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萨那 >> 萨那地理 >> 我的诊室笔记之六83岁的老太太,头晕眩
?
——记用江尔逊的柴陈泽泻汤治疗一例顽固的眩晕案
?
H大妈第一次看我,还是两年前的四月份。
?
那天下午,我的诊室扶进来一位大妈,位子上坐定后,家属告诉我:我妈刚刚出院几天时间,今年已经是第四次住院了,都是头晕。每次晕得天旋地转,呕吐厉害,东西吃不下,后来只有吐清水了。
?
每次检查做了很多,头颅CT磁共振、心电图、心脏超声、抽血、大便小便化验……也没查出什么大问题,医生说耳石症不像,梅尼埃病不是,前庭神经元炎不符合,中风排除了,颈椎病引起的不考虑……
?
什么都不是,那是什么东西呀?就是老要晕呀?为什么老要晕呀?
?
大妈说,挂了盐水吃了药,慢慢不晕了,过段时间又发了。哎呀,真是折磨人,真是愁死人呀。
?
我说:大妈,不急不急,这就是个挺复杂的病,只要脑袋没有大问题,管它什么原因晕呀,咱按中医思路辨证用药,让它不再晕就可以了。大妈说:是的是的,我就是想用中药解决问题。要不然,不知什么时候又晕了,害怕呀。
?
病情介绍:
H某,女,83岁
初诊:.4.7
?
主诉:反复头晕发作伴视物旋转四个月。
?
现病史:患者年初开始无明显诱因下突发头晕,发作时伴有视物旋转、恶心呕吐,呕吐厉害时东西吃不下,后来只有吐清水。住院各项检查,无明显异常,医生诊断眩晕综合征,治疗十天半月,头晕逐渐恢复。但要不了一个月就又发作了,每次发作表现差不多。
?
大妈说,这第四次住院,也是跟以前一样,各项检查没有什么大问题,用用药慢慢就不晕了。但是,指不定什么时候又发作了。老太太害怕这种发作的感觉,发作的时候真是难受呀,遂要求中药治疗。
?
刻下表现:一米六的个子,皮肤白,肌肉松,体态丰,大方脸,双眼皮,眼睛有神,声音亮,语速快,咽中有痰,口很干,汗很多,二便正常。舌质偏红,中有小裂纹,少苔,脉弦滑。
?
诊断:眩晕
?
处方:柴陈泽泻汤加石膏
?
疗效:两周后复诊,患者诉头晕发作一次,程度较轻,视物旋转不明显,未住院、未用西药,继续服用中药,两天后头晕缓解。一个月后有过一次很轻微的头晕发作,很快缓解。服用中药约半年(后来一帖中药服两天),因服用汤药时间较长,年底改膏方巩固治疗和体质调理两月。以后夏天、春节停药,其他时间中药每天一半剂量调理巩固(患者乳腺恶性肿瘤手术后,一并调治)。至今两年,眩晕未再发作,也没有头晕,身体、情绪均自我感觉良好。
现在笑容可掬、气定神闲的H大妈
?
按语:
《中医内科学》论述眩晕,从风、火、痰、瘀、虚几个方面立论,将眩晕分为肝阳上亢、痰湿中阻、瘀血阻窍、气血亏虚、肾精不足五个证型,分别处方用药,用之临床,有时候效果不尽如人意。我们在临床上看到的眩晕患者,有“晕”,有“旋转”,有“恶心”,有“呕吐”,且呕吐物大多是清水痰涎,临床表现多样,患者又有体质的不同,因此单一风、火、痰、瘀、虚似无法解释眩晕复杂的病机,而单一的一个方剂治疗有时候也可能顾此失彼。
?
清代医家陈修园论述眩晕,则以风为中心,而以痰、火、虚串联讲解,几种病因病机互为阐发,与临床眩晕的表现,似乎更能切中契机。
?
近代四川经方大家江尔逊老认为,陈修园的论说十分精妙,用来阐述眩晕的病因病机,比较准确。江老强调,眩晕的发作,并非风、火、痰、虚四者各自单独为患,而是综合为患。故江老论述眩晕,多从少阳相火上炎,痰饮上逆立论,主张用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小柴胡汤、苓桂术甘汤、泽泻汤、小半夏加茯苓汤等等治疗,创立柴陈泽泻汤用于临床。
?
本方由小柴胡汤、二陈汤、四君子汤合方而成,还寓有小半夏加茯苓汤、泽泻汤。方中小柴胡汤疏通少阳枢机,透达郁火,升清降浊;二陈汤化痰降逆;泽泻汤化饮利水;小半夏加茯苓汤,亦可降逆化痰,涤饮止呕;六君子汤,运脾和胃以治本。加天麻、钩藤、菊花,柔润以熄肝风。
?
本人每以柴陈泽泻汤治疗眩晕患者,取得良效。每每如此,都增加了一份对中医的自信,也感恩于前人们创立的无数治疗各种疾病有效的经典名方。
?
有人会说,江医生,有这么好的方子,以后眩晕简单了,吃吃柴陈泽泻汤就好了。NO,自己盲目吃药,这样的做法可是错误的。
?
因为眩晕的临床表现非常复杂,从西医的角度来说,有中风引起的眩晕,有颅内肿瘤引起的眩晕,有多发性硬化引起的眩晕,内耳肿瘤也可引起眩晕,常见的耳石症、梅尼埃病、前庭神经元炎、突发性耳聋,等等等等,都需要专业医生来判断。随意吃吃柴陈泽泻汤,如果是严重的器质性病变,可能治不了病,还会延误病情,造成不良后果。还有,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疾病的表现错综复杂,而人的体质也各有不同,处方用药都需要对证才有效、才安全。如果方不对证,吃了不仅无效,可能还有副作用。所以,有了头晕、眩晕,请一定要到专业医生处处方用药。
??????????文章/江霞
??????????编辑/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