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那

浙江青年萨拉热窝开酒店,关门坚守,不回国

发布时间:2020/8/17 21:57:19   点击数:
跟着虹摄看世界摄影、旅游、各国博物馆趣闻~作者:虹摄库尔斯克前期头条:中国坦克厂造口罩,年产2千万只!英国已哭晕,悔不该关掉坦克厂伦敦留学生曾为国捐款捐物,现在最想回家还记得南斯拉夫老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吗?和《桥》一样是当年中国电影院中经久不衰的代表作,在那个文化娱乐极其贫乏的年代,可谓是家喻户晓。而那些久违的台词再次听到仍然是那样热血澎湃!“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是啊,暴风雨来了!”“这座城市,他——就是瓦尔特!”铁匠铺、钟表店、清真寺、广场,当然还有瓦尔特,据说原型正是铁托元帅的瓦尔特!而这座城市,他叫萨拉热窝,英雄的萨拉热窝!图片:瓦尔特和萨拉热窝是老一代中国人心目中英雄的代名词。图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电影旧海报。新冠疫情来袭,笔者联系上了在萨拉热窝的朋友徐晓欣。他是浙江青田来波黑开饭店的青年海外创业者,在萨拉热窝和莫斯塔尔有两家饭店,取名叫做“长城大酒店”,去过萨拉热窝旅游的朋友一定对这两家饭店有印象,店招则是中国龙和长城图案!我们来听听疫情对于萨拉热窝的影响。图片:位于萨拉热窝的长城大酒店,龙和长城的形象在当地居民眼中就是中国的象征。图片:拉丁桥边的徐晓欣。萨拉热窝,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简称“波黑”)的首都,有“欧洲的耶路撒冷”之称,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在这里汇集,历史甚至可以一直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年6月28日,就是在萨拉热窝的拉丁桥上,塞尔维亚的年轻人普林西普,刺杀了奥匈帝国的斐迪南大公夫妇,引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段故事我们在历史课本上都能够读到,被称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图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取景地之一的格兹·胡色雷·贝格清真寺。而在拉丁桥不远的集市中,就是当年拍摄《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电影的取景地,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清真寺、铁匠铺、钟表店等都在这里。年至年,这里爆发了继二战以来最大规模的战争——波黑战争爆发,整个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武装所包围,城市如同人间炼狱,这也是现代战争史上时间最长的围城战。即使现在的萨拉热窝城市中也有不少布满机枪孔的建筑,而狙击手大街侧是当年萨拉热窝居民的噩梦。图片:萨拉热窝郊区布满弹孔的房屋。图片:散落在乡野的火箭弹。图片:已经被拆除引信后作为装饰的反坦克地雷。似乎有着血与火的保护,这次新冠疫情居然绕开了萨拉热窝。据小徐介绍,萨拉热窝目前没有本地的确诊病例,但是整个波黑是有的,截至目前总共38例,主要来自于波黑塞族共和国的巴尼亚卢卡地区,这也是波黑的第二大城市。这里要再介绍一下波黑目前的构成。二战后波黑是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大家庭的一员,南斯拉夫解体后波黑独立,随之发生了内战,经济受到严重损害。战争结束后,该国在行政管理上被分成三个实体,一个是萨拉热窝联邦(又称穆克联邦,主要是穆斯林族和克罗地亚族),另一为塞族共和国(主要是塞尔维亚族),再一个是布尔奇科特区。这次疫情主要集中在塞族共和国,注意这三个实体都是波黑一国的。图片:波黑战争时期最惨烈的萨拉热窝围城战,现在穆克塞三族已经放弃仇怨,共同在波黑生活。小徐讲到,确诊病例主要发生在塞族共和国,基本上都是到意大利打工回来的人。塞族共和国的管理比较严格,包括限制几个严重疫情国入境,在海关搭建临时帐篷,关闭部分海关,要求普通商店关门,只允许食品店、药店和银行上班。而由于萨拉热窝联邦这边的医疗条件比较好,所以这些确诊病例都护送到萨拉热窝进行治疗。查看波黑的政府公告,目前波黑已经对来自意大利、韩国和伊朗的游客发布了禁止入境的通知,对中国疫情严重的某些省也限制入境,但并没有对中国所有省份限行,总的来说波黑和中国的关系还是非常友好和密切的。图片:波黑边境。图片:波黑地图,被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黑山等国所环抱,曾经都是南斯拉夫一员。黑色五星即为萨拉热窝。萨拉热窝这边经济和社会治安受到疫情影响的程度还是比较低的,但是街上的人流已经少了很多,银行药店也都是在门口排队,一个个进入要办手续。由于萨拉热窝的银行药店都是很小的门面,过去也有排队,但人们会排到店里面去办业务,现在是在店外,一个人进去办完了再出来,避免人员密集。而随着人流的减少,特别是欧盟封闭边境后基本上波黑的旅游业也停摆了,萨拉热窝的不少饭店不得不关门。小徐说,现在不仅是中餐店,当地的餐馆也基本上关门了。这并不是萨拉热窝政府的严令,主要还是店主自己的决定,毕竟没有生意了开店也没意思。小徐一家现在算是居家隔离,萨拉热窝的居家隔离监管不是那么严格,只是社区工作人员每天打电话询问,没有像国内小区那样封闭式管理。图片:景色非常仙的波黑历史名城莫斯塔尔,离萨拉热窝不远。图片:小徐儿子也跟他一起在波黑,这是莫斯塔尔充满故事的老桥,小徐第二家店就在这里。小徐说,他的本地籍员工已经全部辞退,手下还有7名中国员工。本来已经预定将这些员工于3月19日送回国的,但是目前萨拉热窝的国际航线基本停了,原打算开车去塞尔维亚(注意不是波黑塞族共和国,而是前南联盟一员的塞尔维亚),从贝尔格莱德回国。但是目前塞尔维亚也已经封国,这条线路基本断了。所以员工们只有暂时呆在店里,等待政策解封。好在本来就是开饭店的,冰柜中可以囤不少食品,加上又新购了一些大米面粉之类易于储存的食物,总的来说隔离在店中并没有太多生活压力。图片:小徐饭店冷藏室中囤积的食物,分类存放,能够保证他和员工们的生活。小徐说,现在生活虽然没有什么问题,周边治安也算是挺好的,但自己还是有不少烦恼。一方面是饭店停业了,经济上受到较大损失;另一方面是病毒感染风险高,而波黑医疗系统总的来说救治能力并不高,但是回国的话即使有飞机,也要从塞尔维亚转俄罗斯或香港,再返回浙江青田老家,整条回国路线实在太长,路上不可知风险太高。加上自己的产业全在波黑,必须要有人守着。所以,他和家人们商量后决定,关门坚守,不回国给国家添麻烦。图片:萨拉热窝市区里面的电车。小徐说,周围的中国和外国朋友对于疫情还是有所担忧的。虽然看上去整个波黑也就几十例确诊病例,但是波黑总人口非常少啊,总计来万人,萨拉热窝也就30几万,有确诊病例的巴尼亚卢卡说是波黑第二大城市,其实只有10万人居住。这样算的话,比例还是不低的。如果再减掉那些位于巴尔干山区的居民,那些地方虽然不算与世隔绝,但与外界交流少,自然得病机会微乎其微,所以真正有风险的还是这几座万人“大城市”。不过,小徐也坚信,无论是自己还是员工,包括这座英雄城市萨拉热窝,都能够挺过这座疫情严冬,迎来新生!而他也相信巴尔干地区的旅游市场一定会恢复常态,未来会是南欧旅游的热门线路,他也会迎来更多的中国游客,欢迎大家到时候来店里尝尝自己的手艺!图片:萨拉热窝——浴火重生的城市(网络图片)。付费阅读预告:前段时间试着发布了2篇付费阅读文章,有不少朋友希望能够看到更长一点的文章。我也想再试试调整。打算在周末贴出第3篇付费阅读文章。这次是为《轻兵器》杂志写的一篇挺有意思的影评,今年第2期刚刚发表。当然不是大家想的《中途岛海战》,而是一部有点文艺范的意大利战争影片《绿叶将会再次绽放》。可以说,这篇影评我是投入了不少情怀去写作的,总计余字,并会有大量的图片,希望大家喜欢。当然,看影评最好要首先看影片,特别是军事影片,才能够有共鸣。这里也向大家推荐这部《绿叶将会再次绽放》的意大利战争片,这部影片的中文名字比较没啥艺术气息,叫《高原激战》,可以网上搜一下,有在线播放的,如果有耐心看完这部略显沉闷的影片,再来看我的影评会效果更好,毕竟对于军迷来说,看冗长的《从海底出击》都没问题。我争取每周末贴一遍有意思的长文作为付费阅读。不知道大家意下如何!下面,我首先贴出文章的开头一段,正文敬请期待!

绿叶将会再次绽放

——第一次世界大战阿尔卑斯山麓上的意大利军人

《绿叶将会再次绽放》(意大利语:Tornerannoiprati)是一部年上映的意大利反战影片,影片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和奥匈帝国在阿尔卑斯山麓阿西亚戈高原上的战壕战。而在影片的背后是国内军史研究并不过多接触的意奥阿尔卑斯山争夺战,在这片白雪掩盖的高海拔战线上,死神不仅仅来自对方射来的子弹和炮弹,还有无时不在的严寒和热病。影片聚焦在一个小小的意大利军队前哨据点,对于这些已经麻木不堪的意大利军人来说,战争早已没有任何意义,自己早晚会变成冰天雪地下一具具冻僵的躯壳,而来年春天白雪融化之际绿叶将再次铺满山野,将他们彻底掩埋。

……

喜欢我的科普就赞赏吧!你的赞赏是我创作最好的支持!虹摄库尔斯克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orenliangg.com/snys/1809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