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萨那 >> 萨那习俗 >> 广州丨ldquo全国第三届中医经典思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医院主办
“全国第三届中医经典思维培训班”通知
当前,中医药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为促进医务工作者对中国传统科学观、中医方法论的学习,认识中医思维对生命认知的优势和中医经典学术的思想精髓,从而形成独立的中医临证思维,提升中医临床实践能力和疗效,为建设健康中国尽中医药之力。由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医院主办的“全国第三届中医经典思维培训班”将于年5月14-15日在广州举办。本次会议授予省级二类学分。欢迎全国热心研究应用中医经典的同仁踊跃参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培训对象
医院校教师;各医疗机构临床工作者;中医经典研究人员。二
师资介绍
刘景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任医师,国家名老中医。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工作近四十年,曾讲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温病学》、《中医内科学》等课程,在温病学领域造诣尤深。曾应邀到美国、法国、捷克、日本等10余个国家与国内多个省、市讲学及主持国际中医、针灸专业人员水平考试,进行学术交流。历年来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4部。王庆其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任医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上海市名中医,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师承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黄龙祥
中国中医科学院
首席研究员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副所长,《针刺研究》、《世界针灸》杂志主编。他通过对现行针灸诊疗体系的反思,提出重建针灸诊疗体系的方案并进行了初步探索;在经络理论研究方面,全面阐述了古代经络学说的科学内涵,并将古人的科学思想以科学命题的形式加以概括,使其成为能够被科学界理解的科学问题;在针灸标准化方面,作为主要研究者参加了第一个国颁针灸标准《经穴部位》的制订,并主持了该标准的修订工作,以及参与经穴定位国际标准的咨询工作。潘华信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任医师,任教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临床长期从事心、肺疾病证治研究,持有独特学验。年生于上海,幼耽诗文书画,及长,奉祖、父命学医,先后师从沪上名医朱小南、严苍山、陈苏生、裘沛然诸公。在医院工作十余年,主持病房医务,于心、肺、消化、呼吸内科证治,俱有深究。年起供职上海中医学院,执教各家学说研究生班课程十余年。处事敦和,治学缜密,戛戛独造。年赴日本讲学,折冲古今,显扬轩岐。杨志敏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青年名中医,羊城好医生。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师承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邓铁涛教授、张学文教授、樊正伦教授。现任医院副院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委员会荣誉顾问、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保健协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姜德友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龙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后合作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黑龙江省名中医、龙江名医、黑龙江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金匮要略学科带头人,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带头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金匮要略》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江医派传承工作室负责人,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江医派负责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临床思维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龙江医派研究会会长。
邹旭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任医师,医院重症医学大科主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危重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教育首席专家,第二届全国杰出青年中医。著名中医药学家邓铁涛教授学术继承人。
刘鑫
香港浸会大学教授
曾任山西中医学院眼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及传统中医导师班导师,并任中医眼科教研室副主任,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理事丶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委员。曾参与国家级及省级的医学研究课题二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一项。毛小妹
世界中医五运六气学会会长
五运六气体质学倡立人,世界中医五运六气联合总会首届会长。多年来在美国独立的中医学术环境中,以《黄帝内经》五运六气为理论指导,以古人天人相应的视角为观察,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目标,以经络测量仪、红外热成像技术为辅助手段,经过近20年的追踪观察和积累,见证了运气影响与临床发病呈周期性重复的事实,逐步形成了“谁在何时病”的“五运六气体质学”应用体系,在疫病风险预测、临床诊疗指导、健康管理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高建忠
山医院经方研究室主任
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山西中医药大学傅山学院副院长。其长期致力于仲景经方和东垣学说的临床研究,著有《临证传心与诊余静思》《读方思考与用方体会》《临证实录与抄方感悟》《读内外伤辨惑论》等。
郑洪
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先后师从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任继学教授。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优秀人才培养对象,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浙江中医药大学杏林学者,兼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健康管理专业委会员理事。主持国家、省部级课题多项,获省部级奖励多项。桑希生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
硕士生导师
博士,教授。现任中医基础教研室主任。曾主持、参与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省中医管理局、校基金等多项科研课题,目前主持的省中医局课题2项。曾获黑龙江省政府三等奖1项、黑龙江省中医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各2项、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近期在国内专业科技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著作3部。高燕翔
医院中医临床思维研究室主任/硕士生导师
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首届国医大师张琪教授学术继承人,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慢病管理委员会委员,医院中医思维研究室负责人,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务理事。三
课程安排
四
报到时间及地点
1、报到时间:年5月13日(周四)14:30-18:30
2、报到地点:广州市广州迎宾馆(广州市越秀区解放北路号)
五
会议时间及地点
时间:年5月14日-15日(周五、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