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萨那 >> 萨那习俗 >> 手诊必学的基础看懂十四条线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典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就认为人体局部与整体是辨证统一的。人的每一个局部都与全身脏腑经络、气血有密切的关联。
由于这些关联,就决定了诊断健康状况可通过五官、形体、色脉等外在表现的变化,了解人的内脏健康状况。
基于这一原理,手部也是一个外在信息的窗口,可以反映出人体健康状况。如名医“扁鹊见蔡桓公”中扁鹊知识看了一下蔡桓公就知道他体内存在疾病,中医诊断包括望、闻、问、切,其中以望诊最为神奇,所谓“望而知之为神医”。
而手诊属于望诊的范畴,是指通过观察人体手掌纹理走向、变化深浅、色泽改变和个脏腑在手掌反射区的情况进而诊断人体健康状况的一门诊断技术。
到今天,说到掌纹更多的人会把他与算命、迷信联想在一起。在古代医巫不分时期,医术和巫术同为一家。
医巫分家后,医家的望诊遗弃了手纹,巫家则使之神秘化,使其面目全非,就有了今天的“算命学说”。
算命中有“男左女右”的说法,在手诊中有没有这种说法呢?大脑传送给手部的信息是左右均等的。两只手所收集的信息也是同样多的。在掌纹诊病过程中,不存在男左女右的说法,要双手一起结合看为准确。然而,这个世界没有绝对一样的手纹,左右手的纹理也不一样,怎么来判断呢?
1、手相术包括手诊,也包括手纹推知人的性格、气质、命运。
2、左手代表先天和以前,右手代表后天和现在。
3、诊断脾胃以观察左手为准,诊断肝胆以观察右手为准。
4、卵巢和乳腺哪只手上发现病理纹,就考虑在哪一侧。
5、诊断过程中,其他以结合双手一起看为准。
打开我们的双手,上面布满了纹理和线条,到底从何看起呢?只有发现纹理与疾病之间的相互关系,掌纹才能破解健康状况的密码。满布手掌的掌纹并非代表所有的纹理都代表着疾病,这需要我们对每一种病理纹有识别的能力,同时结合他所在的病理反射区和病理意义,才能对我们人体的健康状况做出准确的诊断。
手部形态颜色识健康
1、手大提示什么?
手的大小应该与身高成正比(除开体操运动员),手大的人往往脾气不好,易患心血管疾病,骨关节痛。小孩子手过长过大提示缺钙。
2、手小提示什么?
一个人心脏的大小等于自己一个拳头的大小,手小心脏也小,常会有心悸心慌的感觉,同时伴有低血压,易头痛经常感到疲乏。手小的人应该加强体育锻炼,心肌得到锻炼,心脏功能加强,心跳有力,手也会变大起来。
3、手胖提示什么?
人胖手也胖是正常的,人瘦手胖就有问题。首先看看是不是浮肿,如果是,要首先检查肾脏和心脏;如果是脂肪堆积过高考虑高血脂高血压。
4、手瘦提示什么?
人瘦手也瘦和常年消化不良有关;出现严重“漏缝”的人多性格柔弱,成年后易神经衰弱。
5、手很软提示什么?
过分柔软无力一般为肌无力或肌萎缩;如果只是手软得可朝掌背方向弯曲提示脾胃虚。
6、手很硬提示什么?
没有其他症状时:
老人:肾虚,骨质疏松
小孩:脾胃虚
女人:气滞血淤
严重者多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7、手很红提示什么?
正常手掌的颜色为浅红色,用手按压褪色很快恢复,表示血液循环正常;
手很红代表更年期综合症(练气功者除外)如出现樱桃红(以指腹,大小鱼际为主)提示糖尿病;如出现紫红和黑红提示严重的心脏病;红白相间:气血运行不畅,失眠多梦;红黄相间:肝脏免疫功能下降。
8、手很白提示什么?
过于苍白的手表示有贫血、失血症;仅在大拇指根部出现一个苍白区:头痛;大鱼际部位出现苍白:慢性消化不良;小鱼际部位出现苍白:月经不调、闭经、更年期综合症。
9、手很亮提示什么?
骨关节痛,腰腿痛
10、手纹多提示什么?
用脑过度,操心重,易患神经衰弱,慢性消化不良,血管性头痛。
11、手纹少提示什么?
通常有三种病:头痛、胃痛、腰痛;一般年青是身体健康,中年一过易得大病(癌症、肝病)。
手指形态识健康
一、拇指与疾病
拇指与先天头脑发育有关,以长而健壮为佳。
1、拇指节较短,过于坚硬,不易弯曲:多见于头痛、高血压;
2、拇指过于薄弱再有弯曲现象:神经衰弱、头痛失眠;
3、拇指一二节散乱多纹,指节纹散乱不清:易患头疼、头部疾病;
·拇指过于粗壮:脾气暴躁;
·拇指过于薄弱:柔弱胆小。
二、食指与疾病
健康的食指:指节柔软、圆长健壮为佳,指节的长度以第一节最长,二三节依次递减。
食指苍白瘦弱,指间漏缝:易疲劳,易患消化系统疾病。
三、中指与疾病
健康的中指:指型直而不偏曲,大多心脏机能好,元气旺盛,精神饱满而少病。
1、中指苍白细弱:心脏功能差,造血功能欠佳;
2、中指便曲,指间漏缝:循环功能差,间接影响到肠胃功能;
3、中指三个指节不对称,第二节特别长:钙质的代谢异常,缺钙,易出现骨骼和牙齿方面的疾病;
四、无名指与疾病:
·健康的无名指:又称“药指”,以健壮,不偏曲为佳,多提示肾脏和生殖系统功能的强弱。
1、无名指太长:提示缺钙;
2、无名指太短:提示元气虚,精神不佳;
3、无名指的第一节过于粗壮:易内分泌失调;
4、无名指的第二节过长:缺钙;
5、无名指偏曲,指节漏缝:易神经衰弱、头痛、失眠
⊙注:本文内容仅为普及中医常识或学习参考,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操作使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
望诊是常见的中医诊疗手法。中医运用视觉,对病人全身和局部的神、色、形、态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诊断疾病的方法。然而,在临床上,望诊同闻诊、问诊、切诊相结合,才能全面系统地了解病情,并对疾病作出正确的判断。
望诊理论根据:
观察病人形体、面色、舌体、舌苔,根据形色变化确定病位、病性,称为望诊。
望诊是根据脏腑、经络等理论诊察疾病的方法。人体外部和五脏六腑关系密切,若脏腑功能活动有变化,必然反映于人体外部的神、色、形、态等各方面。五脏六腑和体表由十二经脉贯通在一起,又分别和全身的筋、骨、皮、肉、脉(五体)相配:肺主皮毛,肝主筋,脾主肌肉,心主血脉,肾主骨。五官亦与五脏相关:鼻为肺之窍,目为肝之窍,口为脾之窍,舌为心之窍,耳为肾之窍。观察体表和五官形态功能的变化征象,可推断内脏的变化。同时还可反映全身精气的盈亏。精、气、神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头部和双目,兼反映于全身形态、语言气息、面部色泽乃至脉象、舌象等方面。精充、气足、神旺,是健康的征象;精亏、气虚、神耗,是疾病的表现和原因。因此,望诊不仅可诊察内脏病变,还可了解人体精、气、神的动态变化情况。
望诊分类:
望诊的内容主要包括:观察人的神、色、形、态、舌象、络脉、皮肤、五官九窍等情况,以及排泄物、分泌物、分泌物的形、色、质量等。现将望诊分为整体望诊、局部望诊、望舌、望排出物、望小儿指纹等五项叙述。舌诊和面部色诊虽属头面五官,但因舌象、面色反映内脏病变较为准确。实用价值较高。因而形成了面色诊、舌诊两项中医独特的传统诊法。
望诊的重点在望神、望面色和舌诊。因面、舌的各种表现,可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出脏腑功能变化,而全身神气的存、失又是生死吉凶的重要指征。在临床上,掌握望神、望色和望舌,并结合形态、头面五官、皮肤等望诊方法,可对脏腑病变的诊察提供有价值的诊断资料。
望诊神技实战班课程重点:
本次望诊神技实战班,我们特邀业内重量级专家为大家亲情分享。
实战+临床,速度+精准
让你轻松学会,熟练应用于临床,准确病症,直捣病因,一击击破各种常见病症。
望诊神技实战班讲师简介:
吕丽
高级营养师
中医特色调理师
望诊专家王晨霞教授亲传弟子
手诊专家刘建峰亲教授传弟子
目诊专家覃迅云教授亲传弟子
望诊神技实战班主要学习内容:吕丽老师:吕丽中医望诊速诊法
基础:掌诊理论、目诊理论、面诊理论、舌诊理论
实战:具体分析以下多种常见病症。
心脑血管系统疾病:
高血脂
高血压
低血压
糖尿病
心血管病:
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
心脏功能减弱(心气虚)
突发性心脑血管疾病
易突发性心脑血管疾病
冠状动脉硬化
冠心病
脑血管疾病:
头晕
头痛
偏头痛
脑动脉硬化
全身动脉硬化
脑中风高危
肿瘤高危
呼吸系统疾病:
肺活量小
鼻炎
牙龈炎
肺内钙化点
咽喉炎
气管及支气管炎
肺肿瘤高危
消化系统疾病:
反流性食管炎
食管肿瘤高危
胃炎
胃肠功能紊乱
脾胃不和
胃息肉及胃肿瘤高危
结肠炎
便秘
宿便
痔疮
大肠息肉
大肠肿瘤高危
肝脏解毒功能降低
免疫功能降低
肝损害
肝气郁结
脂肪肝
肝脏肿瘤高危
肝囊肿
肝血管瘤
胆囊炎
胆结石
胆囊息肉
内分泌、生殖泌尿系统疾病:
甲状腺结节
乳腺增生
子宫肌瘤
卵巢囊肿
前列腺增生
月经不调
痛经
不孕不育
肾功能减低
肾囊肿
肾结石
肾脏息肉
肾脏
膀胱肿瘤高危
骨关节、精神神经系统:
风湿
痛风
颈椎病
肩周炎
骨关节退化老化
腰椎病
腰腿痛
眼疾
屈光不正
耳鸣
耳背
听力下降
失眠多梦
疲劳困乏
神经衰弱
脱发
蛔虫
其他疾病:
肾阴虚
肾阳虚
痰湿
气虚
脾气虚等
此外,吕丽老师还将现场教您,如何通过手诊,查看病人性格特征。并将手把手带您分析二十例典型病例。
理论+实战,具体部位具体分析,望诊有针对,细节更重要,判断更准确。让您的望诊技艺更加精湛的超级提升。
望诊作为四诊之首,虽博大精深,但不生涩难懂,初学者、有一定基础的中医从业人员和中医爱好者都可以报名学习。
望诊神技实操班报名及注意事项:
授课时长及讲师安排:
本次实操班共计授课时间为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