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那

微言疏议middot片段式记忆碎片

发布时间:2020/1/14 17:00:37   点击数:

记忆碎片

Inception

前言

前言:信息爆炸,资料繁多,我可能永远整理不完自己的各种电子资料,既有大量的文档,也有自己断断续续记录下的自己的想法或者收藏的优秀文章,还有自己拍下的照片、影像,珍藏的电影、游戏等资源。很遗憾甚至都没有办法静下心慢慢品味,将其印入脑海而非存储在介质上,一旦灭失就像不曾存在过。另我一直懊悔自己的过去,总认为自己处于不断浪费时间的状态,以玩游戏为例,尤其是初高中时,我会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琢磨作弊以取得击败大量敌人的成就感。我会花大量时间琢磨如何让战绩、排兵布阵等数据更好看,乃至追求战绩凑成整数等不切实际也无必要的操作。一来二去,时间浪费了,游戏技术也停留在初级阶段。另我还懊悔自己常常陷入恶性循环,犹犹豫豫间把事情拖到三更半夜,熬夜熬到不敢放弃但也完不成,使得第二天精神萎靡,工作时间效率大打折扣,晚上再花更多时间去弥补。总之我觉得我该更有魄力一些。

更新:这个情况现在也没改进,以及这是一个十分让人厌烦的话题。以及我调整了文章内容,原来的第一部分“四个意识与四个自信”不是我该驾驭的话题,

原来的第二部分“刻板印象与地域歧视”简述如下,贴标签的行为其实是我们大脑试图提高运作效率的做法,某种程度上确实高效,有助于我们快速判断环境和各种情况。接下来要提到的地域歧视,我们可以追溯到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行政区划是如何产生的,以及歧视的内在动机是什么。相应的我会在后文增加新的话题。()

一、为什么宗教思想没有完全支配我们的生活

更新:这下面的文字肯定是不严谨的,只能代表过去的我的想法。关于宗教与科学的问题,既有大量的名人论述,也可以看一个名为“思维实验室”的UP主的视频。也有同学认为宗教与科学其实都是建立在无条件的信仰(相信)之上。总之这个问题如果需要更严谨的探讨,就不是我写日记那样随意的论述了。()

这是我在准备法律思想史读书报告的时候受到的启发,在西方国家教权与王权的斗争中,最终不是通过学理辩论而是通过硬实力改变了强弱对比,王权联合新技术和新思想武装的资产阶级,把教会的影响从世俗政治中驱离了出去,也致使了自己封建王权的灭亡。尽管如此,教会的影响得以在每个人的心中保留,上帝在西方世界终究还是不可撼动的。

教权和王权斗争的结果是,教会退出了对人的财产权和司法权等的支配和对公共政策的影响,然而得以保留了对每个人精神世界,也就是和现实世界运行并没有太大关系但又会指导你为人处世的心灵产生了影响。我本身并不信仰宗教,认为机缘巧合并不能证明信仰和幸福之间的因果关系,也难以理解前世和来世,更不能接受毫无依据的凭空信仰,“因为相信存在,这便是信仰,无须证明,神就在那里”的说法我是持怀疑态度的,这些信徒还自圆其说地认为神没有现身是因为对人间的失望和通过其代言人指导人类,其实这就是宗教集团的领袖们自己掌握了对神的旨意的解释权,并以此控制现实世界。基督教比较特别,在斗争中失败而退居人民的精神世界,无法掌控时局;而伊斯兰教自始至终处于政教合一的状态,藉由宗教思想控制了政治局势和国家,并因为教派和民族不同而纷争四起;佛教则是因为其本身价值观念的特点,主张摈弃欲念、与世无争和苦修,有利于统治阶级奴役民众,所以在对世界的影响较为柔和,同基督教类似是深植于民众心中的观念,我是同样地对前世和来世持怀疑态度,更是对神棍胡乱解释和借机敛财乃至发扬邪教的做法深恶痛绝。

中国是一个很神奇的国度,我虽然没有实证研究,但我心中会有一种有待验证的强烈的感觉,我认为中国尚未被宗教势力支配的原因有很多,根本原因其实就一句话,即中国人是十分务实的,故从心底里是对前世、来世、天堂、地狱等概念难以产生共鸣,自然也就在破除传统伦理道德和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渡时期,形成了信仰体系的真空。

怎么说呢,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虽然在对政治的影响上大相径庭,但被这两股宗教势力支配的政权、商队、殖民者和武装力量征服了大半个世界,在被入侵的地区复制了他们的思想,人的精神力量是很脆弱的,有了宗教理论去解释了世间万物和自己的各种遭遇和感受,比自己去探究“效率”高多了,且有外力胁迫,故翻阅几大宗教的影响力地图就可以发现大部分的人其实已经“沦陷”了。人会倾向于懒惰,人也倾向于逐利,宗教很好地用这两点包装自己,我虔诚的信仰能帮助解答我的疑虑,比如世界是怎么产生的,我们痛苦的原因是因为原罪等(恕我知识量相对有限);我的苦难和不幸是由于我们上辈子犯下了罪过,虔诚的信仰和祈祷是对我前世罪孽的救赎,能帮助我上天堂,能换来我来世的安宁,享福(乃至有处女的陪伴[1]等)。

中国人的务实挡住了宗教思想的几轮侵袭,但未必能永远挡下去,尤其是我们现在精神世界空虚而时不时会陷入迷茫的情况下更会饥不择食地选择信仰,可能暂时会表现为我们狂热地热衷于某些事实上虚无缥缈的价值或者活动。我们国内基本都有三大宗教的地盘,国家宗教局统筹,但我心中的感觉是,大部分中国人信仰宗教是出于务实的目的,即希望在现实中就得到相应的好处,如身体健康,发家致富,考试中第,类似“老天保佑”的效果,而非信仰虚无缥缈的神以求得精神慰藉。具体分析,国内的义务教育制度是“对抗”伊斯兰教法的前线,成功地消弭了“教徒”与“异教徒”之间的矛盾,让他们能够一起地成长和沟通交流,但伊斯兰教的既有信仰者仍然是相当坚定的。国内的基督教徒,有高学历者(女性居多)为填补自己的精神空虚和迫切需要为自己所遭遇的压力和不幸(如婚姻不幸)开一个卸压的口子,所以成为了基督徒;也有广大农村落后地区的人,为了祈福决定换一个神灵信仰,以求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等,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在现实中期待回报的可能性。这其实不能成为真正的信仰。佛教也是同理,能做到清心寡欲的是一小部分人,他们有助于我们反思功利和物欲社会带来的痛苦,更多人则可能停留在“口头上的唯心主义”,家里供几个佛像,孩子要高考了或者找工作了就开始求神拜佛,菩萨保佑。

务实就不容易被虚无缥缈的思想剥夺心智,成为其拥护者,都是实在人,需要真真实实的好处才能让我信仰你,虽然我们可能错误地关联了自己的获益与我们自以为的信仰之间的关系,但一切以利益为前提。这么说可能较为片面和绝对化,因为我本身无法理解,故可能错误地估计了他人的心态,也许确实有把宗教作为精神寄托的人。务实也会造成人的心灵相当程度上还是十分空虚的。不过就实际情况看来,西方传教士不管是早期来华以求和士大夫打成一片,还是后期伴随船坚炮利打入中国,或者伊斯兰势力的东扩,始终没能将中国变成一个宗教国度。

顺便,那么为什么中国人会这么务实?这个问题我也难以回答,可能是受到了我们的儒家和法家等学说的熏陶,受到了我们历来的经济制度和政治模式的影响。为何我们走向了这条道路,我的解释有点不靠谱,我认为这就是有随机性的,好比我们跑马拉松也会跟着领跑员跑。舍友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些“引路人”可能是部族群体,那他们为什么选择了这条道路?我想我可能还会用随机性解释,不过如果真要让人信服,这将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同时其实整篇文章都是需要论证的,我国目前的宗教信仰状态是不是和我说的中国人务实有关系,即中国人是不是一直务实,为什么务实,以及这是不是和我们的信仰状态相关,这些问题。虽然我国在全国解放后的一系列政治和文化运动确实摧毁了不少传统文化或者宗教思想,但这些个思想和道德伦理有着近千年的积淀,我想不太可能在短短数年内就能被影响、改变、乃至被消灭吧,那肯定还是有内因驱动的。

[1]艾布赛义德传述:穆圣说:“天堂居民中品位最低者,亦将享有八万名侍从,七十二位妻室,为之竖起真珠和红黄玉的帐篷,其宽阔若札比至萨那之间。”

二、对上海年高考作文的即兴发挥

这篇作文其实写于年高考作文题目公布后的那个下午,算我的即兴发挥,如果不在意我写得是否符合评分标准的话,权当我的个人日记吧。我记得当时还把此文发给过我高中的ZhangLiming老师看过,他有留过评语,不过看来暂时这部分评语是缺失了。作文题目与要求如下: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字。

我在写之前打下的结构草稿是:思路为预测贯通古今,而后是预测的分类概述(笼统浅显的预测的特点和思考;精妙复杂的预测的特点和思考;自我调节的预测的特点和思考),最后是总结三者并深化自我调节的预测。以下是当时的正文:

预测,古已有之。从商周时代起,先人就不安于也不甘于接受未知的命运,在重大活动时要进行占卜来预测命数,并作出应对措施。当今社会的预测现象十分普遍,从星座运势、股票比赛乃至个人规划,不少人习惯并乐于提前知道事物可能的结果,或是做好避险准备,或是准备把握机遇。诸多精准预测的情况让人始终对预测存在着很大的期待。

预测,主要有三类:笼统浅显的预测;精妙复杂的预测;自我调节的预测。三类预测各有特色,并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笼统浅显的预测如同微博上的小短文,是流传最快、受众也最为广大的一类预测。其经典代表就是星座运势。我们时常能在朋友圈或者微博上看到好友转发的关于不同星座人的性格和运势分析;本周星座运势这类话题的热度也一直稳居高位。这类预测的特点就是需要受众自行对号入座,如“转发这条锦鲤/这只熊猫/这张神奇的图片,你这周就有意想不到的好运哦。”这类信息,信则有,不信则无。如星座性格,其大部分对人性格的描述其实是很笼统的,如“比较敏感/善于心计/温文尔雅/一丝不苟/固执己见”这些词。曾有报纸做过一个实验:其假称要抽取部分读者进行一次对他们个性的科学评估,而事实上寄给读者的只是东拼西凑的星座性格分析,内容来源里甚至还有对一个杀人犯的心理分析。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情况就是大部分读者认为其对自己性格的表述相当准确。可想而知,我们会简单地对此类预测对号入座:你有好运可不是因为你的星座,而说不定是你自己的努力所得回报呢?面对这类预测,仅供有限的参考和娱乐罢了。

精妙复杂的预测相比而言复杂很多。我们有犯罪行为预测、股市预测、经济发展预测、国际关系预测、战争预测等不同维度上的预测机构和专业人员。这些预测,是帮助决策者定夺的重要依据。这些预测,大多是基于数据分析和数学知识的结合,实力分析与形势预判的结合,针对的对象比较具体,预测的准备工作复杂,专业性强,结果较为可靠。这些预测有成功,也有失败,成功者有如天气预报,地震等灾害预警,极大地保障和便利了我们的生活;失败的有足球赛马等体育比赛的预测,变幻莫测的股市预测等,将让盲信消息的人遭到巨大损失。这些预测还是具有一定作用的,如参与心理评估,你可以知道自己可能潜在的心理疾病,并减少其在未来发作的可能性。所以这些预测有其很大的参考价值,尽管仍然不可全信,因为很多事情是个人无法预料的。

自我调节的预测则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做过对自己未来的预测,如明天要默写的单词我能否过关。人都有一定的对自己未来预测的能力,根据的是对自己和周边局势的了解。而用好这个技能,对我们自身的发展和为人处世有着重要的意义。比如,我们对未来应该偏向乐观还是偏向悲观,这是因人而异的。对于长期缺乏自信,较为自卑的人而言,他们需要的,正是看到自己现在和未来有希望的一面,这样才不至于颓废,并实际拖累自身今后的发展;而对于较为自信,甚至自大的人而言,他们需要的则是对未来更多的警惕,这样才不至于“大意失荆州”。我们每个人只有对自己有精确的定位,认清自己,才能结合自己的特点,预测并改变将要到来的未来,这样才能让懒惰的人“笨鸟先飞",让过于勤奋而不注意身体的人看清潜在的疾病和死亡风险。

预测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了,对于浅显的预测,我们应该权当轻松一刻;对于精细的预测,我们应该在留有自己判断的基础上酌情参考;对于自我调整的预测,我们应该在当下做到认清自己,这是最能够直接改变我们命运的预测。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快乐而美好,而如果生活道路上的未知风险我们哪怕只能规避一小部分,那也能让我们的生活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不是吗?

三、交大凯源法学院之交流笔记

相比于我们学院与对方学院事后都会编辑的正式推送而言,我的笔记就纯粹是记录我想记录的内容了。事情本身发生在年的3月份,我也算涨了下见识好了解人家学院学生会的运行。

我们学院优秀的学长学姐是有考研上交大的,应该向她们学习和致意。同时名校的光环确实耀眼,我就是踏入校门的那刻就仿佛接受了无数心理暗示,这尚属于对方更优秀这一事实到来前,相信很多学校也会如此看待我们,我们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在两校学生会各部门负责人们坐下来聊天交流的适合,两个学院主席的展示思路稍有不同,我侧重于记录对方学院的组织架构、分工和活动等。

交大法学院的主要活动:宪法宣传日、法律前沿讲座、交大人节等。

各部门的分工与主要活动:

组织部负责破冰、生日;活动反馈、设计问卷(日常,类似权益部)。

新宣部负责







































白癜风初期什么样的
白癜风诚信单位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orenliangg.com/sncb/1758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