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楞严咒》的“楞严”两个字,就翻译成“究竟坚固”。这《楞严咒》名字叫“摩诃萨怛多般怛啰陀罗尼”,又叫“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啰无上神咒”。佛顶就是佛的顶上化佛,所以这《楞严咒》是微妙不可思议的。《楞严咒》里边所说的,都是降服诸魔,制诸外道的,从一开始到终了,每一句都是诸佛的心地法门,每一句有每一句的用途,每一字有每一字的奥妙,都具足不可思议的力量。即使只念一字、一句、一断,或念全咒,都是惊天动地,所谓“惊天地,泣鬼神”,妖魔远避,魑魅遁形。所以佛顶光明,这光明也就是表示咒的力量,是能破除一切黑暗,能成就人的一切功德。你若能受持《楞严咒》,将来一定是成佛的,一定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你若常常诵念《楞严咒》,就能消除你宿世的业障,往昔的罪业都可以消除,这是《楞严咒》的妙用。
《楞严咒》的意思(宣化上人)
这《楞严咒》百千万劫也没有人讲一次,也不容易讲一次。这么一个法会是很稀有的,难遭难遇的。在我给各位讲时,我知道没有人听得懂。就是有人自以为懂,也不是真懂。有人自以为懂了,所以不注意,那也等于不懂。
在佛教里头,《楞严咒》是最重要的一部咒,是咒中的王,也是咒里边最长的一个咒,这个咒关系着整个佛教的兴衰。《楞严咒》是支持着天地没有毁灭的灵文,《楞严咒》是支持世界不到末日的灵文。所以我常说,世界上若有一人会念《楞严咒》,这世界就不会毁灭,佛法也不会毁灭的。等到世上没有人会念《楞严咒》时,这个世界就快毁灭了,因为正法不存在了。
现在有一些天魔外道说,《楞严经》和《楞严咒》都是假的。这是天魔外道派出魔子魔孙来造出这些谣言,令人不相信《楞严经》和《楞严咒》。《楞严经》和《楞严咒》,这是正法最要紧的一部经和一部咒,《楞严经》就是为《楞严咒》而说的,这《楞严经》就是解释《楞严咒》的一部经,《楞严经》和《楞严咒》的重要性是没有法子能说得完的,尽未来际也说不完它的这种功德和妙用,所以是不可思议。说来说去,归纳起来,《楞严经》就是赞叹《楞严咒》的,如果有一人能念《楞严咒》,这妖魔鬼怪都不敢公然出现于世,因为他们所怕的就是《楞严咒》。在世界上如果一个人也不会背《楞严咒》了,这时候妖魔鬼怪就都出现于世。他们在世界上为非作歹,一般人也不认识他们了。现在因为有人会念《楞严咒》,妖魔鬼怪就不敢公然出现于世。所以若想世界不灭,就赶快念《楞严咒》、读《楞严经》,这就是正法住世。
今天开始讲《楞严咒》,《楞严咒》的“楞严”两个字,就翻译成“究竟坚固”。这《楞严咒》名字叫“摩诃萨怛多般怛啰陀罗尼”,又叫“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啰无上神咒”。佛顶就是佛的顶上化佛,所以这《楞严咒》是微妙不可思议的。《楞严咒》里边所说的,都是降服诸魔,制诸外道的,从一开始到终了,每一句都是诸佛的心地法门,每一句有每一句的用途,每一字有每一字的奥妙,都具足不可思议的力量。即使只念一字、一句、一断,或念全咒,都是惊天动地,所谓“惊天地,泣鬼神”,妖魔远避,魑魅遁形。所以佛顶光明,这光明也就是表示咒的力量,是能破除一切黑暗,能成就人的一切功德。你若能受持《楞严咒》,将来一定是成佛的,一定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你若常常诵念《楞严咒》,就能消除你宿世的业障,往昔的罪业都可以消除,这是《楞严咒》的妙用。
“摩诃”是梵语,翻译中文叫“大”,英文叫“big”。那么什么叫大?就是体、相、用都是大的。体遍十方,所以叫大;这个用是尽虚空遍法界的;相,它是没有相的,可是无相无不相。这个用也可以说它没什么用,尽虚空遍法界无所不用。这用是大用,这个相是大相,这个体也是大体,周遍十方,尽虚空、遍法界,这是摩诃的意思。“萨怛多”也是梵语,翻译过来叫做“白”,就是清净的意思,也就是没有污染的意思。所谓白净法,清净没有污染的法,这《楞严咒》是白净法。
“般怛啰”也是梵语,翻译中文叫“伞盖”。伞盖是譬喻,这个伞盖它是用荫万德,这伞盖的用,就是保护一切有德的人,谁有德行,谁就能遇到这种白净法;没有德行的人,是遇不到这种法的。所以才说:
三光普照透三才阎浮世界你不来
大德大善能于得无德无善不明白
“三光普照透三才”,这三光不是日、月、星,是你诵持《楞严咒》,身上有身光,口里有口光,你心里头有心光,身口意这三业都放光,叫三才,就是天、地、人。“阎浮世界你不来”,在阎浮界你找不着,你各处找不着,你一定要受持《楞严咒》才能得到这种光。“大德大善能于得”,你若有大的德行、大的善,才能得到这种法门。“无德无善不明白”,你若没有德行,没有善功德来栽培着,你就是当面也会错过,交臂也会失之。见到黄金你以为是铜,见到钻石你以为是玻璃,都会不认识。你见到《楞严咒》了,以为这是很普通的,没有什么,所以就不知道宝其所宝,不知道妙其所妙!不知道《楞严咒》这种功德是不可思议的。
这方才说三光,还不止这个身、口、意三业放出清净的光明,还有红光缭绕。你诵《楞严咒》,自然就有红光缭绕。所以才说:
千朵红莲护住身坐驹骑着墨麒麟
万妖一见往远躲济公法师有妙音
“千朵红莲护住身”有千朵的红莲来护持你的身,红莲花放出红光,你一念《楞严咒》最前面二十九句咒文,就会现出这个境界。“坐驹骑着墨麒麟”一念这《楞严咒》,这持咒的人是坐在一个麒麟的身上。“万妖一见往远躲”,什么妖魔鬼怪一见都跑了,他不敢面对这种大威德的相。我们人人都知道佛教里有一位济公,当初济公就是专用这一段咒文来降服天魔、制诸外道,很灵感的。所以说:“济公法师有妙音”。这一段咒文是教我们皈依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一切菩萨,一切声闻缘觉,一切诸天,这也是护持三宝的一段。所以念这一段咒的时候,一切的妖魔鬼怪都要退避三舍,不止退避三舍,要退到他所不能退的地方去,他们都不敢作怪,都老实了。这是说这一段咒文大概的意思,至于若详细说,这《楞严咒》是妙不可言的。所以又说:
奥妙无穷实难猜金刚密语本性来
楞严咒里有灵妙五眼六通道凡开
“奥妙无穷实难猜”,这个《楞严咒》非常奥妙,他的变化也不可思议,很不容易忖度的。“金刚密语本性来”,《楞严咒》是密中之密,这是金刚来护持这个咒。“本性来”,他是从自己那个佛性中生出来的。“楞严咒里有灵妙”,《楞严咒》也叫做灵文,因为他特别灵,因为无上咒特别有力量,所以说:“楞严咒里有灵妙”。“五眼六通道凡开”,你若能常持《楞严咒》,专心一致,心不旁鹜,你可以得到五眼六通,可以有不可思议的那种境界来变化莫测。所以不是一般凡夫俗子可能知道的。正因为这个,所以希望大家都能读诵《楞严经》,背诵《楞严咒》。你一诵《楞严咒》,为什么妖魔鬼怪不敢出来?因为力量太大了,尽虚空遍法界没有一个地方不是有这种祥光瑞气弥漫着。所以有人诵《楞严咒》,就是补天地正气的不足。你一个人念《楞严咒》就有一个人的力量,百人念《楞严咒》就有百人的力量,这世界妖魔鬼怪都会老老实实的。所以,多一点人念《楞严咒》是好的。
“无上神咒”,什么叫“无”呢?这个“无”就是高明无极也。光明到极点了,没有再超过这种高和光明的,这叫“无”。“上”呢?是没有再比这更尊贵更高尚了,这叫“上”。“神”,就是不可思议,也就是威灵叵测,这叫“神”。“咒”就是感应道交,有一种力量,你念这咒就是有感应。
“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啰无上神咒”,这是说佛顶的光明犹如大白伞盖来来荫罩我们一切持咒的人。这个咒是没有人明白的,也不能一句一句,一个字一个字去讲。不过你如果想要明白他,我可以勉强讲给你听。单这《楞严咒》一年也讲不完,三年也讲不完,甚至于十年也讲不完。现在我把这个咒的大意讲一讲:
他有五会,这五会就表示五方。五方,就是东、西、南、北、中。东方就是金刚部,阿闪佛为教主;南方就是宝生部,宝生佛做教主;中央就是佛部,释迦牟尼佛做教主;西方就是莲华部,阿弥陀佛做教主;北方叫羯摩部,成就佛做教主,共有这五部。这五部就是管理这世界五方的五大魔军,因为有这五方魔,所以佛也分开五方,镇压这个魔。如果没有佛,那魔就会出现于世了。所以你一诵《楞严咒》,这五方的五大魔军就都俯首低头,老老实实,不敢违犯《楞严咒》的这种威力。《楞严咒》具足这五部,所以这个《楞严咒》是最妙不过了;可是你要没有执着,若有所执着,就不会太妙了。
《楞严咒》有五会,其中分出来有三十几部法。我过去在东北的时候,能对治一切人的病痛,都因为《楞严咒》的这种力量。可是《楞严咒》不是随随便便人人都可以使用的,若使用也不是全面的,因为分出来有三十几部法。这是大概,若往详细说了,有一百多种。
这个法,有成就法:就是一诵这《楞严咒》,你无论修什么法门,求什么事情,求什么愿,都会成就的,这是一种。又有增益法:就是譬如你修道,道心不够,你一诵这个咒,能增益你的智慧,增益你的菩提心,增益你的愿力,一切一切都会增加。你诵这个咒,对自己有所求,也可以增益;对于旁人也可以增益,这是增益法。
息灾法:就是你有什么灾难,你一诵这个咒就没有了,消灾了。譬如本来这个人应该掉海里淹死,一念这个《楞严咒》,就把它化解过去了,掉到海里也淹不死了。或者你搭船,这个船应该会沉了,念这个咒,这个船也不沉了。或者坐飞机,这个飞机在空中应该爆炸,你一念这个咒,它也不爆炸了。但是你还是要靠自己,把你自己心里的灾,也要消除出去。你心里有什么灾呢?譬如你单靠着念咒,你心里还是乱打妄想,尽想一些不好的念头,你有这些不清净的杂念、欲念,那你心里头那根本的灾没有除去,你念什么咒也没有用。所以想要息你的灾,你必须要心里先清净,心里清净了,那是真息灾。你心里要是贪、瞠、痴装满肚子,你念什么咒都不灵的。所以这心是最要紧的。心一定要慈悲善良,愿意帮助其他人,要有一种好心。
勾招法:就是遇着天魔外道,你想要把他抓来的时候用。举个例子,就像世间的警察,把那犯罪的人抓来了。勾招法也是这样子的,这妖魔鬼怪,他在这个地方害人,做不对的事情,令人生病,或者生灾难,然后他跑了。你想要把他抓来,一诵这咒,用这个勾招法,他就相离多远,这一切的护法善神、天龙八部、八万四千的金刚藏菩萨,即刻就能把妖魔鬼怪抓来。但是抓来是抓来,他有时还是不服的,你必须用种种的方法来教化他,你单强压迫他,来降服他,是下品法,不是一种好的方法。好的方法,不用任何势力来压迫,也不压迫他,也不和他斗争,不要好像修罗似的,斗争坚固,不要学那样。你明明有力量可以降服他,也不要用降服法,要用德行来感化他,来教化他。
又有降服法:魔他也有神通,他也有咒,你念咒,他也念咒。但你用这个《楞严咒》,就把他所有的咒给破了,把他降服了。用这势力把他降服了,令他老实了。我以前对你们大家都讲过,《楞严咒》其中有几句是破魔罗网的一种咒,也是破魔咒术的。为什么这个楞严咒一念,那个先梵天咒就没有效验了呢?就因为有这个五大心咒。这五大心咒是破天魔外道一切咒术的根本的咒。无论他有什么咒,你一念这几句,就都给他破了,他的咒就没有功效了。我这个法如果要卖钱,几百万我也不卖。不过我看你们都有点诚心,我一个cent(分)也不要,传授给你们,这就是降服法。总而言之,无论你修什么法,你必须要有无上的菩提道心,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不可以用你的道力,来压迫任何的人,或来压迫任何的妖魔鬼怪。
又有吉祥法:你念这个咒,一切的事情都随心如意,很吉祥的。这是有这种种的法,我把这几种法的意思给你们讲一讲。这个咒如果要说它的好处,那就是说几年也说不完的,太多了。所有十方一切诸佛都是从《楞严咒》里边生出来的,所以《楞严咒》可以说是佛的母亲。十方如来就是藉着《楞严咒》,得成无上正偏知觉。十方如来能应身到微尘数那么多国家,去转法轮教化众生,在十方给众生摩顶授记,拔济众生的群苦,令众生一切大小诸横同时得到解脱,都是凭着这个《楞严咒》心的力量。假设想得到阿罗汉果,你一定要诵这个咒,才能没有魔事。末法的时候,如果有人能背诵《楞严咒》或者叫他人诵读《楞严咒》,这样的人火也不能烧他,水也不能淹死他,无论大毒小毒都害不了他。一切的毒到诵持《楞严咒》这个人的口里,都会变成甘露味。受持《楞严咒》的人,不会生到不好的地方,就是你想去也不行。为什么呢?这个《楞严咒》拉着你,叫你不要去!不要去!诵持《楞严咒》的众生纵然他自己不做什么福德,十方如来所有的功德都给这个人。你说这便宜不便宜!你念《楞严咒》,就能常常生在佛出世的时候,和佛一起熏修。
假设你心念非常散乱,没能专一,而且没有定力。可是你心里想着佛所说的《楞严咒》,口里就诵持,金刚藏王菩萨就用很精真的这种心,跟着你这个散乱心持《楞严咒》的人,暗暗来催速,一点一点令你这个散乱心就没有了,一点一点就可以得到定力。就是在默默中帮助你,令你开智慧,心念专一,从前八万四千恒河沙劫这么长时间的事情,你就一切一切都明了了。你若能把《楞严咒》读会了,能背得出,就像由你自己心里流出来的,《楞严咒》也就是你一个心,你的心也就是《楞严咒》,得到持咒三昧,诵得犹如流水似的,源源不断。这样子,你最低限度也可以七生七世都像美国石油大王那么有钱,七世都作员外,做有钱人。说:“这么好,我赶快学《楞严咒》,好做七世员外。”你要是境界那么小,那就不要学《楞严咒》了,七世员外也是一眨眼的期间。那么念会《楞严咒》要希望什么呢?要希望究竟作佛,得到无上正等正觉。不要境界那么小,实际上学《楞严咒》就是佛的化身;不但是佛的化身,还是佛的顶上化佛,化佛中的化佛,所以《楞严咒》的妙处是不可思议的。有人真能持《楞严咒》,在这个地方,虚空里头就有一个大白伞盖。你的功夫若大、若高,你一念,这个伞盖,甚至于几千里地以内,都无灾无难了。你功夫若小,那么这个伞盖在你自己的头上,也保护着你。你要是有道德,是一个大德高僧,你这一念,甚至整个国家都得到好处了,都没有什么灾难了。就有灾难,大的灾难也就化小了,小的灾难就化没有了。无论哪一个国家饥荒、瘟疫传染病,或者有打仗、贼难,所有的一切灾难,你若能写《楞严神咒》,放到城的四门上,或者有炮台、堡垒那个看岗的地方,使令这个国家所有的众生都迎接这个《楞严咒》,叩头顶礼恭敬,一心供养这个《楞严咒》,就像供养佛那么样恭敬。使令这个国家的人民,每个人身上都配戴一卷《楞严咒》,或者每个人把他放到自己所住的宅子里边,这样这些灾难的事情都消灭了。如果有楞严咒在这个地方,天龙就都欢喜,也没有狂风暴雨这种灾害了。所有的五谷也都丰收,一般老百姓都很平安,所以《楞严咒》这个功德是不可思议的,你想也想不到,思也思不到的,它妙的地方也在这个地方。
本来破戒是不可补救的,但是你若能念《楞严咒》,还能恢复你戒根清净。但是能念,不是就念一念,一定要得到诵咒三昧。这个咒就是从你心里念出来的,这个咒又能回来到你心里。所谓咒心心咒,这个心和咒合成一个了,没有分别。想要忘,也忘不了了,这叫不念而念,念而无念。你把一切妄想杂念都念没有了,就是一个诵持《楞严咒》的心,这叫打成一团,成一个了,团结起来了。你这思想念头团结起来了,没有第二念了,就像流水源源而来,后浪推前浪,浪浪不断。这样子水流风动演摩诃,水流的声音,和风动的声音,都是《楞严咒》的咒心。你能念到这个样子,那时候你就是破戒了,也还能得到戒根清净,你没有受戒,就得到受戒。
本来你不向前进步,不研究佛法,一念《楞严咒》,念得时间久了,也自然生出一种精进心来;没有智慧的人,也会开智慧。如果你修行不得清净,你开斋破戒,但是因为你不忘《楞严咒》,所以很快又恢复清净了。如果你在没持咒、没受戒以前,犯过禁戒,那么持咒之后,所有一切破斋犯戒,这一些个罪,不管是轻、是重,甚至于不能忏悔的四波罗夷罪、五逆、四弃八弃,你一念《楞严咒》,无论怎么样的罪都消灭了,连一个头发那么多都没有了,所以《楞严咒》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
有的人听见《楞严咒》这么灵,他就单单念咒也不修行了,这也是一种太过的行为。因为修道,无论修哪一种法,要求中道,不要太过,也不要不及。这个咒固然是灵,但是定力也要修的。《楞严经》说这个咒是灵的,但是反闻闻自性,修耳根圆通这个法门,也是最要紧的。你就诵咒的时候,也应该反闻闻自性,要自己回光返照。前边不是说吗?诵这个咒,咒就是心,心也是咒,心和咒分不开了,心、咒,二而不二。你能达到这个样子上了,你求什么都能随心如意,一定会成就的。那么你能心和咒都合到一起,这也正是你得到禅定三昧了,得到真正的定力了。所以这一点,我们每一个人要知道的。《楞严咒》每一句都有无量意义,每一义都有无量功德。要明白《楞严咒》是天地间的灵文,灵文中的灵文,秘中之秘,无上法宝,是一切众生救命之宝。他包罗万有,上至十方诸佛,下至阿鼻地狱,四圣六凡都要尊重《楞严咒》的法,十法界中,无论哪一个法界都没有超出这个范围。所有一切鬼种类、神种类、一切护法诸天的种类、声闻、缘觉、佛乘都在《楞严咒》内。《楞严咒》所说的都是鬼神王的名字,一念这些鬼神王的名字,其余鬼眷属和神眷属都伏伏贴贴,循规蹈矩,不敢放肆了。天天念《楞严咒》,能令世上的妖魔鬼怪都老实一点,不敢出来害人。《楞严咒》是全体大用的,所以说是包括佛教所有的教义。若能明白《楞严咒》,就能将佛教秘密精华都明白,天地间的奥妙、天地间不可思议的事情,也是在《楞严咒》内。若会念《楞严咒》,则不必学密宗白教、黑教、黄教、红教,什么教也不需要学。这是根本的三昧法,最究竟的密法。不过这种密法没有人懂得,也没有人认识。一般人都是学而不化,只知道念,却不知道它的意义。本来咒不必知道意义,只要知道它是不可思议的灵文就够了。能念《楞严咒》就能利益众生,不能念就不能利益众生。各位赶快把《楞严咒》学会,背得出来,再研究明白了,才是佛教徒所应有的行为。想学《楞严咒》、持诵《楞严咒》的人最好能发大心,为全世界诵持,把所有的功德回向给全世界。在佛教里,再也没有比《楞严咒》更重要了,《楞严咒》是正法的代表,有《楞严咒》就有正法,没有《楞严咒》就没有正法,不会背《楞严咒》不配做佛教徒。《楞严咒》叫“楞半年”,天天念,要念半年才会背。我们能诵《楞严咒》的人,都是在无量劫以来培植大善根的人,才能把《楞严咒》读得熟,背出来,永远也不忘记,这就是善根的表现。若你没有善根,不但不能念,就连《楞严咒》的名字也遇不着,就算遇着了也不懂,不会念。所以我们现在能念能背,都是有大善根。
楞严法是百千万劫难遭遇的法门,我们学得一句,明白一句的力量,便要照着去实行。但也不是听说法有大灵感妙用及力量,就去用它。你用法,但不持戒,好像一般人什么都不懂,随便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而在紧要关头时念五大心咒,这是污衊法,没有功德。却要支配鬼神及护法,那只有增加自己的罪业,自己会遭受飞灾横祸之事。所以修法的人所先要首持戒律,要注重德行,必须要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语。你道德不够,就像假传圣旨,冒充国王,这是行不通的。现在人只注重念咒灵验有功力,但不重自己的品德,即使念也没有功力。所以学《楞严咒》法,所行必须要正,存心要正,不打不清净的妄想,不做不清净的事,要念兹在兹修清净的行门。如果一方面修《楞严咒》法门,一方面不好好守规矩,就会有很大的问题发生,这一点大家必须明白。若是你不存正念,不行正行,便会令金刚藏菩萨不佩服你,不保护你,佛菩萨是慈悲的,他不会损害众生,不会嗔害人。可是所有的侍从,一切的护法、天龙、鬼神,都是有很大的脾气,这种恶鬼、恶神,他见到你这修道持咒的人有过错了,他就会给你一点灾害,或者令你不自在,令你有很大的麻烦,你便会发生种种灾难,受种种的果报,这是丝毫不可以开玩笑的。所以必须斋戒沐浴,要心里也清净,不打污染的念头。身上也清净,不行污染的法门,时时刻刻要保持清净,不可以有丝毫不规矩的行为。
诵持《楞严咒》比买黄金更赚得多,诵《楞严咒》一遍,就等于几万万盎司的黄金那么有价值,不过不能用贪心来诵持。若能持戒律,无嫉妒障碍,无贪嗔痴,那么诵持《楞严咒》就有大感应、大利益。若你有不守规矩的行为,修这个法便没有大的感应力量,并不是咒没有灵验,而是因为你不守规矩,护法善神离得你远远的,有什么事情他也不管。所以凡是诵持《楞严咒》的人,不要有一种诡谲的心,不要有一种尽造罪业的行为。任何时候都要正大光明,只知利他,不知利己,存菩萨心肠,存菩萨行门。修《楞严法》是很灵感的,但也不是那么容易,首先要没有自私心,其次要没有自利心,要存大公无私的心,要存至中不偏的心,要存舍己为人的心,要存普渡一切众生的心。有以上所说这样的心,便能很快成就。各位要注意,你一定要守五戒,奉行十善,这是最低限度要遵守的规则。修这个法不守规矩是不行的,不守戒律,或心里尽打染污的妄想,不单修法没有感应,没有成就,而且还会有奇祸。所以修楞严法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要身、口、意三业清净,才可以相应。不可以随随便便讲是讲非,挑拨离间,或令大家在道场住得不安乐。你一定要举动行为管自己,行住坐卧不离家,不可以尽给旁人洗衣服,要好好把自己照顾一下,回光返照。
《楞严咒》是灵文,每一句有每一句的效力,你不必想:“我持《楞严咒》怎么没有效验?”不管有没有功效,你就去念,就好像打功夫,天天去打拳,不管功夫如何,锻炼就有功夫,不可说不锻炼就有功夫。同理,受持法要天天不间断,在任何情形下,在百忙中都要修法。不要时间久了就生懈怠,对《楞严咒》不再有兴趣。这不是说你一念,就见到什么功效,就见、不见什么功效,你也要天天受持读诵。这必须要日久功深,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就,就有感应的。就好像读书要读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才能真正有学问,修行亦复如是。持诵这个咒,你要念兹在兹的,时时刻刻都诵持这个咒,不要间断,也就像穿衣、吃饭、睡觉那样要紧,一天都不可以少的。不管它有没有功效,你天天受持读诵,时间久了就有基础,自然就有它的功用。你想成就妙行,得到不可思议的力量,你不要心里总打妄想,想入非非,总是妙想天开。你诵咒若间断了,你三昧就不会成就的。修习楞严法门要拿出真心、诚心来修习。什么叫真心?就是为修持《楞严咒》,把时间也忘了,空间也没有了,是日、是夜都不知道,吃饭、没吃饭也不知道,睡觉没睡觉也不知道。什么都忘了,什么都没有了,一念像无量劫那么长,无量劫又为一念。要有这种精神,吃饭、睡觉什么都忘了,只一心来修行《楞严咒》,一定成就三昧的。不能这样,就谈不到真正修楞严法门,不只修楞严法是如此,修其他的法门都要如此,行不知行,坐不知坐,渴不知渴,饿不知饿。说:“那不是变成最愚痴的人了吗?”就是要如此,这才叫
养成大拙方为巧学到如愚始见奇
你若能学到愚痴到这个样子,无论你修什么法门,都能得到三昧,都会有所成就的,就是因为你没能愚痴。没能真正进入三昧的境界,所以修来修去也不相应。
你用功持诵《楞严咒》的时候,或者会梦见拜佛,或者梦见佛放光,或者梦见佛来摩顶,或者梦见佛和你讲经说法,或者梦见菩萨、缘觉、声闻、圣僧,或者天上的将军,或者梦见自己腾身虚空,或者梦见会飞了,这都是好的境界。或者骑马,或者渡江,种种祥瑞的光,或者有种种非常出奇的异相。假设得到这些应验,你更应该很小心的,你要发菩提心,身、口、意三业要清净,更加紧你的功夫来持诵这个咒。可是你不可以对人去宣说你有什么感应了,有什么灵验,叫人相信你,对你有好感。你有什么感应,自己知道就得了,你尽炫示自己的功德,各处卖广告,满街卖修行,这是不对的。你如果这样,便有了漏洞,魔就得其便。就好像你有了财宝,不把它放在保险箱里,你把它放在门口,一定会被人偷去。所以修佛法要很小心,不要让天魔外道得便。可是和你同道的,就是一同修行,你不是为了名利,或者为了令人恭敬我、赞叹我,你可以说的。
在《楞严经》上说:你要是诵持《楞严咒》,有了功夫,有了受用,那么八万四千金刚藏菩萨和他的徒弟眷属,就都常常随从保护着你,令你遂心满愿。纵然魔王想找一个漏洞,想来找你的麻烦也没法子。
在过去五祖弘忍大师在湖北东山那个地方修行,他戒行精严,修行也特别认真。有一次土匪把这个城围上,弘忍大师忍不住了,就想要救这个城里头的老百姓,于是乎他就下山了,从东山那个地方到湖北城里去。土匪一见弘忍大师来了,就吓得丢盔卸甲望影而逃,为什么这样子呢?因为弘忍大师虽然是一个人下山来的,可是土匪看到完全是穿金盔金甲的天兵天将,就好像从天上下来的天神一样,都穿着金盔金甲,手里拿着宝剑威武奇扬的。土匪一见到这样的情形就吓得望影而逃,不用一刀、一枪、一箭,他们就撤退了。这是因为弘忍大师他诵持《楞严咒》,所以土匪一见着弘忍大师就吓得跑了,这就是有真正的功夫才能这样子,若没有真正的功夫,怎么会有这样的感应道交。因为释迦牟尼佛为了保护我们现在所有一切初发心的学道人,所以宣示《楞严咒》,来帮助我们得到定力,令我们身心泰然,没有什么麻烦。所以我们时时刻刻不要忘了这个法,我们若能诚心专一诵持《楞严咒》,就是绍隆佛法,就是正法住世。
我祈祷预祝念《楞严咒》的人、讲《楞严经》的人,宣扬《楞严经》的人,统统早成佛道。主要原因《楞严经》所讲的道理,既正确又合理,能使妖魔鬼怪、旁门左道,无所遁形。能令正信佛教徒、保持正念、监护正法。
楞严咒常见问答:
问:有人说,持诵楞严咒一定要在清晨五点前最好,是否如此?
上人:只要你随时持诵,随时都是清晨五点钟。
问:请问上人,为何持大悲咒或楞严咒时,头痛晕眩,感觉身体晃动,会打冷颤?
上人:你心里有邪魔,所以持大悲咒也不灵了。
问:有人说,楞严咒是早上七点以前才可以诵,请问七点以后可不可以诵?
上人:这里的七点是美国的几点,我不知道,而美国的七点,与台湾的七点又不同,怎么办?
问:为什么一般的佛学者居然说楞严经是假的?
上人:因为它说得太真了,说人的毛病太彻底,令妖魔鬼怪无所遁形,原形毕露,故他不得不说楞严经是假的。如果说它是真的,第一他做不到;四种清净明诲,他不能守;二十五圆通,他不能修。
参考资料:楞严咒简介
注:这个楞严咒释意比较详细,但是因为出处不明,仅供参考。宣化上人《楞严咒句偈疏解》中详细讲解楞严咒每一句的意思及作用,有机缘的话可以求来研究。
此咒具云“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罗无上神咒”,简称“楞严咒”。共四百二十七句,二千六百二十字,分五会。
一、毗卢真法界会
密开十二:
(1)三宝三乘:初三句是皈依三宝。南无译皈命,萨怛他译一切,苏伽多耶,译如来,阿罗诃帝,译应供,三藐三菩陀,译正遍知觉,写,译尽。意谓皈命尽虚空,遍法界,一切如来应供正遍知觉,即皈依佛宝。佛陀译觉者,俱知译百亿,室尼钐译顶。意谓皈命一切诸佛无比最胜顶法,即皈依法宝。南无萨婆即皈命一切,勃陀即佛陀,勃地即菩提,萨哆即菩萨,译大道心众生,鞞弊,即毗尼,或毗耶,译善治、或最胜。谓菩萨发心勤求佛果菩提,于五乘中为最胜者,此即皈依大乘菩萨,亦即皈依僧宝。第四句是普礼一切圣众。南无萨多南,译大勇猛,或第一士,即上乘菩萨。三藐三菩陀,译正遍知,俱知南译百亿。即皈命百亿佛菩萨。第五句敬礼大辟支佛,娑舍啰译独来往,即独觉,婆迦译缘觉,僧伽译众,喃译上首。谓僻支佛是无学众中之上首。第六至第十句,是皈命敬礼四果圣人,一切小乘僧众。卢鸡译世间,谓阿罗汉是应受世间人天供养者,即四果圣人。苏卢多,译入,谓入圣人法流,波那译逆,谓逆凡夫六尘之流,即初果圣人。娑羯译一,唎陀译往,伽弥译来;谓一往天上,一来人间,即二果圣人。卢鸡译世间,三藐译正等,伽跢译不还;谓于欲界世间,证不还来,即三果圣人。伽婆啰,译到彼岸,底波译天,多那,译不来,即四果圣人;意谓依真如法牲,不来五那含天,还来无余涅槃岸,总括小乘一切贤圣僧。
(2)三界梵释:十一至十三句,敬礼诸天仙众。提婆译天,离瑟赧译色,悉陀耶,即兜率陀,译知足天。毗地耶,即四天王天。陀啰即化乐天,离瑟赧,谓兼色界广果天,舍波奴译他化自在天。揭啰诃,译众生,即总摄诸天眷属众。娑诃娑啰,译大千世界,摩他喃译人;谓统括三千界中,一切天仙人等,若圣若凡,莫不皈礼。十四至十五二句,是皈命大梵天众及帝释天王。跋啰诃摩尼,译离欲或净行,因陀啰那,即释提桓因,译能天主。因此等诸天,梵王帝释,皆菩萨示现,统领天众,教化世间;令诸众生,止恶行善。密迹经:佛记螺髻梵王,将来成佛,号清净光明如来。璎珞经:佛记帝释,当成正觉,名无著尊。既是现在菩萨,未来之佛,故应皈命敬礼。
(3)五大诸天:自南无婆伽婆帝第十六句,至二十三句,是自在天众,及诸天眷属,一切神祇。婆伽婆帝,亦名薄伽梵。佛地论云:具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等六义。大智度论谓,具有道德,巧别法,得名声,破三毒等四义。密部咒仪则译为圣尊。显佛为三世间大圣,十法界至尊。嚧陀啰耶,谓地天神;乌摩般帝,谓风天神;娑醯夜耶,谓火天神;那罗野,谓水天神;拏那,谓空天神。大悲空智经云:“地天毗卢佛现,风天成就佛现,火天弥陀佛现,水天阿佛现,空天宝生佛现。”槃遮摩诃三慕陀罗,译歌颂大会,为歌乐天神名。南无悉羯唎多耶,译皈命礼拜,谓诸天神,皆佛菩萨亲身,皆应皈命顶礼。
自廿四至卅一句,是敬礼大梵天众,暨天将天曹,天兵天男女等。摩诃迦啰耶,译大作者,即大梵天王,能作娑婆界主。或谓是大悲光佛所现。地唎般剌那,译无量光天,或谓燃灯佛所现。伽啰毗陀啰,译五兄弟天,即五种大功德光明云天,谓无忧佛所现。波拏迦啰耶,译极障碍,即色界天顶,摩醯首罗天众。阿地目帝,译善思惟,三十三天中,威德轮天,及色界天中善见天等,或谓降伏众魔王佛,及善意佛所现。尸摩舍那泥,译火顶,即尸弃大梵,宝火佛现。婆悉泥译胜军,是外道无想天等,为斗战胜佛所现。摩怛唎伽拏,译云童,即仞利天众,是摩耶菩萨示现。南无悉羯唎多耶,译顶礼,如是天众,或权或实,皆当皈命投礼。
(4)五部种族:自卅二至四一句是敬礼五部圣众。南无婆伽婆帝,译圣尊,贯下五部。多他伽跢译如来,即佛部,中央毗卢遮那佛为主。俱啰耶译种族众,即三十七圣,皆从毗卢遮那佛心中流出。般头摩俱罗耶,即莲花部;西方阿弥陀佛为主,观音大势至等菩萨为种族众。跋阇啰俱啰耶,谓金刚部;东方阿佛为主,金刚手波罗蜜菩萨等为种族众。摩尼俱啰耶,是宝部;南方宝生佛为主,虚空藏,宝波罗蜜等菩萨为种族众。伽阇俱啰耶,译作法、办事,是羯磨部;北方成就佛为主,地藏业波罗蜜等菩萨为种族众。帝唎茶,译威德;输罗西那,译破魔军;波啰,译自在;诃啰译师子,拏啰,译能持;阇耶,译最胜;皆五部种族中圣人名。哆他伽多耶,是总结佛现。
(5)六方诸佛:自四二至七一句,是皈命敬礼,六方诸佛。阿弥多婆耶,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译无量光寿,谓佛光、寿、相好、依正、净严、罗汉,及菩萨皆无量故。阿刍鞞耶,译不动,是东方欢喜国阿欢喜光佛。鞞沙阇耶,译药,俱卢译师,吠柱唎耶,译青色宝;般罗婆译光,罗阇耶译王。即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琉璃光王佛。三补师,译普遍一切,毖多译光胜,即普光佛,一切胜佛。萨怜捺啰,即娑罗树,译坚固,剌阇译王,皆上方佛名,出自弥陀经。舍鸡野,译直林,或栴檀,母那曳,译离垢,即无垢佛,离垢佛,栴檀德佛等。剌怛那,译宝,鸡都译幢,啰阇译王,即宝幢王佛,或宝积佛、宝胜佛等。皆六方诸佛名。
(6)五部咒心:自七二至八六句,是皈命顶礼,最上三宝;一切三乘内上首种性,人天乘中,上首种性。帝瓢译光明遍照,即最上三宝。佛是毗卢遮那,法谓灌顶部,僧名金刚上师。萨羯唎多,意谓一心皈命往来亲觐,翳昙,译无比法,婆伽婆多即一乘佛法。意谓一乘法宝是圣者所尊敬。伽都即伽陀,译颂,十二部经之一,瑟尼钐译顶,意谓此法,亦即以下佛顶心咒,是藏部之顶首。萨怛多,译宝伞,般怛蓝,译华盖,是中方毗卢佛顶心咒,为一切密咒中之心。阿婆啰视耽,译无能胜,般啰帝,即波罗蜜多,杨岐啰译螺,意谓吹此大法螺,能伏诸魔怨,无有能胜者,普令众生,得到菩提彼岸。萨啰婆,译一切,部多,译大身,揭罗诃,译种性,意谓此是大乘种性。尼译领首,尼揭啰诃羯迦啰诃尼,意谓一切三乘内上首种性。跋啰,即般若,瑟地,即菩提果。意谓大乘僧宝常住,代佛行化,能令众生,起般若观智,而成佛果菩提。叱陀你,译赤色如意珠。即观音如意心咒名。阿迦啰,译无上悲心,即大悲心咒,属西方莲花部,密唎柱译坚固,百八金刚中之一名,即金刚心咒,属东方部。般唎译生,怛啰译宝,是宝生佛名,即妙宝心咒,属南方部。柠译最上,揭唎,译作法,或转轮。即大轮心咒,北方成就佛部。萨啰婆译一切,槃陀那,译结界,或道场法界。目叉尼译胜解脱。意谓以上诸心咒,及一切道场行法者,皆得解脱,一切生死苦缚。突悉吒,译别见,突悉乏,译烦恼,般那你译智慧,伐啰尼,译自在,此对染而成净,意谓即妄即真。如圆觉经云:“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菩萨外道,同是菩提。”赭都啰,译冤家,失帝南,译解脱,意谓此五部心咒之一切法会道扬,皆令行者,转染成净,即妄即真,降伏怨害,解脱烦恼生死,自此超凡入圣。如圆觉经云:“一切烦恼毕竟解脱,一切障碍,即究竟觉。”
(7)折摄天神:自八七至九八句,是皈命礼敬,八万四千护法金刚神众。羯啰诃,是天神种族,娑诃即娑婆译堪忍,萨啰证坚固,若阇译普集。谓此娑婆大千界内;诸天护法神众,皆来普集法会,引领善信,皈依三宝。毗多崩萨那羯唎,译作法,或破平障难。意谓一切天神等众,普能破怨,折伏魔眷,令皆钦伏。阿瑟吒冰,译无量色光,舍帝南译成就悉地妙首。那叉译钩镇,或紫焰色,刹怛啰译力士。谓金刚力士,放光解厄,以摄受众生。波啰译妙,或到彼岸,萨陀那,译大勇猛。谓金刚萨埵,发大勇猛,到此岸以折伏众生。阿瑟吒南,译金刚手拳,摩诃羯啰诃若阇,译大乘种性。谓以大乘金刚手而引进之,是摄受门;毗多崩萨那羯唎,谓金刚神,将以种种诃责,而降伏之,是折伏门。萨婆译一初,舍都卢译妙喜,你婆罗译首主,若啰,译引首。谓金刚上首菩萨,以摄折二门,引领众生,皈依三宝;治诸怨害病难,令生善喜。呼蓝,译敬受,或作法,突悉乏,译喜王。难遮那舍尼,译除生老病死,水神名,能除水毒。毖沙舍,译虚空,空神名,又译沙药,能除时气病。悉怛啰,译坚持,火神名,能治地大增损病,亦心咒名,咒药能除百病。阿吉尼,水神名,能除水毒病。乌陀迦啰,风神名,能除风瘫病。若阇译引首,总谓诸金刚神王,作诸法药,除灭众生一切毒病,令得乐果。
(8)圆通诸圣:自九九至一○七句是皈命顶礼,圆通章中诸圣。阿般啰视多,即阿逸多,译无能胜,具啰译圣众;即弥勒菩萨,大势至菩萨,香严童子等。般啰译光,战持译月,摩诃译大道心,即月光菩萨等。叠多译光,即乌刍瑟摩火头金刚。帝阇译虚空,即虚空藏菩萨。税多译白,阇婆罗,译观光自在,即白衣观音菩萨。跋谓跋陀婆罗菩萨,译善守或贤护。跋啰即普贤菩萨,槃陀即周梨槃特迦尊者,婆悉你,即波斯匿王,译胜军,仁王经:谓月光过去龙光王佛法中,为四地菩萨。诃唎耶译圣者,多罗译持地,即持地菩萨。毗唎俱知,即毗琉璃,前云:吠柱利耶,即琉璃光法王子。誓婆,译固活,医师名,前云鞞沙阇耶,译药,即药王、药上二菩萨。
(9)五部法将:自一○八至一一六句,是皈命金刚界护五部法之金刚神众。跋阇啰,金刚藏王都名,摩礼底,译不空事业,或极济群生,是护羯磨部神名。毗舍嚧多,是毗卢遮那佛金刚界主。勃腾即佛陀,罔迦即世尊,二皆护佛部神名。制喝那,译愍苦,阿遮译除禅定垢,却邪魔障,皆护金刚部神名。摩啰制婆,译建大法幢,满众生愿,或成就德相,断灭障习,是护灌顶部金刚神名。般啰质多,译无能胜,是护莲花部,金刚神名。擅持,译解脱,或无生;毗舍啰遮,译降伏法;扇多译见灾,舍鞞提婆译钩或召,即钩召法;补视多,译教化开,即增益法;苏麾嚧波,译敬爱法;此皆大法门名。
(10)三宫天众:自一一七至一一九句,是皈命日月星三宫天子。摩诃锐多,即白衣观音;阿唎耶,译圣者,多啰译宝,即日宫天子。经云:日名宝光,月名宝意,日光天子观音菩萨应世,月光天子,大势至菩萨应世。故阿唎耶多罗,意双通日月天子,又税多阿唎耶但约观音,多啰但约大势至,婆啰译光明,即星宫天子,虚空藏菩萨应世。阿般啰,译无量光,是通于五星,九曜,二十八宿,八万四千诸星眷属等,三宫天子之上,皆冠以摩诃,显皆大菩萨示现也。
(11)五坛界神:自一二○至一三四句是皈命五佛坛前,护法金刚神众。跋阇啰,即金刚五界,商羯啰,译善意,俱摩唎,译金光童子,俱蓝陀利,译庄严法门,天母名。喝萨多遮,译离系,毗地耶译善语,干遮那,译精进,摩唎迦,译力士,啒苏母,译月神,皆弥陀佛坛前,金刚神众。察羯罗哆耶,译除曲心,是成就佛坛前金刚神。鞞卢遮那,译众光或勇军,是显密遮那佛所现。俱唎耶,译最上,夜啰菟,译无量光净。瑟尼钐,译肉髻顶,皆毗卢佛坛前金刚神众。毗折蓝婆,译离缚,摩尼遮,译威伏行,是宝生佛坛前金刚神众。迦那,译无言说,或妙智教。迦波啰婆,译妙转,卢阇那,译光明遍照。此皆守中方界神名。顿稚遮译牙,税多遮译白,迦摩啰译莲花座,皆守护西方界神名。刹奢尸译柱,波啰婆译力,皆守护南方界神名。翳帝译解脱,夷帝译精勤,皆守护东方界神。母陀啰,译印,或妙音成就,羯拏,译作法,是守护北方界神。此皆金刚上师,毗卢佛心中流出,三十七圣,百亿神王。亦金刚藏菩萨所化现,八万四千徒众眷属,拥护佛法者。
(12)诸佛印成:自一三五至一三七句是诸佛印成。娑鞞啰,意谓身礼,口请,心求。忏谓忏悔,掘梵都即薄伽梵,佛世尊。印兔那译印可,或明证。么么译我,或我所作,写译尽,或竟。意谓三业忏悔,求佛印证,凡修此楞严坛法,如仪持咒者,皆能现证藏心,得入圆通,乃至圆满菩提,归无所得。
二、释尊应化会
密开为八:
(1)应作五部:自乌[合牛]一三八至一四一句,是释尊应身,化作五部神众。观音咒经谓,乌[合牛],当唵字。如意经谓,乌唵,作唵,虎[合牛],作吽。唵,是毗卢佛字种;吽,是阿佛字种。般若理趣释云:“唵字三身义,无见顶相义,本不生义,如来毫相功德义。”文殊品云:“唵者,觉悟义。”而诸咒部云:“唵,是引生义。”谓三身如来,五智佛母,能引生一切功德法门。今取如来三身,应作五部。五部即佛部:以毗卢佛为主;金刚部:以阿佛为主;宝部:以宝生佛为主;莲花部,以弥陀佛为主;羯磨部:以成就佛为主。唎瑟,译智光安住,揭拏译虚空藏,是宝部法。般剌,即般若,六度中智度,是莲花法部。舍悉多,即苏悉帝,译成就,谓善能成就一切愿心,善能完满一切事理法益,此羯磨成就法部。萨但他,译诸佛,伽都瑟尼钐,译无见顶相,此即佛顶首楞严咒,是佛部法。
(2)现证三宝:自一四二至一五○句,若约三身释,虎[合牛]都嚧雍五字总合为一唵字,唵字含三义,谓婀、乌、莽,即法报化三身如来。一切佛法无不皆从此流出。若约五佛释,虎即乌哑,是弥陀字种;[合牛],即吽字,是阿佛字种;都是成就佛字种;嚧,是宝生佛宇种;雍是毗卢佛字种。今以虎等五字,冠于句首,意谓三部,五部,诸咒法,皆由此引领。三宝圣贤,无不由是出生。瞻婆译金色,那译无上。意谓法身周遍,毗卢遮那佛,即佛宝。悉耽婆那,译成就吉祥,意谓悉怛多,般怛啰,秘密章句,能成就无上吉祥,是法宝。波啰,译度无极,或到彼岸,瑟地耶,译成就,三般叉译解脱。意谓三明六通,三漏四流,无不证断,无漏妙行,已圆满成就,即僧宝。
(3)化二神王:自一五一至一五五句谓应化药叉罗刹二王。萨婆译一切,药叉译勇健鬼。喝即摩诃译大,罗刹娑译速疾鬼。揭啰诃,谓在地行,空行,天行等夜叉,罗刹众眷属。若阇,谓夜叉罗刹之父母子孙、兄弟军将,大臣杂役等,差别无量。毗腾崩萨那羯啰,谓此二种神王,普能破怨除难,度去一切苦厄。
(4)迹示金刚将:自一五六至一六○谓应化金刚神将,者都啰,译智慧多,又名势帝惹睹,译利剑,即金刚王宝剑。尸底喃译箭,谓执坚固箭直入三摩地。又名尸师喃,译妙吉祥,二皆金刚王名。揭啰诃,谓眷属众。娑诃萨啰南,谓尽此大千界之金刚神众。毗腾崩萨那罗,谓屏除魔障,施以安宁。
(5)护佛顶法:自一六一至一六五句,谓金刚神王,天仙等众,皆仗佛威德神力,各以折摄二行,拥护佛顶神咒。罗叉约摄受门,译守护,约折伏,译可畏。婆伽梵,萨怛他伽都瑟尼钐,谓诸佛一切大佛顶法,亿万金刚,皆以折摄二行守护之。
(6)力持三宝:自一六六至一七一句。波啰点,即般剌密谛,译光音自在。阇吉唎,译作礼,摩诃译大千,娑诃萨罗译能忍,娑婆世界之总称。勃树,即阿输,译无忧,室唎沙,译妙首,俱知译钩,娑诃萨泥,同娑诃萨罗啰译忍。帝隶译威德,阿弊提视,译无能胜,婆唎多,译善赞,此皆金刚神名。吒吒,是字母译离障,罂迦,译众法无碍。意谓显密三藏,三五教乘,凡法身舍利,法光遍照之处,一切持戒金刚神等,无不顶力护持,普令障碍,摧碎无余。
(7)加护坛场:自一七二至一七四句,摩诃跋阇嚧陀啰译,译大金刚,能守护持。帝唎同上,译威德,或无能胜。菩婆那,即佛陀,译觉者。曼茶啰,译满,或印证。意谓诸大护法,金刚神王,皆能守护,现证三昧之坛,神咒吉祥之界;令诸修行人,得入佛心咒,现证佛顶首楞严王大定。又诸佛得菩提道之场,及般若理趣之会,非大金刚王,顶力加护不可。故释尊应化,诸大力金刚神王,以加护咒坛道场也。
(8)印令成就:自一七五至一七八句。乌[合牛]同前,觉悟或出生义。娑悉帝,即苏悉提,谓一切悉地法,妙能成就,薄婆都译圆满,即婆伽婆帝,亦即佛世尊。么么是字母译我所作法。印兔那,译喜,即教示利喜,或印我诵持。意谓诸大金刚神王,仰仗佛世尊威力,率诸眷属,拥护行者,令所作法,悉皆随愿圆满,得以究竟成就。
三、观音合同会
密开为四:
(1)护法除难:自一七九至一九四句谓诸佛应身,所作金刚神王,及其部属,皆护持佛法,以除众难。如观音之上同佛慈,下等生悲。罗阇,译王,婆夜,译最胜尊上。谓金刚部众,为最尊胜王;以能拔苦利乐故。主啰跋夜,译师或上师,是舍那佛部;故能除贼难寇难。阿只尼,译火,名义教王仪经云:“南方火天掌火,是白衣菩萨应作。”乌陀迦,译风,教王仪经云:“北方风天,多罗菩萨应作。”毗沙,译别枝,药王名。即药王神众能除草木等毒药。舍萨多啰,译善利众生,金刚神名,能除刀杖难。婆啰,译作法,斫羯啰译转轮。谓金刚萨埵羯磨法轮,能除诸兵刀军旅难。突瑟叉,译拳手,或守护,谓此金刚神,能令众生,不受贫乏冻馁之苦。阿舍你译离有,空神名,能除空中雷电等恐怖。阿迦啰,译最上念诵,亦金刚神名。密唎柱,译喜,或爱,金甲神,仗此神王力,能令众生消散大小诸横。陀啰尼谓总持咒也,部弥剑译地,即坚牢地神,发善愿心,护佛神咒,随持咒者,能令金银砂石土毒,地大增损,应皆除灭。名义经云:“东方地天,乃帝释也,是佛眼菩萨应作。”波伽波陀译授记,能授最上金刚悉地故。乌啰迦,译世间解,婆多译大希有,亦金刚神名。谓此神持佛妙颂,无险不平。剌阇,讳宝光,檀茶译杖;宝生佛座下,金刚神名,能治蛇毒。那伽译水,或龙,水神名,得佛教部,能除毒龙,水灾等患。教仪王经云:“西方水天,摩摩枳菩萨应作。”毗条怛,译方广,或善治调伏,律藏名,亦金刚戒神名。能治电雹雷难。苏婆啰拏,译妙莲法,或善解放。金刚神名,能除恶禽害。
(2)度生男女鬼神:自一九五至二○七句,是守魂,守宫,守杀,守形,诸男女鬼神名。揭啰诃译同种族,药叉译勇健,男鬼名,罗叉译速疾,女鬼名。毕利多译祖父鬼,毗舍遮,译啖精气,部多译大身,鸠槃茶译瓮形,补丹那译饿鬼,迦吒补丹那译奇臭,悉干度译香,主香神名,或名黄色鬼。阿播悉摩罗啰,译高大树,主林神名,或名青色鬼。乌檀摩陀,译迅疾,主风神名。车夜,是字母,意谓欲乐覆性,主火神名。醯唎婆帝,译舍,舍宅神名。
自二○八至二二一,是食精气,食胎藏,食血,食油,食产,食命,食垢秽,食祭,食花,食果,食五谷等鬼名。社多译志德,或译鬼子母,天神名,未皈依佛前,名诃离帝,译怨贼;皈依佛后,名呵利底,译欢喜。诃唎南是男鬼,诃唎尼是女鬼。又诃唎即诃离那,译圣者,谓此类男女鬼神,皆佛菩萨大权示现,引导众生,离苦得乐之圣者。揭婆译密护,卢地啰译最上,忙娑译白色鬼,金刚母名。谜陀译赤色鬼,摩阇,风神名,阇多译救,诃唎女译女人。视比多,译寒林,毗多译朋友,婆多译大身,阿输遮译无忧,质多译胜心,帝译威德,以能折邪破恶故。萨鞞钐,译善哉,以能摄正生善故,萨婆译,一切,揭啰诃南,意谓以上药叉,揭罗诃至质多诃喇女,皆一切神将鬼王中之主帅,为彼等之上首,故能于诸鬼神,折其邪恶,令生正善。
(3)归心三宝:自二二二至二六九句,是明诸天鬼神,一切金刚力士,无不归向三宝;而仰仗三宝威力,守护持咒者,令外除魔障,远诸苦难,内证藏心,获不思议。
毗陀即佛陀耶,译三觉圆。那耶阇,译最胜主,或大威德尊。意谓佛三觉圆,万德具,为一切圣贤之最胜主,为圣贤之所尊。此即毗卢佛部,亦即佛宝。嗔陀即震多,译如意心,即青莲花,如意宝轮王心咒。夜弥,译妙念,意谓我今称念第一藏性,属莲花部法宝。鸡啰译所作,夜弥译精进,或上首。意谓我今皈依,所作自利利他二行,众中之尊。此属金刚部,是僧宝。又夜阇夜弥,译无上,无比,意谓此自性三宝,于一切法中,最为无上,无可比量。波唎即波罗蜜,译广无极,跋啰,即般若;译智慧,或智光。意谓诸佛菩萨,皆以般若为母,而出生菩提涅槃。者迦,译性清净,或法眼净。讫唎担,译心,或坚实心,即圣人第一义心,亦即本经所诠三如来藏心。意谓毗卢佛光明遍照之心,为一切法本,诸佛菩萨,三宝功德,无不从此出生。又华严四十二字母,皆入般若门,瑜伽三十七圣,皆出毗卢心。今咒神圣字种,亦无不从此法界藏心流出。
茶演,是字母,茶演尼,译能调伏,或净垢清凉义。摩诃译大,般输译能胜,般怛夜,译正觉,卢陀啰译最上,皆金刚神名。那啰夜拏,译坚固,或勇猛,力士之上首。怛埵迦嚧译如来,茶西是字母,谓如来悟一切法究竟处;摩诃迦啰,译大作手,或大悲手;摩怛喇伽拏,译本母,意谓作论中之上首,亦金刚名。迦波唎迦,译大舍心,意谓舍去五欲恶;阇夜译尊胜,或最胜王,是经咒名;羯啰译生法,是法宝。摩度译觉者,羯啰译世尊种族,即佛宝。萨婆译一切,啰他译利行,娑达那译度有情,合之意谓一切利行,饶益众生,亦金刚名,是僧宝。此属别相三宝。赭咄啰,译转轮,婆耆尼,译胜军;毗唎羊,译无垢行;讫唎知,译所作,起尸神名。难陀,译欢喜,鸡沙啰,译精勤行,伽拏译器杖,般帝译辩才,索醯夜译妙智教,前皆金刚神名。那揭译龙象,喻阿罗汉中最大力者;那舍罗译独觉,婆拏译缘觉,阿罗汉谓四果声闻,毗多啰伽,译五兄弟天,跋阇啰波你,译执,谓手执金刚柱;具醯夜,具醯夜,译集会,迦地译勤行,般帝译般若妙句,或无住,皆金刚神名。
总上三宝诸天,八部鬼神将领,皆会集归向金刚上师,毗卢遮那藏心性海。此即无不归还法界藏心。
(d)闻修成就:自二七○至二七二句,是八部总管,仰仗世尊盛德神力,普令一切众生,常蒙加护,令行者从闻思修,得以成就,圆通法门。罗叉罔,译忍,婆伽梵即世尊,印兔那译恳证,么么写,谓作法已竟;意谓恳请世尊,容忍恕罪,印证我等。所作法事。
四、金刚藏折摄会
密开为四:
(1)心咒首领:自二七三至二八六句,是八部首领,仰佛威力,敕其属下,灭除众恶,收摄不祥。婆伽梵,即金刚上师毗卢佛;萨怛多般怛啰,是咒心名。萨谓空藏,般谓不空藏,怛多怛啰谓空不空藏。南无粹都帝,谓顶礼,阿悉多,译无能胜,那啰剌迦译大力,金刚王名,为力土主。波啰婆,译善净,悉普吒译摧碎,皆金刚神名。毗迦译尊胜,即空藏,萨怛多,钵帝唎,即空不空藏,心咒名。什佛啰,译光音自在。陀啰译能持,频陀啰,译胜力,嗔陀译心,或如意咒。虎[合牛],是降伏义,拥护义,泮吒,摧碎义,开通义,悉地羯罗经云:“前有虎[合牛],后有泮吒,当知是金刚部真言。意谓速得成就,降伏调练法。今五叠者,其意有五,一开五部心,二通五法门,降伏息灾,三觉五乘圣众,四出五道凡情,五空五乘器界。娑诃,意谓灾恶顿消,吉祥速成,功德圆满。
(2)五部开发:自二八七至二九一句意,谓五方五佛,无所障碍。醯醯译空,或尽,即空如来藏心,泮者,开通中心佛部,阿牟迦耶泮,译不空,成就北方羯磨部开。阿波啰,译无比智光,提诃多,译天,或清净光洁,是南方宝部开通。婆啰,光明义,波啰译究竟无量,即阿弥陀佛,西方莲花部开。阿素啰,即阿修罗,译非天,毗陀啰,译大力持,波迦译尊胜,谓非阿修罗之大力所能持,唯佛世尊之威德,即东方不动国,阿佛金刚部开通。
(3)八部通伏:自二九二至三○五句,谓五方五佛开通无阻,而能降伏,天龙八部。众鬼神等,无不调摄,悉皆钦敬三宝。善者更能皈命敬礼,护持佛法,令持咒者,破幽暗,消业解冤,远诸灾难。
萨婆约人约处,提鞞约天处,弊即周遍义。泮是降伏,钦向义。意谓一切天众,人众,无不皈伏。那伽谓诸善恶龙等,药叉,谓药叉,罗刹,毗舍遮,鸠槃茶,及其类,男女眷属等。乾闼婆,译寻香,乐神,兼紧那罗等,歌咏丝竹神众。补丹那,译臭饿鬼,迦吒补丹那,译奇臭饿鬼。突狼译得大强力,突涩译无动,比犁译解脱,讫瑟帝译无生,什婆唎译光明,阿播悉摩唎译无为,舍啰译坚固,婆那译林,树神名,地帝鸡译甚勇,但摩陀继译无碍行,毗陀耶译正觉,啰誓译王,遮唎译所行。意谓此等八部鬼神,无不通伏,皈命三宝,而依正觉法王,所行而行。
(4)刚王护法:自三○六至三一二句,皆显密护法神王名。阇夜揭罗,即尊胜咒,意谓护法神;摩度羯啰,谓护佛神;萨婆啰他,译大小利益有情,是护僧伽神。娑陀鸡弊泮,谓护诸三宝神,悉皆敬信救难。毗地耶,即菩提神,遮唎译愿行,谓诸神皆发菩提心,发愿修四弘六度,皆能以法药,治自他之病。者都啰,译伏怨,缚耆你,谓胜魔,此二神王亦来皈依三宝。跋阇啰俱摩罗,译华鬘,金刚王名,是僧;毗陀夜,即佛陀耶,是佛;啰誓译无生,是法。摩诃波啰,谓大乘八万四千波罗蜜;丁羊译逐分,乂耆唎,译能调伏,此皆显密护法神王名,以其皈依三宝,修学佛法,故三毒皆除,而能发愿护法利生。
(5)天神奉行:自三一三至三二九句。是他化自在天,及化乐自在天众天神。皆皈敬三宝,依教奉行。跋阇啰,即金刚,商羯,谓法螺,或调伏。波啰,译光明,丈耆译安乐,啰阇译王,摩诃迦啰夜,译大作手,末怛唎迦拏,译大辩,南无娑羯唎多夜泮,谓护法密迹金刚,悉皆信伏顶礼。毖瑟孥,即婆舍跋提,是他化天神等众,婢曳泮,谓尽义,呼召义,摧伏义,钦敬义。勃啰诃,译光明,牟尼译如意宝,此皆化乐自在天神众。如意经云:“西方雷电名哆钵啰,北方雷电名扫那摩你,又总名牟尼陀罗,天鼓,雷也,鼓音王佛应现。”阿耆尼,谓色究竟天,摩诃羯唎,谓大自在天,羯啰檀迟,译水天神,篾怛唎,译三十三天,唠怛唎,译寂灭空,遮文茶,神名,自在天魔眷属。羯逻啰怛唎,译帝释天,迦般唎译善舍,戒神名,阿地目译杂地。质多译无能胜,迦尸摩译大星光,舍那,译大白光,婆私你译大月光,此即三宫天子,暨诸天金刚神王,皆皈敬三宝,依教奉行。
(6)结归满愿:自三三○至三一二,是总结天龙八部,皆来顶礼三宝。演谓顶礼,吉质译所作心法,即法宝,萨埵即僧宝,婆写即佛宝。么么谓我所办事,印兔谓三宝印知,么写谓圆满究竟法。意谓天龙八部,皆皈敬,护法,除难,抑仗三宝威力,普令诸恶鬼神,悉皆摧毁,而令行者,除魔免难,今蒙佛印证,所修究竟圆满。
五、文殊弘传会
密开为八:
(1)法界唯心:自三三三至三四九句,显一切唯心。突瑟吒译无明,是烦恼事障,然在圣人则名阿瑟吒,译无量智光;阿末怛唎译无知,是所知理障,但在圣人则名阿钵啰帝译慧,或无比法。质多译心性,谓此心性,通于圣凡,凡夫迷之而成无明烦恼,以及所知障;圣人悟之,即能智慧无量,而转烦恼所知二障,而成我法二空真如之智,此正显法界唯心,阴入处界,无非藏性。乌阇是风天神名,诃啰译主或王。伽婆空天神名;卢地,地天神名;婆娑,火天神名;摩阇,水天神名;阇多译救,金刚神名;视毖多二音乐天,歌咏神名;跋略夜,译大衣,衣供养菩萨名。乾陀,香金刚名;布史波,散花金刚名;颇啰,果天母名;婆写,译嬉戏,嬉法金刚名。般波,译热恼,即嗔恚心;突瑟吒译无明,即愚痴心;唠陀译欲爱,即贪欲心。总明诸天神王,皈敬三宝,拥护持咒行者,能令自他,皆内转贪欲心,成施舍性,以伏贪毒;转嗔恚心,成不嗔性,以伏嗔毒;转邪见心,成智慧光,以降伏痴毒。如是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是名法界唯心。
(2)异生同性:自三五○至三六六句,皆八部鬼神种类。药叉是男,罗刹是女,译如前。闭隶多译祖父鬼,毗舍遮,译啖精气,持国天王所辖。部多译大身鬼,鸠槃茶译瓮形,增长天王统辖。悉乾陀译善品,或香;乌怛摩陀,译迅疾;车夜是字母,阿播萨摩啰,译高大树,即青色鬼;宅祛革,译行,或爱;茶耆尼揭啰诃,谓回遮结界,钩铃锁索,诸大神王。唎佛帝译寂灭,或无生;阇弥伽,译能降伏;舍俱尼译无有;姥陀啰译印纹;难地迦译炎夏,是旱魃鬼名。阿蓝婆,译离结缚,蓝面鬼名。干度波尼,译善品手,蛊毒鬼名。此诸神王,显密善恶,权实不同,生类各异,然其性本同,持此藏心神咒,悉令彼等,化刚为柔,改恶从善,皈敬三宝,甚至授记作佛,以其同具佛性故。
(3)五部源流:自三六七至三七五句,是佛等五部。什伐罗,译自在,谓毗卢十身遍一切处,得大自在,即佛部心。堙迦译所作,醯迦译虚空,即宝部心。坠帝药迦,译解脱,是金刚部心。怛隶帝药迦,译法,即达哩摩心。者突托迦,译行者,是羯磨部作法心。尼提译寂藏,毖钐摩译种种三昧。以上约法,以下约人。薄底迦译舍,是宝生部。鼻底迦,译精勤,或解脱,是羯摩部。室隶译坚固,瑟密迦译坚利智剑是金刚部。娑你,是字母,译一切法,般帝迦,即般剌密谛,是妙法莲花部。意谓三十七圣种种三昧,若人若法,无不皆从毗卢佛心,一源流出。
(4)四天始末:自三七六至三八一句。萨婆谓无量,什伐啰谓自在,是佛宝;即五方佛,亦即佛天。室卢吉帝译光音,是法宝,即五部法光声色。末陀译威德,鞞达译广大,圣贤是僧宝,即五部界内神通圣贤僧,亦即风天。卢制剑译世间,阿绮卢钳译无比,或正觉,即正觉世间佛宝。摩尼经云:“阿伽,东方雷电天神,目怯译空,是器世间法宝,即云霞天神。羯唎突译法界众生种性,即有情世间,僧宝,亦即雨露天神。”以上总明三宝威力,扬大法风,震大法雷,漫大法云,霈大法雨,或大权示现诸天,或威德摄伏诸天,法华经所云:“悲体戒雷震,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是也。
(5)三种相续:自三八二至三九六句以下明六道众生,世界业果三种相续。揭啰诃,谓种族部属。揭拏译凝滑,胎中初七日鬼名,羯拏译硬肉,胎中四七日鬼名,输蓝译无意,或大力、小力,或有财无财,通一切鬼名。惮多是守疆界神,迄唎夜译生,谓新生诸根。末么,译死,谓诸根灭,跋唎室婆,译形,或入,胎中五七日名,谓具六入诸根形。毖栗瑟吒译六触,或染污意,即七识执我。乌陀啰译胜,胎中八七日,二十九种业风位。羯知谓起尸神,跋悉帝谓无常鬼,邬卢谓贼寇鬼,常伽谓钩索鬼,喝悉多谓马面鬼,跋陀译善守、贤护,山林城池等鬼神。娑房是字母,译一切五体痛鬼,盎伽译指鬘刀兵鬼,般啰,译知识鬼,丈伽谓锁铃鬼。此诸鬼神王名,皆菩萨示现化身,以调伏教化其类,造益有情者。如孔雀经二十六种病痛,地藏经三十四种鬼王,童子经十五鬼名,本经十种畜鬼等,皆是意自在佛,身自在佛,六入自在佛,六触自在佛,苦自在佛,集自在佛等,大权示现,摄化异类者。
(6)杂乘显真:自三九七至四○八句是明五部佛乘五部菩萨乘,以及人天等六乘种性。部多译希有,即大乘;毖哆茶,译菩提道,二皆金刚名。茶耆尼,译铃螺,金刚部乘;什婆啰译光焰,即一佛乘部。陀突嚧迦,译智母,即佛也,建咄,译宝,宝生部。吉知译所作,婆路多毗,谓八万波罗蜜多,即法也,莲花法部。萨般卢译一切音,诃凌伽即诃僧祇大众部名,属羯磨部。输沙译严,怛啰译离垢法,娑那译妙句,是成就部。以上是五部佛乘,及五部菩萨大乘。
毗沙译坚持,地天神名;喻迦译虚空,空天神名;阿耆尼火天神名;乌陀迦,水天神名;末啰译迅速,鞞罗译最疾,皆风天神名;此皆天乘。
建哆罗,译慈善主,阿迦啰译大悲人。密唎咄,译不见道,是作断灭论者。但敛部迦,译无量,是喜舍心人。又怛敛即富兰那外道,译色空,亦断灭论师。部迦,谓四韦陀典中,第三兵法,是南方人书名。地栗剌吒,译长大身体人,此五皆属人乘。毖唎瑟质迦,译独觉,是僻支佛乘。萨婆那俱啰,译一切有,谓持律比丘,即声闻乘。又俱啰,是总结以上六乘种性。自前部多至此,皆通于鬼神王名。善者皈命三宝,护法,入理,得益;恶者亦被折伏,皈投欢喜灭罪。此六种性,可分圣人乘,及凡夫乘。凡夫乘亦名生死乘;今因持佛咒心,无论佛、菩萨、独觉、声闻等圣人乘,或人、天、鬼、神、魔、外、阐提等生死乘,皆归本元唯一真法界,如来藏性。
(7)五界咒就:自四○九至四一五句。肆引伽弊,译胜僧,是佛部主;揭啰唎,译作法,药叉译勇健,成就佛部;怛啰刍译法,莲华部佛;末啰,译如意宝,视吠译离垢,宝生部佛;帝钐译威德,金刚部佛;娑鞞钐译善欢喜,谓五部主佛,皆大欢喜。悉怛多钵怛啰,是咒心,中央佛界法宝,及诸圣贤众;跋阇卢,是金刚界,诸法圣众;瑟尼钐是灌顶宝光,宝生界诸圣贤众;般赖,是般若智光,莲花界诸法圣贤;丈耆谓螺索结界,羯磨办事,是成就界诸法圣贤众。意谓五界圣众,皆获法喜利乐。波突陀舍,即佛陀耶,冠上夜字,是无上无比义。谓无上佛,是佛部佛宝;喻阇那,是吼动遍震义,是金刚部僧宝;辫谓最胜义,最妙义,怛隶奴,即达哩摩,是莲花合法宝;谓三部三宝,五界圣贤,诸护法神,无不皆大欢喜。
(8)三部理证:自四一六至四一八句。毗陀耶是佛陀耶,译正觉,即毗卢遮那如来,是佛部佛宝;帝殊译威德,或坚固,智剑,是金刚部僧宝;般啰毗陀,译智慧,即八万恒沙波罗蜜法,谓般若是诸佛母,故云般罗毗陀,是莲华法部法宝。三宝之下皆曰槃昙迦隶弥,槃昙译大坛,或结界成就,或顶礼。迦嚧译行作,弥译我所。意谓菩提道场,我所办佛事已极成就;圣贤筵席,我所转教行妙轮,已经圆满;楞严法会,我所作法,已毕其功。是则三宝大坛,法界实际理地,至此无不究竟成就矣。
咒心
自四一九至四二七句,谓之咒心。跢侄他,义译所谓,或即说咒曰。唵,是引生义,佛说一切真言,首皆安唵字,以唵字为毗卢佛根本,能警觉一切故。阿那隶,译无上,佛为无上尊,菩萨为无上士,神咒为无上法,心为无上菩提。毗舍提,译遍照,鞞啰译遍一切处,是佛部;跋阇啰,是金刚部僧宝。陀利译法,或总持,是密教法部。意谓作法无间,是羯磨部法宝。又鞞啰是正觉世间,佛宝;阇啰,是有情世间僧宝;陀利,是器世间法宝。
又鞞啰是中方地自在佛,旺于四时;跋阇啰,是东方风自在佛,译云春气时;陀唎,是西方空自在佛,译云秋霸时。阿那隶是北方水自在佛,译云寒冬时;毗舍提,是南方火自在佛,译云夏雨时。
又阿那隶,是具十大丈夫号;毗舍提,是十智光照,遍入自在;鞞啰,是十身佛;阇啰,是十金刚;陀唎,是十波罗蜜,十陀罗尼。故此三句咒,已摄尽世出世法无余。
槃陀,是结界义,坛场义。若约事释,初槃陀谓二十八时,下槃陀约十二由旬,成结界地。若约理言,则十法界,皆结归于咒界心地。事坛有三部、五部、三宝坛等三处。若依施食仪:则内坛为上师三宝,中坛为显密圣贤,外坛则为三界神王。又修三昧为身坛,持诵真言为口坛,观想咒心为意坛。理坛,即三如来藏心,三法界性。若事若理,二坛皆无障碍,悉为极上佛顶首楞严王,一切事法,尽至究竟,谓之槃陀槃陀你。跋阇罗,是护持义,谤尼译杵,泮是字种,开通义。意谓三十七圣,百八金刚,八万四千恒沙俱胝藏王菩萨,手持金刚宝杵,护持佛法,拥护佛及生,皆悉开通无碍。乌[合牛]都卢雍,是警觉义,谓觉悟一切圣凡;亦是弥陀、阿、成就、宝生、毗卢五方五佛之智种。伴义同前,谓五部三宝齐开,五门三法通现;普令十界众生,世出世间,因果随愿,所求无不如意。娑婆诃,是圆成义,仁王仪经,不空法师译有六义:一成就,二吉祥,三圆寂,四息灾,五增益,六无住。贤首疏则谓萨婆诃,译速成,即令前所作,速疾成就。名义集谓沙诃,译善说,或散去,合而言之,谓一切灾恶,悉皆散灭,无尽福善,聚集圆成。
又唵,是信心;阿那隶,是念心;毗舍提,是进心;鞞啰,是慧心;跋阇啰,是定心;陀唎,是不退心;槃陀槃陀你,是护法心;跋阇罗,是回向心;乌[合牛]都炉雍,是戒心;莎婆诃,是愿心。依此十心,而证十果位——谓渐、干、信、住、行、向、加、地、等、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