降水量的60%~70%以上,主要原因是该地形区

A..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作上升运动

B.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气流作下沉运动

C.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高,气流作上升运动

D.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高,蒸发旺盛,空气中的水汽丰富

13.该地形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其发展农业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A..冬季气温低B.土壤贫瘠

C.热量不足D.光照不足

14.下列省区中跨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是

A..吉林B.云南C.内蒙古D.山西

15.既是我国季风区界线,又是内外流域分界线和地势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是

A..贺兰山B.冈底斯山

C.太行山D.大兴安岭

16.位于新疆与西藏交界处的山脉是

A..祁连山B.天山

C.昆仑山D.横断山

二.综合题

17.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A.位于____________山脉以北的____________谷地,属于_______区(季风、

非季风区),B位于云南省的西南部,属于___________区(季风、非季风区)。

(2)A.地:冬季风能否影响到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地:台风能否影响到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D、E表示锋面形成的雨带推移的多年平均位置,表示华南降水的是____________;表示七、八月份的是________线,降水集中在,此时这两地区多暴雨,此时江淮地区进入____________时期。

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二)

一.项选择题

1、有关我国乡村聚落地区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方平原地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带状分布

B.南方山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团聚状分布

C.北方平原地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小,多呈点状分布

D.南方山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小,分布相对分散

2、下列属于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自然因素的是

A..地形、气候B.人口、资源

C.工农业发展水平D.科学技术

3我国的古村落遗址大多坐落在河谷阶地上,这表明我国先民在选择居住地的时候已充分考虑到了()

A.土壤及气候的影响B水源及地形的影响

C水源及土壤的影响D地形及气候的影响

4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其形成原因中,不属于自然条件的是()

A.地形较平坦B土壤较肥沃

C水源条件好D农牧业较发达

5下列各自然条件中,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最为深刻的是()

A.气候B地形

C水文D植被

6.我国东部的低山丘陵适宜发展

A..林业B.种植业

C.工矿业D.畜牧业

7.有“聚宝盆”和“天府之国”美誉的地形区分别是

A..太湖平原、四川盆地B.三江平原、珠江三角洲

C.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D.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8.四川省地形大致可分为哪两个部分()

A.川西高原和川东盆地B川西高原和四川盆地

C四川高原和成都平原D四川丘陵和四川高原

9.由古城、老街和纳西文化造就的独具风情的高原水乡是指()

A.云南丽江古城B山西平遥古城

C宁夏灵武古城D安徽西递古民居

10.穿越多佛尔海峡的海底隧道连接的是()

A.意大利、瑞士B新加坡、马来西亚

C英国、法国D英国、比利时

11.下列地形区与其特点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A..内蒙古平原——崎岖不平B.云贵高原——雪山连绵

C.四川盆地——地形平坦D.东北平原——黑土广布

读华北某地地形图(图1-2-3),据图判断12~14题:

12.①②③④四条坡面线的坡度比较

A..①<③

B.①<②

C.①>②

D.③=④[来源:学+科+网Z+X+X+K]

13.实际调查发现乙城植物生长好于甲坡,其原因为乙的

A..日照较强,辐射收入多

B.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C.气温较高,且日变化大

D.降水较多,水源充足

14.若乙坡植被受破坏成为荒坡,则对其合理的开发整治措施是

A..放牧山羊B.种植喜阳的经济林木

C.修梯田,种植水稻D.营造混交林

15、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乡村聚落是在奴隶社会出现的

B.最早的聚落多位于交通方便的沿海地带

C.聚落的形态和组合类型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D.城市最早出现在河流的中下游平原上

16.我国水能蕴藏量最丰富的地区

A..地势第一和第二级阶梯交界地带

B.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地带

C.青藏高原、东南丘陵

D.各大河流的中下游地带

17.下列关于我国地形优越性的表现,正确的是

A..地势西高东低,使海洋水汽深入大陆内部,季风区面积占国土3/4以上。

B.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

C.平原面积占国土的1/3左右,耕地广阔,有利于机械化作业

D.山区面积广大,有利于大规模商品农业发展

二.综合题

18.图十一分别为A.、B、C三个城市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4分)

(1)A.BC三城市中,最先形成的应是,其最早出现城市的主要区位条件是。世界第一批城市中与之条件相似不在亚洲的是,A.BC三城市中,最后形成的应是。

(2)城市B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B所在国家的首都年发生震惊世界的酸雾事件,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20世纪70年代后,该城人口有所下降,大量人口迁往卫星城,这种现象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3)城市C重要的工业部门主要有宇航工业和工业,中国三大航天基地是太原、和。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答案

第一部分:课文阅读填空答案

一、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影响因素:地形、气候、水文、社会、经济、技术等。其中决定性因素是经济因素,自然条件中最重要的是地形因素。青藏铁路“以桥代路”是为了便于野生动物迁徙,减少冻土的不利影响;高铁“以桥代路”主要是为了少占农田。

(2)地形对交通线路影响

对交通影响

限制因素

造价

交通线密度

形状

平原

网状

山区

公路呈之字形

(3)交通线选线原则:尽量避开山地等不利地形,尽量少穿越等高线,故山区公路多呈“之”字型;尽量避开断层、滑坡和泥石流多发地段;尽量缩短线路的长度;平原地区少占耕地和农田;尽量避开沼泽地、少过河流;尽量不穿越自然保护区;过境道路尽量从城市边缘通过;开凿隧道时尽量从背斜部位穿越;尽量穿越资源丰富地区等。

二、地表形态对聚落的影响

1.不同地表形态下的聚落差异

(1)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对聚落的影响

限制因素

聚落规模

聚落密度

聚落形态

平原

河湖、沼泽等

圆形、多边形

山区

高山、峡谷等

条带状、放射状

(2)我国北方平原和南方丘陵山区聚落的差异

地区

地形

规模

空间分布

人口

北方

平坦、广阔

一般较大

相对集中

聚居的人口较多

南方

多山、复杂

一般较小

相对分散

聚居的人口较少

2.不同地表形态下的聚落分布特点

(1)原始古村落多选择河流凸岸,现代城市多多选择河流凹岸设城,我国南方城市多沿河流设城;北方城市多分布在古驿道交汇处;城市多分布在沿河、沿海、铁路沿线和高速公路沿线。

(2)台湾、海南等岛屿的聚落分布多呈环状,原因四周的沿海地形平坦、对外交通便利;横断山区聚落多分布在河谷地区,塔里木盆地的聚落分布呈环状,原因四周有可利用高山冰雪融水形成的绿洲分布;青藏高原聚落主要分布的地区是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巴西高原的聚落比亚马孙平原多(多、少),原因是热带高原比热带平原地区的气候相对凉爽,更适合人们聚居。

(3)河流与聚落

作用

聚落分布特点

原因

典型举例

供水

城市常沿河流分布:越向中下游,城市越密集

城市需大量的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

长江沿岸城市

运输

水运的起止点

货物在此集散、转运

赣州

干支流汇合处

大量人流、物流集聚、中转

宜宾、重庆、武汉、梧州(西江、浔江)

河口处

河运、海运的转换处,人流物流集散地

上海、广州

过河点

水陆转换处

伦敦

军事

防卫

河流弯曲度较大处、河心岛处建城

利用天然河面进行防卫

伯尔尼、巴黎、波士顿

营造景观

临河分布

亲近自然,形成亲水景观

多数城市的沿河风光带

第二部分:巩固训练题参考答案

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一)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c

c

c

c

c

c

c

b

c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d

A.

c

d

d

b

c

[

17.(1)喜马拉雅山脉雅鲁藏布江谷地季风西南季风(2)否,否,地势高,且由山岭的重重阻挡否,能,距离冬季风源地远,地处亚热带地区,当冬季风到达时已很弱,由于距我国南部沿海较近,故能受台风影响。(3)E5月D6C东北、华北暴雨伏旱

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二)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d

A.

b

d

b

A.

d

b

A.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c

D

c

b

d

c

A.

b

18.(1)A.位于大河冲积平原,有肥沃的土壤和便利的灌溉条件,发展农业的条件优越(3分)尼罗河谷地(1分)C(1分)(2)丰富的煤铁资源(1分)人们生产生活中大量地燃烧煤做能源,排放出二氧化硫与空气中雾结合形成(2分)逆城市化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乡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3分)(3)石油化工酒泉西昌(3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orenliangg.com/snys/1846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