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那

萨拉热窝札记

发布时间:2020/10/16 20:45:00   点击数:
医治白癜风的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950145.html

提起萨拉热窝,我想多数人能够记住这个城市,应该是因为在这座城市发生的一次改变世界历史的事情,一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除了这个事情,似乎我们对这座城市和在这里生活的人们没有更多的了解了。我的朋友戴君去欧洲旅行,到达萨拉热窝时,用她的相机记录了这座城市现在的样子,并将她的所见所闻所想写了下来。在此也分享给大家。以下是原文:

驶往萨拉热窝的途中,我们在莫斯塔尔古城做了一晚的停留。民宿老板娘因为没有音乐,而对我们表示抱歉。因为前晚有两个士兵被突袭身亡,第二日全国被禁播放任何音乐。整个古城静谧得只剩下黑夜了。

山谷里的Mostar老城由于两条河住着不同信仰的种族,彼此敌对上千年。年内战爆发后,彼此认为再也没有可以融合和谅解的地步,于是炸毁了连通河两岸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桥梁,包括今天最为著名的老桥也在93年被毁,现在的老桥实际是战后修缮而成。人类追求自由,而偏见却无处不在,人人都容易掉进这个陷阱而浑然不觉。好在人类还有反思的觉悟,于是,今天的桥头立着的石碑上刻着“Don’tforget93!”

将要驱车赶往的萨拉热窝,于我而言,好像专门只为出现在电影里而杜撰的城市。驶向她时,深秋的颜色已经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初冬的萧瑟,伴随浓雾和冰冷的阵雨。待到进入这座城市,还颇有些恍惚的感觉。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胶片老电影的经典与落寞。

她一直都在那里,又好像从来没有存在过。并不宽敞的街道,电车,咖啡馆门口的一丝热气,以及那不可名状却又扑面而来的古老的悲伤。

我们租借了当地人一处住处,在地处一片坡地的居民区安顿下来。因为保持和欧洲大陆同样的时间,初冬时节的波黑在下午四点的光景就进入了黑夜。待到拉开窗帘时,窗外已经落得白茫茫一片。靠着暖气片,重温电影《保卫萨拉热窝》。

也许是我们造访的时节不对,也许是大雪纷飞,我都很难以在这个城市里像以往正常旅行中的那样有着生活在别处的亢奋,取而代之是一份不能置身事外的伤怀。

波黑,至今是由波黑联邦和塞族共和国两个政权实体控制。萨拉热窝,作为最大的城市,从奥斯曼帝国时期的辉煌,到奥匈帝国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地,再到南斯拉夫时期的共产主义,以及92年爆发的波黑内战,从来都没有逃脱过民族和战争的纠缠,她一直在漩涡中。第二日,我们决心跟随电影中的场景去找寻这个城市的印记。

静谧的大清真寺,老人在整理祈祷用的蒲垫。雪水滴到手工艺品店门前的铜质器皿上,叮咚做响。每到整点的时候,教堂里的钟声就会响起,清真寺祈祷的音乐就会盘旋在阴郁的上空,在大雪天,仿佛在诉说过往,回旋着,久久不能散去。不大的城市到处遍布着清真寺和各式样的教堂。自由信仰的表达也带来旷日持久的民族意识对立甚至战争和血流。穿城而过的米里雅茨河什么也不说,只是静静流淌流淌,一直往前。伴随它的是古老的拉丁桥,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点,它早已从历史舞台中央退下,只是不动声色,看人来人往。

波黑的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政局不稳和社会动荡使年轻人逃离家乡,很多人远赴他国做雇佣兵以获得相对较高的报酬。因此,在大雪纷飞的日子,我看见那人高马大的中年男人耸着肩,用干涸的声音对着寥寥无几的游人叫卖廉价的纪念品时会浮想联翩,这应该是个正在努力养家的男人,他家里可能有两三小孩正在门前翘首企盼他们的父亲归来....,我知道,这个世上人人皆有不易,也知道恻隐之心在作祟,但是,我的眼泪还是几乎夺眶而出。我别过头,装作匆忙赶路的样子。

我们继续往萨拉热窝的高点走去,想要找那个《保卫萨拉热窝》中那个yellowbastian,可以远眺整个城市的高点。一路上都是墓园,就建在居民区的家门口。那无尽而密麻的锥形墓碑孤独地伫立着,无声诉说却又无能为力,唯有一只只野狗或野猫从中穿梭。仔细看来,很多是在92年至95年内战期间的萨拉热窝围城战死去,仔细一算年龄,很多还是孩子。据说,《保卫萨拉热窝》的导演在内战被围城时,因为坚持不愿离开自己的家园,而就这样饿死在家中。

死去的灵魂伴随着在世的人都在挣扎着,还有成群结队的野狗野猫都在寻找一种叫做归宿的东西。无奈宿命的操控常常让人动弹不得。

我们一直沿着高处走,盘根错节的电线就在我们头顶。待到山顶时,方知走错了方向,继续前行的决心不得不被这漫天的大雪暂时打断。

大雪下的萨拉热窝异常宁静。那不是风轻云淡后的平静,那是伤口起茧子后,长久养成的无可奈何,那是挥之不去的结痂,是隐忍的疤痕。是久而久之自己也信以为真的平静。可是除此之外又能如何?人如此,尚且一个城市。

我们躲进山顶唯一一家咖啡馆。里面烟雾缭绕。有成群的中年男人们在嬉笑怒骂,有年轻女子倚着窗边而坐,哀怨地看着窗外漫天大雪,也有一家人其乐融融,一边喝着咖啡一边哄着孩子。

咖啡馆的服务生小哥知道我们因大雪躲进来,又身无分文。宽慰我们的同时,送来了他们的传统的咖啡。(波黑可流通欧元,但拒绝收硬币)苦到极致的咖啡,咖啡渣残留在底部。没有奶,更没有糖。

终于等到雪停,我们起身告别,服务生小哥说EnjoyinSarajevo.我一直认为,有些美好是人类天性使然,不会因为贫穷,苦痛等外在经历改变它本来的面目。

我们终于找到电影《保卫萨拉热窝》最后的镜头,望着那白雪皑皑下的萨拉热窝,那句台词在心头涌出,沉重而辽远。

看,这座城市,他,就是瓦尔特。

原文标题《萨拉热窝的温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orenliangg.com/snly/1863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