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那

深度了解紫檀的自然历史地理起源与木

发布时间:2019/12/31 16:54:15   点击数:

一、自然历史与地理起源

无论在东方的中国和日本,还是在世界其他地方,紫檀木都拥有着特殊的影响力,因为这种硬材不仅只是高级家具和乐器的优质用料,在许多方面还有大量的利用价值,并在各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很长历史时期都有对它的使用记载,因此可以说,在木文化中,紫檀是极富传奇色彩的。

1.1紫檀的名称与命名人:

物种学名是PterocarpussantalinusL.f.,隶属于豆科Fabaceae(哈钦松分类系统定名为为蝶形花科),紫檀属Pterocarpusspp.(紫檀属树种因荚果有翼,故该属学名为Pterocarpus),而作为中文名却出现了因时间推移的多个名称:紫旃木,紫真檀,紫檀,印度紫檀(青龙木),檀香紫檀等等,现在知道其实有的名称本是指檀香木而并非是紫檀。根据紫檀的拉丁文学名PterocarpussantalinusL.f,其中文名应定为檀香紫檀较为适合。这个物种正式命名的时间是年,以下简要介绍一下命名人:

小卡尔.林奈CarolusLinnaeustheYounger出生于年1月20日,是瑞典博物学家、世界近代植物系统分类学创始人卡尔?林奈CarolusLinnaeus之子,常被称为Linnaeusfilius,因此在植物学名命名人缩写中记作L.f.,以同其父相区别。年轻时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求学,后在该校任职。小卡尔?林奈的主要工作是维护和管理其父的所收藏的大量生物物种和矿物标本,并整理成著作。他于年11月1日病逝,之后林奈家族的标本藏品由英国人詹姆斯?爱德华?史密斯爵士收藏,并在伦敦组织成立了林奈学会。

曾用拉丁名:

Santalumrubrumhort.,nom.illeg.

Lingoumsantalinum(L.f.)Kuntze

PterocarpussantalinusBuch.-Ham.exWall.

PterocarpussantalinusBlanco

可见紫檀曾经被误当做檀香木的一个品种。紫檀的商品名一般可叫做“红檀香木(Redsandalwood、Redsanders)”,究其原因可能是人们总是习惯将这种木材当做檀香木的替代物使用,尽管这二者有着非常大的差距。以下是一些国家的叫法:

Saunderswood、Redsandalwood、Redsanders(英语国家),

Boisdesantalrouge(法国),

Rotessandelholz(德国),

Sandalorosso(意大利),

R?dsandelved.(丹麦),

Sandalovermelho(葡萄牙和巴西),

Sándalorojo(西班牙),

Roodsandelhout(荷兰),

Sandal-e-Ahmar(阿拉伯语音译),

SandalSurkh(波斯语音译)。

此外,一些学术专著中还习惯使用学术用名:主要有PterocarpiLignum、Santalumrubrum、Lignumrubrum、RasuraSantalumLigni、RedSantalWood。

医药用名:RaktaCandana。

因紫檀木材常呈现鲜红色,故又有红宝石木(鲁宾木Rubywood)之美誉,在西方国家又常将其叫做阿尔马格(Almug、Algum),这个名字应当是来源于犹太希伯来语对紫檀的称谓:Almuggiym、Alguwmmiym(音译)。相传在西元前十世纪以色列国王所罗门从传说中的地方俄斐(Ophir)输入了大量的黄金、宝石和紫檀木(Almugwood),用来装饰他在耶路撒冷的圣殿。

作为紫檀产地印度的梵文(Sanskrit)的音译名称有:

旃檀Chandanam,Chandanum,埃拉旃檀ErraChandanam,拉克塔旃檀Raktachandan,Rakhtachandanah,Raktagandhamu,阿伽卢旃檀Agarugandhamu,Agarugandha,克希德拉旃檀Kshudrachandana,库旃檀Kuchandana,哈里旃檀Harichandana,阿卡Arka,库西卡姆Kushikam,旃檀帕纳卡Chandamanpanaka。

以上梵文名来源于印度各土邦和不同民族对紫檀的叫法,以下是印度各地区名称:

印地语(Hindi)和孟加拉语曰:拉旃檀Lalchandan,拉克塔旃檀Rakhtachandan;

北印度坎拿达语(Kannada)名称有:坎普霍尼Kempuhonne,阿伽卢Agaru,坎普冈达Kempugandha;

通行于西南部喀拉拉邦马拉巴尔海岸的马来亚拉姆语(Malayalam)称呼之:蒂拉帕尼Tilaparnni,帕特兰加Patrangam;

马哈拉施特拉邦的马拉提语(Marathi)唤之:坦巴达旃檀Tambadachandana;

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称之为:拉坦贾里Ratanjali(指紫檀木提取物);

东南部的泰米尔纳德邦所使用的泰米尔语(Tamil)称呼为:桑萨那文加Santhanavengai,森桑达卡阿蒂Sensandakkattai,皮卡纳姆Picanam,皮达加塔姆Pidagattam,萨利亚姆Salliyam,西瓦普旃檀Sivappuchandanam。

安得拉邦当地通行的泰卢固语(Telugu)名有:阿伽卢旃檀Agarugandhamu,埃塔旃檀Ettachandamu,旃檀Chandanum,Shandanamu,拉克塔旃檀Raktachandanamu,Raktagandhamu,库旃檀Kuchandanamu,亚拉Yerra。

与印度相接壤的尼泊尔亦称拉克塔旃檀Raktacandan;

缅甸名:纳萨尼Nasani,桑达库Sandaku。

而中文名“紫檀Tzu-t’an或Zitan”与印度名“旃檀Chandan(‘旃’音同‘詹’)”属同源词。

清乾隆紫檀龙纹罗汉床

1.2地理分布、生长环境与植物学特征:

紫檀属分布于全世界热带地区,在印度只有四种紫檀属树种,其中安达曼紫檀(Pterocarpusdalbergioides)为常绿乔木,仅见于安达曼群岛;印度紫檀(P.indicus)天然分布于马来半岛的马来亚,被引种至安达曼群岛,西孟加拉邦,泰米尔纳德邦和马哈拉施特拉邦;囊状紫檀(P.marsupium)为落叶乔木,通常见于德干高原山区的中央邦,古吉拉特邦,北方邦,比哈尔邦和奥里萨邦以及西高止山脉地区;檀香紫檀(P.santalinus)是落叶乔木,天然林只见于于印度半岛东南部东高止山脉南段安得拉邦(AndhraPradesh)的公里×60公里范围内的约20万公顷区域,这一地区包括古德柏(Cuddapah),奇图尔(Chittoor),内洛尔(Nellore),科努尔(Kurnool),蒂鲁帕蒂(Tirupati),帕拉马南(Palamaner),维萨卡(Visakha)和普拉卡萨姆(Prakasam)等地区或下属行政单位。

有的印度学者认为在与安得拉邦接壤的泰米尔纳德邦(TamilNadu)北部阿尔果特(Arcot),京格尔佩特(Chingelpet),萨勒姆(Salem),达马普里(Dharmapuri)以及卡纳塔克邦(Karnataka)的达瓦拉扬德加(Devarayandurga),桑德尔(Sandur),卡帕卡帕里(KarpakapaliiMPCAS),西莫加(Shimoga)等地区和印度东南部的本地治里中央直辖区(Pondicherry)都有檀香紫檀林的分布,并延伸至斯里兰卡。

现在,已将紫檀木引种至亚洲其他的一些热带地区,如印度大部,尼泊尔,缅甸,泰国,柬埔寨和中国华南等地。

紫檀树生长于海拔~米的多石低山丘陵斜坡和陡峭山岩上的热带干旱落叶林中,适应非常浅的褐色、沙质肥沃土壤和碎砾土层中,而在粘土层中则极少出现。喜光,不耐阴暗和潮湿,因为分布区域有限,又受人为活动压力的影响,所以数量少。据印度蒂鲁帕蒂(Tirupati)林业局调查数据表明,天然紫檀林几乎全部分布于古德柏(Cuddapah)地区,82%位于石英岩区,其余在页岩区,石英岩区是紫檀林密集分布的重要区域,多由古老的太古代花岗石组成,认为这些在太古代地质层中形成的存在于石英岩中的矿物元素非常适宜于紫檀木的生长。有些林地有超过30%的林木蓄积量由紫檀组成,印度安得拉邦的学者在东高止山脉南部纳勒默拉-西沙查拉姆-尼奇蒂丘陵地区(Nallamalais-Seshachalam-Nigidihill)的物种调查研究显示檀香紫檀在西沙查拉姆(Seshachalam,北纬13°30′~15°,东经78°45′~79°39′)丘陵有较为明显的物种丰富度,特别是位于古德柏地区约22公顷的斯里兰卡马来森林保护区(SriLankamalaiforestreserve.东经78°58′,北纬14°28′)。较高等级的紫檀木生长于Bairenkonda地层中(二氧化硅和钾含量较为丰富),其中包括蒂鲁马拉丘陵(Tirumalahill)(钾含量高)和萨特亚文度(Satyavedu)地区;而低等级的紫檀木产出于以河流冲刷沉淀物为主的Cumbum地层中(主要富含铁、钠、钙、铝),包括卡文廷那加(Karvetinagar)地区和塔拉科纳(Talakona)地区。

紫檀树体是中等尺寸的落叶乔木,具有直立的树干和较为浓密的圆形树冠,在自然条件下,树木胸部周长可达1~2米,高7.5~12米,8米高的植株胸径可达50厘米以上。印度科考工作者在奇图尔(Chittoor)地区西沙查拉姆丘陵下的亚纳迪族(Yanadi)村落塔拉科纳(Talakona)记录檀香紫檀高可达22米,但仍然相对囊状紫檀(25米)为低,在此地区的伴生树种主要有榄仁树(Terminaliaspp.),娑罗双(Shoreaspp.),榆绿木(Anogeissusspp.),蒲桃(Syzygiumspp.)等。紫檀的树皮为黑褐色,1~1.5厘米厚,表面裂为多小块,刮去树皮后,为浅黄色并有大量粉红色条纹,渗出丰富的红色粘稠树胶。幼树生长迅速,即使在不良土壤环境下,三年生树高也可达5米。树干内常有不规则空洞。这种植物相互间距离不紧密,分布较为稀疏。建议种植于砖红色土,石英页岩和石灰岩中。

紫檀满雕荷花纹罗汉床

叶为复合状,通常具三小叶,偶四至五片,长7~18厘米,宽4~8厘米。小叶卵圆形或略呈心形,全缘,顶端圆滑或略具缺口,整体平整,革质,具光泽、叶脉,无毛,叶底部被灰色茸毛,直接生于叶柄上(具柄三出叶)。叶片一月份开始落叶直至三月中旬,在干旱地区落叶更早,三、四月份开始长新叶。

花大,2CM长,黄色,直接生于主轴或侧枝上,腋生或顶生;复总状花序(圆锥花序、散穗花序);蝶形花冠,旗瓣倒心形,直立,互成反射,齿状和波纹状,边缘明显齿状;花脊长椭圆形,短,有时膨大;花双性,雌雄同体。每年旱季开花一次(三月底至五月底),在午夜开花,自授粉,下风传播,结果率仅为6%。

荚果亚圆形,基生,扁平4.5~9厘米长,窄翼状略有卷曲,有短尖顶,长约1CM。内含种子通常1粒,很少有2粒,1~1.5厘米长,红褐色,略呈肾形,有坚韧光滑的革质外壳。5~9月为果期,但成熟期在第二年的2~3月,2~5月间收集种子,在阳光下晒3日,储存于黄麻袋中,可保存一年。

1.3历史记载及相关观点

1.3.1历史记载及传说

早在晋代至唐宋时期就已经有关于“紫旃木”或“紫真檀”的记述,认为这种木材来自于中南半岛或西藩,但现在已发现这些文献所描述的应多是指檀香木。明《新增格古要论》及明末清初《广东新语》中对紫檀的表述可认为确指紫檀木,因为这些资料内容已经说明了这种木材的纹理,染色和比重等特征,均与现在所使用的紫檀木特点相一致。清中期及之后,因大量使用紫檀木制作家具及工艺品,并造就了紫檀家具的一个辉煌时代,所以这一时期的相关记载也因时事而丰富,其中回赠国外元首的礼品中也包括了紫檀木制品。

在西方历史中,相传距今约年前的古代以色列所罗门国王时期,在耶路撒冷圣殿的建筑装饰中使用了紫檀木。据记载,当时的示巴女王(QueenofSheba)访问以色列,率领驼队,从传说中的地方俄斐(Ophir)满载金银珠宝和香料(包括紫檀木)进贡给所罗门国王。

1.3.2紫檀木树种及产地的争议

现在我们研究古代的有关文献记载,经常会发现檀香木(Santalumspp.)与紫檀木(Pterocarpussantalinus)的名称和产地相互混淆,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无论是檀香,还是紫檀,它们的原产地和名称都非常接近或相似。在我国古代和近现代文献中,大多将紫檀木的原产地范围界定为国内两广、中南半岛和南洋群岛一带,其中可能的错误是将中转地当做产地,因为从印度南部所出产的紫檀木通过水路或陆路来到中国要经过马六甲,暹罗,柬埔寨,越南,缅甸和两广等地区;另一种是将古人对檀香木树种及其产地的表述误解为紫檀木,因檀香木的梵文名音译“Chandan或Chandana”与紫檀的梵文名十分相似,古文中的“旃檀”或“紫旃檀”属于印度梵文音译,多指檀香木(色深者称“紫檀香”、“紫旃檀”)。印度作家菲舍尔和拉贾戈帕?夏蒂依据古代印度圣典认为“Chandan(旃檀)”一词应是从印度所独有的紫檀木(Pterocarpussantalinus)名称而来,若是如此,檀香木名看来还是起源并借用了紫檀木的名称。

檀香木出产地地理区域比紫檀木大得多,包括了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特别是松巴岛和帝汶岛)和大洋洲的很多地方。其中较为优质的檀香木是指真檀香,亦名白檀(学名Santalumalbum),这个树种主要生长于印度和印尼松巴岛,帝汶岛等地,又以印度南部卡纳塔克邦的迈索尔(Mysore)地区出产的品种因单位体积精油含量高而最为著名,国人将这种檀香木称为“老山檀香”。迈索尔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檀香油制造和贸易的中心,现在这种地位因檀香资源的减少而受到动摇。但是在许多文章中,将迈索尔描述为紫檀木的出产地,虽然此地与紫檀木产地安得拉邦的东高止山脉南端较为接近,却并没有证据表明在迈索尔也同样生长有紫檀,所以笔者认为将印度迈索尔和帝汶等南洋群岛地区作为紫檀木的出产地都是将紫檀与檀香的生长地相互混为一谈的错误结论。

买红木产品,找我们没错!









































白癜风有什么中药制剂
白癜风元旦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orenliangg.com/snxs/1747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