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那

朝暮课诵释义

发布时间:2021/7/31 13:08:29   点击数:
彭洋治疗白癜风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5974481148599589&wfr=spider&for=pc

什么是朝暮课诵

这朝时课诵,是朝晨做的功课,同了暮时课诵,都是各处寺院里头的僧众,同了法会,或是在家里头修行的男女居士,每天朝夜一定做的功课。这做功课的规矩,是从前晋朝时候,有一位慧远法师,就是大家称他做远公法师的,在江西九江地方庐山上,设立了一个莲社。起初成立的时候,就有一百二十三位修行人,大家专门切切实实的念佛,那些人后来都往生西方的。念佛法会,就是远公法师第一个开头的。后来修行的人,就学了远公法师的法子,定了功课做的。这本朝夜课,是从前的大祖师,从大乘经典里头,拣选了各种经咒,定了朝夜两个时候做的功课。朝课重在用功修行,所以先念各种神咒,求佛菩萨的威神加被,保护修行的人,不受种种的魔障。从下边的楞严咒起,一直到韦驮赞,都是朝课。修行的人,清早起来,在没有开念的前,应该先把手面洗干净了。在佛面前点了三枝香,或是烧一些檀香,都可以的。向佛拜三拜,起来就念下边的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大佛顶首楞严六个字,是一部佛经的名目。这部经是因为佛的弟子阿难,依照了佛定的规矩,到施主人家去化斋,走过淫女摩登伽的门前,被摩登伽用邪咒来迷惑了。正在危险的时候,佛晓得了,从顶上放出光来,光里头有佛的化身,坐在有一千瓣叶的宝莲花上,说了一篇咒,派文殊菩萨把这个咒去解救阿难。文殊菩萨就把阿难,同了那摩登伽,一齐带到佛前。阿难自己惭愧,没有道力,哀求佛说止观修禅的法门,佛就说出了这一大部经来,总共经文有十

卷。这篇神咒,就是救阿难的,在经文的第七卷里头,是阿难请佛重说一遍,给大众听的。这个咒,佛原定的名字,是叫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啰无上神咒。佛顶光明四个字,就是说佛头顶上的光里头,化出来的佛,说的这一篇咒,所以用一个明字。并且这咒是从佛的心光里头,流出佛的智慧来说的,所以又叫心咒。摩诃萨怛多般怛啰八个字,是梵语。翻译中国文,摩诃是大,萨怛多是白,般怛啰是伞盖,就是真心的表相。心量最大,十方虚空在真心里头,只好比得一片浮云在天空里头,所以说是大。心本来是清清净净的,不受那一切污秽的,所以说是白。一切的法,都隐藏在心里头,好像伞盖能够遮盖东西的,所以说是伞盖。心是一切法的根本,再没有能够超过心的东西,也没有比心的力量更加大的东西,所以说是无上。神字,是说心佛的威神力,不可思议。这是大略解释这篇咒的原来的名目。现在所取的名字,只有大佛顶首楞严六个字,是用简单的经名。加上神咒二个字,就算是咒的名目。大佛顶三个字,照高明法师讲起来,有许多的道理在里头,不独是取顶光化佛说咒的意思。三个字里头,每一个字,都包含着佛的三种德的。大字,有大,多,胜三种的道理。佛的法身,所有一切的境界,没有不周遍的,所以取大的一种道理,就是法身德。佛的智慧,无量无边,叫做一切种智,所以取多的一种道理,就是般若德。佛证得最胜的妙法,超过声闻菩萨的境界,能够教化度脱一切众生,自在无碍,所以取胜的一种道理,就是解脱德。佛字,是中国文觉字的解释。觉有自觉,觉他,觉满三种的道理。自觉,是从文字上边明白了道理,用观照的方法,照见那实相,这是般若德。觉他,是用方便真实两种的智慧,教化众生,使得他们都证得自己的心性,了脱生死,这是解脱德。觉满,是了因缘因两种修的功德,完全满足,显出自己的正因佛性来,证得圆满的法身,这是法身德。顶,是在人身上最高的地位,有最尊,最上,最第一的三种意思。佛所以称世尊,就因为是在一切世界里头最尊贵的缘故,所以最尊是法身德。般若波罗蜜多,叫做无上咒,所以最上是般若德。一切法里头,涅槃最是第一清净的,妙法莲华经说的,知第一寂灭,就是这个涅槃法,所以最第一是解脱德。若是把大佛顶三个字,各显一种佛德讲起来,那么大字,是显的法身德,因为法身是没有边际的缘故。佛字,是显的般若德,因为没有智慧,就不能够觉悟成佛的缘故。顶字,是显的解脱德,因为超出一切境界,不受束缚的缘故。这是单讲大佛顶三个字。还有首楞严三个字,也应该要讲明白的。首楞严,是梵语,翻译中国文,叫做一切事究竟坚固。这是修定的第一种要紧方法。一切事,就是一切法的现相。一切的法,都是从自己心性里头现出来的,所以一切法的体性,就是自己的心性。心性虽然能够随缘现相,但是到底没有丝毫的变动,所以说是究竟坚固。照这个名字的意思,也是显佛的三种德的。一切事三个字,是所有一切的事,没有不是从因缘上生出来的,照性的一边说,全是空的,晓得这种道理,就是般若德。照相的一边说,一切的事,都是假名目,既然是假的,还有什么可以取,有什么可以舍呢,不起取舍的执著心,就是解脱德。一切事的本体,完全是中道佛性,就是法身德。究竟,是极顶的意思。佛的法身,是最尊贵到极顶的,那是显的法身德。究竟又是到底的意思,般若能够照到诸法的边底,那是显的般若德。究竟又是圆满的意思,功德圆满,自然成解脱,那是显的解脱德。坚固两个字,是说法身是不动不变的,再要坚固也没有了,所以坚固两个字,可以合着法身德。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拿最坚固的金刚来比般若的,所以坚固又可以合着般若德。涅槃经里头说,解脱名曰独一无二,坚实不可破坏,所以坚固又合着解脱德。若是把那三德分显出来讲,那么一切事是法身德,因为心性是一切法的本体的缘故。究竟是般若德,因为一切法要用智慧观照,方才能够晓得究竟的道理的缘故。坚固是解脱德,因为离一切相,自然心不摇动的缘故。所以照这样看起来,一切的法,实在都有这三种德的道理在里头的。这是什么讲究呢,因为那三种德,本来是自己心性里头,天然有的,并不是从外面得来的,不过要修到功德圆满,才能够证着实在。讲到修的一个字,实在也并没有旁的东西可修,仍旧还是自己的心性。所以说来说去,总之只显得一个心性。照经上说起来,所有十方如来,从修因起,一直到成佛坐道场,说法度众生,都是靠这篇心咒的力量。因为这篇咒的力量大,效验大,所以称做神咒。但是要照了规矩,正式的设坛持咒,修这首楞严三昧,那是很难很难的。若是要远离开一切魔事,那就定要诚心持这咒,才能够有效验。就是平常念诵,也有无量无边功德的。照经里头说,诚心念这咒的人,有菩萨金刚神等保护他,所以火不能够烧他,水不能够淹他,所有恶鬼邪魔,同了一切毒虫毒物,都不能够害他。并且到了后世,可以不生在穷苦人家,还能够得着种种出世的功德。就是不会念这咒的,把咒写好,做一个袋,放在袋里,挂在身上,或是挂在屋里头洁净的地方,这个人也可以一世里头,不受毒物的害。有这种种的大利益,所以这篇心咒,应该天天要诚心念的。欲心重的人,更加应该多念,可以使得欲心渐渐的消灭。只要看那摩登伽,本来是一个淫女,靠了这神咒的力量,就成了阿罗汉,可见得这咒的威神力,实在是不可思议的。不过佛经里头,不论什么咒,都是照了咒的梵音念的,不像经的字句可以翻译成中国文的。咒的所以不翻译,有五种缘故,叫五不翻。第一叫秘密,佛的说咒,像军营里头的密令一样的,不让旁人知道的。第二叫多含,那是一种咒里头,包含的意义很多的,有多到六种意义的,若是翻译起来,照哪一种意义翻呢。第三叫此土无,那是有许多东西,我们这里没有的。像阎浮提树,中国不生的,翻译起来,叫他什么名目呢。第四叫顺古,那是从古时到现在,向来用惯梵音的。像阿耨多罗,菩提等,各种名词,向来不翻译的,就不翻了。第五叫生善,那是不翻译可以使得念的人,生出恭敬的善心来。像智慧两个字,觉得平淡轻薄得很,现在用原来的梵语般若两个字,便觉得尊敬郑重些,所以也不翻的。因为有这五种道理,所以咒都不翻译的。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

南无,是梵语,翻译中国文,是皈依两个字。皈字,就是把我的性命归托佛。依字,是把我的性命依靠佛。念起佛的名号,或是菩萨的名号来,头上都要加南无两个字的,就是皈依的意思。释迦牟尼佛在这一次的法会里头,说的是楞严经,所以就叫做楞严会。凡是一个法会,说法的佛,是主,听法的菩萨等,都是伴。但是虽然只说得菩萨,实在连那缘觉,声闻,也一起要皈依的。因为缘觉声闻,也都在僧宝里头的,所以也应该皈依的。这一句,叫做皈依的总相三宝。佛,是佛宝,楞严是法宝,菩萨等,是僧宝。因为这三宝,都是在这一个会上现的相,不是在几处分开现的,所以说是总相三宝。讲起真的道理来,无论他是总相三宝,别相三宝,总之都是从自己心性里头现出来的,实在就是自性的三宝。但是照俗谛上边说起来,各有各的相,却是不能够不分清楚的。念的时候,这一句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要连念三声。从这一句起,一直到下边四个字一句的偈,都要合了掌念的。念到了咒,就可以不要合掌了。

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

从这两句起,一直到后面烁迦罗心无动转,总共有十八句七个字的偈,都是阿难赞叹佛法,发大愿心的文字。楞严经上说,在那个时候,阿难碰着了去救他的文殊菩萨,依仗了佛说的心咒,脱了摩登伽的难。回来见了佛,哀求佛说修行用功的方法。佛就对阿难说明白一切众生,所以在那六道里头,死死生生,不断轮回的缘故,都因为没有晓得自性清净的真心,把那业识上起的妄想心,当做了真心。妄想心里头现的虚幻相,反认做是实在的,所以就生出了种种的烦恼来,造业受报,一世一世的不了。这害处的根本,全在那虚妄同了真实两种上,辨不明白。所以佛先七处的征心,教阿难辨明白心的真妄。十番的辨见,教阿难知道性的虚实。再把那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的种种法相,一种一种的推究道理。末后发明了地,水,火,风,空,见,识,七种的性。这七种性,都是周遍法界,随缘发现的。七种性都发现了,那么如来藏心本体的实相妙用,就自然完全都显出来了。阿难才恍然大悟,晓得自己的真心,本来是不生不灭的。仿佛就像是得着了法身了,心里头感激佛的恩德,发愿报恩,所以说这几句偈的。这是所以有这个偈的原因,不可以不先说明白的。现在再把开头的两句偈来解释。妙字,是不可思议的意思。湛字,是清净光明的意思。总持,是一切都照顾到,没有一个失落的意思。不动,是永远不会变动的意思。尊字,是赞叹佛的尊贵,就是赞叹妙湛总持不动六个字的德。这一句,是总赞佛的三身的。妙湛两个字,是赞佛的报身,智慧满足,光明遍照的缘故。总持两个字,是赞佛的应身,度一切众生,不失机缘的缘故。

不动两个字,是赞佛的法身,真如实相,不生不灭的缘故。报身,又称尊特身。应身,又称世尊。法身,又称无上尊。三身都是极尊贵的,所以用一个尊字来总赞佛的三身。下一句,是赞佛所说的法。首楞严,是三昧的总名。首楞严三昧,也可以称做王三昧。这部经所说的,就是首楞严三昧修因证果的方法。佛所说的这种方法,是最尊贵的,修到了证果的地步,就可以得大自在了,所以说是首楞严王。希有,就是少有。佛不是常常现身相到世间来的,见

到佛是很不容易的,听得到这样无上的妙法,更加是不容易了,所以赞叹说是世间少有的。这是讲阿难当时说偈的意思。现在把这篇偈,放在咒的前边,修行的人,应该要明白阿难说偈的意思。在念的时候,心里头就当是自己说出来,赞叹佛同了这篇楞严咒的功德,那么同了念这偈的道理,格外相应了。

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

这两句,是阿难说自己觉悟的情形。销字,同了消字一样的意思,就是消灭。我字,是阿难说他自己。亿劫,是一亿个劫,是极长极长的时代。颠倒想,是心里头不明白真道理,起的种种妄想。这种妄想,都是不正当的,是颠颠倒倒的。见思,尘沙,无明三种惑,都就是颠倒想。历字,是经过的意思。僧祇,是阿僧祇的简单说法。获字,是得着的意思。照教相说起来,那个时候,阿难只证得声闻最低的一种果位,同圆教的初信位一样的,见惑虽然

是断了,思惑还没有断。要到圆教第七信位,方才断尽思惑。到了第八第九第十信位破尘沙惑,进到了圆教的初住位,破了一分的无明惑,方才证得一分的法身。阿难虽然听得了无上妙法,心里头登时开悟了,但是究竟没有超证到圆教的初住位,不要说无明惑没有破,就是思惑也还没有断。所以这句销颠倒想的销字,并不是说把所有的颠倒想都完全消灭,只是消去了一小部分的颠倒想罢了。亿劫两个字,应该要活看的,不可以呆定一亿个劫的,要晓得

这种颠倒想是在最初的时候有了生死就有的。无明没有破得,就是法身没有证得。照这样讲起来,那么现在所说的得着法身,也只是悟得,还不是证得。因为照小乘的说法,所有一切的佛,一定要修了三大阿僧祇劫,方才能够证得法身。阿难不过证得声闻最低的须陀洹果,怎么就可以说不历僧祇获法身呢。这是因为佛的弟子,大都本来是大菩萨,从权现的声闻相,

所以阿难的本地,实在也是不可思议的。并且这里是照圆教的道理说的。圆教的人,一世里头,能够修到初住位,证得一分的法身,确是不必要经过阿僧祇劫的。阿难虽然证的是小乘果位,但是既然开了圆解,就是圆教的信位菩萨,所以能够说不历僧祇获法身。修行的人,念这两句的时候,应该要存心当做自己求愿的,那么功德就格外大了。

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

这八句偈,是阿难对佛发的菩萨四宏誓愿。前四句是发的愿,后四句是发的誓。照梵网经里头说,菩萨本来有不发愿,不发誓两条戒法的。所以发了愿还要发誓,是要使得这个愿心坚固,不退转失去的缘故。现在阿难发这样的大愿,可见得阿难实在是大菩萨。得果,是要求得佛果。宝王两个字,是代表一个佛字的。宝字,是最尊最贵的意思,一切世界里头,只有佛是第一尊贵的人,所以说是佛宝。证了圆满的清净法身,能够在一切法里头,得大自在,所以说是法王。简单些说,就叫做宝王了。现在说要求成宝王,就是要求成佛。这一句就是四宏誓愿里头的佛道无上誓愿成。还字,是回来的意思。如是的是字,是指释迦牟尼佛所度的众生说的。恒沙,是说恒河里头的沙。恒河又叫做殑伽河,是印度地方一条很大的河,有四十里路的阔。佛说法的地方,离开这条河很近的。这条河里头的沙,比了别条河的沙,格外的细,格外的多,所以佛要用到最多的数目,都是用恒河的沙来比的。恒沙众,是说众生的数目,多到像恒河里头的沙一样。全句讲起来,是说我成了佛,回到这恶浊世界上来度

的众生,要像现在佛所度的一样多,好比恒河里头的沙,数也数不清。这一句就是四宏誓愿里头的众生无边誓愿度。讲起道理来,要想成佛道,必定先要学通了佛法,要去度脱众生,必定先要能够自度,这是因果的道理。要学通佛法,就是四宏誓愿里头的法门无量誓愿学。要能够自度,就是四宏誓愿里头的烦恼无尽誓愿断。所以照字面上看起来,虽然是只说了四宏誓愿的前后两种愿,实在是连那中间的两种愿,也一同发在里头了。将字,是把字的意思。

此字,就是这个的意思,是指上边所发的愿,是圆教菩萨的四宏誓愿,也就是普贤菩萨的行愿。发这样恳切的愿心,不是浮面的,所以说是深心。奉字,是供养供奉的意思。尘刹的尘字,是微细的灰尘。刹字,是一个佛土,就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尘刹,是说佛土像灰尘一样的多。奉尘刹,是说供养微尘数佛土的一切佛,不是只用那香,花,油,灯,幢,旛,宝盖等庄严的东西来供佛,是还要用这种深重的愿心来供佛,这叫做真法供养如来。普贤行愿品上说,一切的供养法里头,真法供养,最是第一。照经里头的说法,真法供养,总共有七种事情。第一种,是依了佛说的各种出世法修行。第二种,是使得众生能够得着利益。第三种,是用种种方法,使得众生服从自己的教化。第四种,是众生从前造的恶业,应该受苦报的,我去代他受苦。第五种,是勤勤恳恳修自己的各种善根。第六种,是所有菩萨应该做的事业,一些也不肯放弃。第七种,是心心念念,总在这个菩提心上,没有一个时候离开这条心念。这七种的真法供养,实在还只是成佛度众生的愿心。度众生,是佛的本心。法华经上说,若是能够用佛说的妙法,教化众生,就算是已经报了诸佛的恩了。现在阿难发的愿,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是则名为报佛恩。意思就是说要像这样,才可以算得是报答佛恩。上边发愿的四句偈,解释完了,再讲下边发誓的四句偈。伏请,是俯伏在地上请求的意思,是恭敬诚恳的意思。世尊是佛的一种名号。证明的证字,差不多做一个见证的意思,就是请求佛,替阿难证明白,下边所发的三句誓。五浊恶世的浊字是浑浊不洁净的意思。五浊,就是阿弥陀经里头的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五种。娑婆世界,因为有这样的五种浑浊不清净的法迷惑了众生的本性,造出种种恶业来,所以叫做恶世。五浊恶世的众生,最是不容易教化。所以像法华会上,八千个受记的声闻,同了六千个比丘尼,对佛发誓,都说只愿意到别的国土里头去,讲这经典,不愿意教化娑婆世界的众生。可见得这个世界的众生,实在是难度,所以他们都不愿意。现在阿难发的誓不但是愿意来度,并且还愿意先到这个五浊恶世,先度五浊恶世的众生,所以说五浊恶世誓先入,这真是菩萨的发誓了。后两句的意思,是说若是还有一个众生,没有成佛,自己终不肯就入泥洹的。发这样的誓,差不多同了地藏王菩萨的誓愿一样了。修行的人,念这八句偈,应该要至诚恳切,存心当做是自己发的大誓愿,万万不可以忽略的。要晓得菩萨的四宏誓愿,实在真是成佛的因。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审除微细惑。令我早登无上觉,于十方界坐道场。

这四句偈,是阿难请求佛加被的。大雄,是赞佛的无上威德。大力,是赞佛的无上智慧。照世间法说,能够打成功天下,做成功一番大事业的,就叫做英雄。何况佛是法王,统辖一个三千大千世界,都归佛教化的呢。做成功了这样出世的大事业,还不是最大最大的英雄么,所以说是大雄。世间人有特别的勇力,能够胜过大众,就叫做力士。佛的大智慧力,能够打破五阴魔,烦恼魔,死魔,降伏自在天魔,从三界火宅里头,救出一切众生去,还不是绝大

绝大的力士么,所以说是大力。慈,是众生没有快乐,佛拿涅槃的乐来给众生,所以称做大慈。悲,是众生只有种种的苦恼,佛可以拔去众生生死的苦,所以称做大悲。希字,是希望,就是请求佛加被的意思。更字,就是再字的解释。审字,是辨明白的意思。除字,是去掉的意思。阿难听了佛的一番说法,虽然把最粗的颠倒想消灭掉了,还有无数的微细颠倒想没有去掉。不先把那迷惑的根原,辨明白了,怎么能够去掉他呢。这种迷惑的根原,若是自己能够辨得明白,那是早就把他去掉了,也不等到今天了。既然自己辨不明白,那是一定要请求佛的威神加被,开发自己的智慧,才可以辨明白,去得掉,所以说希更审除微细惑。意思就是说希望佛再替我辨明白,那各种微细迷惑的根原,好让我把他去掉。因为不把那各种的迷惑完全去掉,就不能够成佛度众生的。这是阿难度众生的愿心非常的急切,恨不得自己立刻就成了佛,现出无量无边的化身,到十方世界去说法把那所有的一切的众生,完全度脱。以有这下边的两句。菩萨里头最高级的,一生补处的菩萨,还只能够称等觉菩萨,所以无上

觉三个字,只有佛能够称的。阿难说令我早登无上觉,就是说好使得我早成佛。用一个早字,就可以见得阿难的心,急切得很了。于字,是在字的意思。于十方界,就是在十方的世界。道场,就是讲道的会场。佛在道场里头讲法,总是先安好了最高大的座位,跏趺坐了,才开讲的,所以叫做坐道场。这一句,是阿难盼望自己早些成了佛,可以在十方世界坐在道场里头,说法度众生。修行的人念这四句偈的时候,也要当做是自己求佛加被,至诚恳切的念的。

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

阿难说这两句偈,是表明白自己所发的愿心,决不肯退的意思。舜若多,烁迦罗,都是梵语。翻译中国文,舜若多,是空。烁迦罗,是坚固。照佛经里头说起来,不论什么,都有一个性的,哪怕虚空也有空性的。这个空,是没有什么东西的,怎么可以销到没有呢。这是用反说来显明白恳切的意思。就算虚空可以销到没有,我这个坚固的愿心还是没有变动退转,何况虚空不可以销到没有呢,那么我的坚固愿心,更加不会变动退转的了。阿难所说的偈,到这两句就完了。修行的人,念这两句,也应该当做是自己对了佛,表明白愿心的坚固的。

南无常住十方佛。南无常住十方法。南无常住十方僧。

这三句,是皈依的别相三宝。常住的常字,是不变的意思。住字,是不动的意思。照不懂得真道理的人说起来,像释迦牟尼佛,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八十年,就灭度了。经里头佛自己说的,过了多少年,各种佛经都要没有了,独有净土的经,多留一百年在世界上。那么终究佛法是要失传的了。僧人是传佛法的,到了佛法失传的时候,怎么还会有僧人呢。各世界的佛,虽然寿命的长短不同,正法,像法,末法的时劫多少也不同,总之佛总要灭度的,法总要失传的,僧总要没有的,怎么可以说是常住呢。这种说法,实在就是凡夫的颠倒想。要晓得一切的佛,证得的清净法身,是没有开始,也没有终了的,是永远不动不变的。照释迦牟尼佛说,从成佛到现在,已经经过了不可以计算的劫数了,常在这个娑婆世界上,教化众生,也在旁处无量无边的国土里头,现身说法。就是这个世界到灾劫的时候,大众都看见被那劫火烧完了,佛的七宝庄严的净土,并没有一些毁坏。佛还是在那灵鹫山,有许多的菩萨声闻大众,围绕了佛听法,寿命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常住不灭。这是佛金口说的,怎么可

以不相信呢。从前智者大师,在道场里头读法华经,读到药王菩萨本事品的,善男子,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这几句,忽然自己入定了,看见佛还在灵山,同了无数的菩萨声闻讲法华经。这是智者大师,在禅定里头,亲眼看见的。可见得不论应身佛,报身佛,法身佛,本来都是不生不灭的。佛既然常住,就一定是常常说法的,那么就是法常住了。法既然常住,就一定有听法传法的人了,那么就是僧常住了。照这样看起来,佛在双树间现的涅槃相,实在并不是佛真的入了涅槃。不过是一班的苦恼众生,同了佛的缘尽了,从自己的识神上,变现出这种佛入涅槃的相来的。那些有缘的众生,还是在佛跟前听法。所以照这种道理推想起来,所有佛经里头说的,某世界的佛,寿命怎么长,某世界的佛,教化的地方怎么远,也是单就一部分众生的机缘说的。就像极乐世界,凡是同了阿弥陀佛缘深的,就看见阿弥陀佛常住不灭。同了观世音菩萨缘深的,就看见观世音菩萨成佛坐道场。所以普贤行愿品说,

一一刹中,念念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的一切诸佛,成等正觉,就是这个道理了。念这三句的人应该要想自己的心,确实是周遍法界的。一句一句的用至诚心念,那就十方的三宝,都皈依到了。

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佛顶首楞严。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金刚藏菩萨。

前边三句,是普通归依十方的三宝。这四句,是特别皈依本经的三宝。实在皈依了十方三宝,那么本经的三宝,也自然在里头的了。不过本经是正主,所以再特别提出来皈依的。第一句,皈依释迦牟尼佛,因为是现在我们娑婆世界的教主,并且又是说这楞严经的。那是皈依的佛宝。第二句,皈依佛顶首楞严,就是这部经,这篇咒的名目,因为要配齐一样的七字句,所以减去了开头的一个大字,并没有别种意思的,好在说了佛顶两个字自然见得是大的了,可以不必再用这个大字了。这是皈依的法宝。第三第四两句,是皈依的僧宝。楞严会里头,大菩萨多得很,怎么单单皈依这两位大菩萨呢,这是有两种道理的。一种道理,是因为经里头,佛吩咐文殊菩萨,拣选最初下手修行的方便法,文殊菩萨独拣中了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门,说是超过随便哪一位大菩萨的修法。并且还说这种耳根圆通的法门,不独是合着阿难喜欢多闻的性,实在是对那娑婆世界的众生,也都很相宜的。那么就显教的一方面说,观世音菩萨是第一个有关系的。金刚藏菩萨,是密教的部主。念咒是密教的法门。那么

就密教的一方面说,金刚藏菩萨,是第一个有关系的。所以皈依这两位菩萨,是取显教密教,大家圆通的意思。还有一种道理,凡是持楞严咒的坛里,都把观世音金刚藏两位菩萨的像,供在左右两面的。现在持楞严咒,皈依这两位菩萨,是合着道场仪式的意思。这是约略讲些皈依本经三宝的道理。再讲各位佛菩萨的名号,同了各位佛菩萨的事情。释迦牟尼佛,是迦毗罗卫国的王太子,父亲是净饭王,母亲是摩耶夫人。这位太子,是从摩耶夫人的右边肋里头生出来的。生的年代,在我们中国周昭王的二十四年四月初八日。生下来的时候,有种种吉祥的瑞相,所以佛的名字,梵语就称做萨婆悉达。翻译中国文,是顿吉两个字,就是取吉祥具足的意思。简单说,就称悉达太子。十九岁出家,到雪山里头去修道。六年苦行,每天只吃得一粒芝麻,或是只吃一粒麦。虽然修成了种种极深妙的禅定,但是还不能够得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直修到三十岁的十二月初八日,那一天的五更时候,坐在菩提树下,看见启明星出现,就忽然大大的开悟了,方才成了佛。佛号就称释迦牟尼,也称释迦文佛。释迦

牟尼四个字,是梵语。翻译中国文,释迦是能仁两个字,意思就是说能够大慈大悲,救度一切众生的。牟尼,是寂默两个字。寂是无相,默是不说。金刚经上说,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就是寂字的意思。又说如来无所说,就是默字的意思。这个名号,是佛在过去世,修菩萨道的时候,修满了第二个阿僧祇劫,在燃灯佛前授记的。释迦牟尼佛得道后,说了四十九年的法,度脱了无量无边的众生。到八十岁那一年的二月十五日,在印度拘尸那城,阿夷罗跋提河边,两株娑罗树的中间,现出那入涅槃的相。这是就释迦牟尼佛的事迹现相讲的。若是讲释迦牟尼佛的本地,那是在不可计算的劫数以前,已经成佛的了。因为要劝化众生,所以特地现出这样投胎,出家,修道,成佛,涅槃,种种的相来,给众生看的。实在佛的自在神通,是不可思议的。念佛的人,只要一心的念,不可以妄起分别执著的心,去乱猜乱想的。观世音菩萨,照经上边说,无数恒河沙劫前,有一尊佛出世,名号是观世音佛,观世音菩萨,就在这尊佛前发的菩提心。佛教他修耳根法门,证得了闻性圆通的道理,就得着三十二种随类的应身,十四种的施无畏力,能够普度一切的众生。因为观世音菩萨,从观察世间一切声音的相,都是因缘生法,虚妄不实在的,能够悟了真实的道理,能够守护住了耳根,不去跟着那声音流转,回复他自己的闻性。所以观世音佛,也赞叹他,就授记他称做观世音菩萨。旁处的经里头,也有称观自在菩萨的,因为能够修圆妙的观法,得大自在的缘故。观世音菩萨同了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特别的有缘。灵感的事迹,也特别的多。看江西许止净老居士,做的一部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有许多实在的事情,都是在各种书本里头,搜集来的。还有菩萨许多的灵感,大家不知道的更加不晓得有多少哩。可见得这位菩萨的威神力,真是不可思议的。现在这位菩萨,在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国土里头。若是修行的人,能够真心的恭敬这位菩萨,至诚的天天称念他名号,也可以往生到极乐世界去的。金刚藏菩萨又称金刚藏王,统领眷属保护一切持咒的人都不受到魔难。这位菩萨的智慧,不可思议的,所以称做金刚藏。金刚两个字,是比喻菩萨智慧性的坚固猛利。藏字,就密教说是守秘密藏的

意思,就显教说,是开如来藏的意思。华严经上的十地品就是这位菩萨说的,真是了不得的大菩萨。

尔时世尊。从肉髻中。涌百宝光。光中涌出。千叶宝莲。有化如来。坐宝华中。顶放十道。百宝光明。一一光明。皆遍示现。十恒河沙。金刚密迹。擎山持杵。遍虚空界。大众仰观。畏爱兼抱。求佛哀佑。一心听佛。无见顶相。放光如来。宣说神咒。

这一段文字,是说释迦牟尼佛放光现相,说这一篇神咒时候的情形。应该要把道理同了事迹,分开来解释,才容易明白。现在先讲事迹。阿难因为佛说要求菩萨道的人,必定要清清净净的,守那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的四种根本重戒,方才可以没有魔事。又说若是俗世的恶习气重的,不能够登时消灭,就应该教他一心念我这篇神咒。阿难前次虽然靠了文殊菩萨,用这神咒救了他,那是在暗地里得着的益处,并没有清清楚楚的听到这个咒。现在佛既然说,要阿难把这神咒教人念诵,那么阿难自然不能够不请求佛再说一遍了。开头的尔时两个字,就是说阿难请求佛说咒的那个时候。世尊,就是称释迦牟尼佛。肉髻,照无上依经上说,佛的头顶上,有顶骨高起,像是一个髻的形状,叫做肉髻。是佛的三十二相里头,第三十二种相,叫做顶肉髻成相。涌字,是说像泉水涌出来的样子。百宝光,是说光的明亮,像是一百种宝贝的光,颜色好看得很,不是一种的,像是百种的宝,和合成的。这样的百宝光,是从佛顶上的肉髻里头,涌出来的。千叶宝莲的叶字,就是花瓣。千叶,是说莲花的花瓣,有一千瓣的多。宝莲,是说莲花的清净好看,也像是宝贝做成的。照法华经上说,

妙音菩萨要到娑婆世界来,礼拜释迦牟尼佛,先在灵山离开佛的法座不远的地方,化出八万四千朵的宝莲花来。阎浮檀金的花梗,白银的花瓣,金刚的花须,甄叔迦宝的花台。现在所说的千叶宝莲,大约也像这种样子。这样的宝莲花,就在那百宝光里头涌出来的。化如来的化字,是化现,不是变化。化现,是本来有的,不过是不现相的,现在忽然现了相出来了。变化,是本来没有的,用了神通变出来的。这两种意思,不可以不辨清楚的。既然说是化如来,就见得不是别尊佛,也不是从旁的国土来的佛,就是佛经里头佛说的无为心佛。心佛就是法身佛,法身是本来这样的,并不是修成的,所以说是无为。一切的咒,大都是法身佛说的。这个化如来,就坐在那宝莲花里头。化如来的顶上,再放出十道很明亮的百宝光来。每一道宝光里头,都周遍的现出许多护法神来,数目有十个恒河沙数的多,名目叫做金刚密迹。金刚两个字,因为化如来手里头捏的是金刚杵,所以称做金刚,又叫做执金刚神。密迹两个字,因为护法神现这形迹出来,是保护持密咒的修行人的,所以称做密迹。十道宝光里头,都现出这种相的。擎山持杵,是说金刚神有威势的相。擎字,是擎起来的意思。持字,是捏在手里头。杵字,就是金刚杵,擎山持杵。是佛的神力现出金刚密迹护法神的相来。一只手擎金刚大山,一只手拿金刚宝杵,形状很雄猛,很威严,很可怕的,所以能够镇压魔军,使得他们看见了都逃走。若是有发心信佛的人,看见了这种形状,就可以使得他证得果位。遍虚空界四个字,是形容金刚神的多,差不多虚空里头都挤满了。大众,是指全会听法的人。仰观,是说仰起头来看,因为化如来,同了那无数的金刚神,都在佛顶上放出来的光里头,很高很高的,要看总得要仰起头来,才看得到的。畏字,是心里头惧怕的意思。爱字,是心里头欢喜的意思。兼抱,是说一时心里头,惧怕同了欢喜两种念头都有的意思。抱字,是形容那种念头,存在心里头,放不开来,好像是抱在胸口头的样子。因为化如来同了金刚神,都有非常的一种威严,所以起了惧怕的心。想到了化如来说出咒来,自己可以得着许多利益,将来持咒,有这无数的金刚神保护,决定可以没有魔难,所以又起了欢喜的心。求佛哀佑,是求化如来哀怜保佑,使得将来持咒容易成功。末句一心听三个字,是说听咒的人,都心思专一,没有旁的念头。无见顶相,是说佛的顶相,一切的人,都看不见的,这是佛的八十种随形好里头,第一种好的名目,就叫做无见顶相。放光如来,是说这一尊化如来,是从佛顶上放的光里头,现出来的。宣说神咒的宣字,是宣布宣讲的意思。神咒,就是说下边这一篇楞严咒。现在先把事迹,说清楚了,再大略把那道理来说说。大凡佛的种种放光现相,总是

表显什么道理的。这一回放光,是从肉髻里头涌出来的。肉髻,在佛顶的中间,是身上第一处最高的地方,这是表显无上正觉,证得的中道第一义谛。无见顶相,是说虽然有这个相,却是不能够看见的,这是表显一相无相的实相。百宝光里头,涌出千叶宝莲,是表显的百界千如,就是表显一切众生的如来藏心。法界有十种,就是佛,菩萨,缘觉,声闻的四圣法界,同了那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的六凡法界。这十种法界,完全都在现前一念的心性里头。每一法界的一切法,就像法华经上说的十种如是,就是如是相,如是性,如是礼,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简单说就叫做十如。每一法界里头,又各有十法界的因性,那么十法界,统说就有百法界的因性。照一法界有十种如是算起来,那么百法界就有千种如是了,所以叫做百界千如。这是一切众生心性的妙处。顶放十道宝光,就是表显一界各具十界的道理。一一的光里头,都现十恒河沙的金刚神,就

是表显的一界里头各有十如的道理。十如是,是一切法的总相。一切的法,各有恒河沙数不同的别相,所以金刚神现十恒河沙数,就是表显这种的道理。光里头现出化如来,坐在宝莲花上,是表显一切众生心性里头,自然有这无为心佛,不是修得的。虽然不是修得的,但是却要修到功夫深了,能够依靠了智慧观照的力量,才能够显现出来的。这种道理,应该要用心仔细去研究,才会研究明白,才晓得一切众生的心性,原来就是佛了。下边就是楞严咒的文句。这篇咒,佛说是心咒,又说是咒心,见得是从佛的心里头流出来的,能够降伏一切妄心的。所以摩登伽一听这咒,淫心就登时消灭了。那么这咒的威神力,实在是不可思议的。

第一会

南无萨怛他苏伽多耶阿啰诃帝三藐三菩陀写。萨怛他佛陀俱胝瑟尼钐。南无萨婆勃陀勃

地萨哆鞞弊。南无萨多南三藐三菩陀俱知南。娑舍啰婆迦僧伽喃。南无嚧鸡阿罗汉哆喃。南

无苏嚧多波那喃。南无娑羯唎陀伽弥喃。南无嚧鸡三藐伽哆喃。三藐伽波啰底波多那喃。南

无提婆离瑟。南无悉陀耶毗地耶陀啰离瑟。舍波奴揭啰诃娑诃娑啰摩他喃。南无跋啰诃摩尼。

南无因陀啰耶。南无婆伽婆帝。嚧陀啰耶。乌摩般帝。娑醯夜耶。南无婆伽婆帝。那啰野孥

耶。槃遮摩诃三慕陀啰。南无悉羯唎多耶。南无婆伽婆帝。摩诃迦啰耶。地唎般剌那伽啰。

毗陀啰波拏迦啰耶。阿地目帝。尸摩舍那泥婆悉泥。摩怛唎伽拏。南无悉羯唎多耶。南无婆

伽婆帝。多他伽跢俱啰耶。南无般头摩俱啰耶。南无跋阇啰俱啰耶。南无摩尼俱啰耶。南无

伽阇俱啰耶。南无婆伽婆帝。帝唎茶输啰西那。波啰诃啰拏啰阇耶。跢他伽多耶。南无婆伽

婆帝。南无阿弥多婆耶。跢他伽多耶。阿啰诃帝。三藐三菩陀耶。南无婆伽婆帝。阿刍鞞耶。

跢他伽多耶。阿啰诃帝。三藐三菩陀耶。南无婆伽婆帝。鞞沙阇耶俱嚧吠柱唎耶。般啰婆啰

阇耶。跢他伽多耶。南无婆伽婆帝。三补师毖多。萨怜捺啰剌阇耶。跢他伽多耶。阿啰诃帝。

三藐三菩陀耶。南无婆伽婆帝。舍鸡野母那曳。跢他伽多耶。阿啰诃帝。三藐三菩陀耶。南

无婆伽婆帝。剌怛那鸡都啰阇耶。跢他伽多耶。阿啰诃帝。三藐三菩陀耶。帝瓢南无萨羯唎

多。翳昙婆伽婆多。萨怛他伽都瑟尼钐。萨怛多般怛。南无阿婆啰视耽。般啰帝扬岐啰。萨

啰婆部多揭啰诃。尼羯啰诃揭迦啰诃尼。跋啰毖地耶叱陀你。阿迦啰密唎柱。般唎怛啰耶伫

揭唎。萨啰婆槃陀那目叉尼。萨啰婆突瑟吒。突悉乏般那你伐啰尼。赭都啰失帝南。羯啰诃

娑诃萨啰若阇。毗多崩娑那羯唎。阿瑟吒冰舍帝南。那叉刹怛啰若阇。波啰萨陀那羯唎。阿

瑟吒南。摩诃揭啰诃若阇。毗多崩萨那羯唎。萨婆舍都嚧你婆啰若阇。呼蓝突悉乏难遮那舍

尼。毖沙舍悉怛啰。阿吉尼乌陀迦啰若阇。阿般啰视多具啰。摩诃般啰战持。摩诃叠多。摩

诃帝阇。摩诃税多阇婆啰。摩诃跋啰槃陀啰婆悉你。阿唎耶多啰。毗唎俱知。誓婆毗阇耶。

跋阇啰摩礼底。毗舍嚧多。勃腾罔迦。跋阇啰制喝那阿遮。摩啰制婆般啰质多。跋阇啰擅持。

毗舍啰遮。扇多舍鞞提婆补视多。苏摩嚧波。摩诃税多。阿唎耶多啰。摩诃婆啰阿般啰。跋

阇啰商羯啰制婆。跋阇啰俱摩唎。俱蓝陀唎。跋阇啰喝萨多遮。毗地耶乾遮那摩唎迦。啒苏

母婆羯啰多那。鞞嚧遮那俱唎耶。夜啰菟瑟尼钐。毗折蓝婆摩尼遮。跋阇啰迦那迦波啰婆。

嚧阇那。跋阇啰顿稚遮。税多遮迦摩啰。刹奢尸波啰婆。翳帝夷帝。母陀啰羯拏。娑鞞啰忏。

掘梵都。印兔那么么写。

第二会

乌。唎瑟揭拏。般剌舍悉多。萨怛他伽都瑟尼钐。虎。都卢雍。瞻婆那。虎。都卢雍。

悉耽婆那。虎。都卢雍。波啰瑟地耶三般叉拏羯啰。虎。都卢雍。萨婆药叉喝啰刹娑。揭啰

诃若阇。毗腾崩萨那羯啰。虎。都卢雍。者都啰尸底南。揭啰诃娑诃萨啰南。毗腾崩萨那啰。

虎。都卢雍。啰叉。婆伽梵。萨怛他伽都瑟尼钐。波啰点阇吉唎。摩诃娑诃萨啰。勃树娑诃

萨啰室唎沙。俱知娑诃萨泥帝。阿弊提视婆唎多。吒吒罂迦。摩诃跋阇嚧陀啰。帝唎菩婆那。

曼茶啰。乌。娑悉帝薄婆都。么么。印兔那么么写。

第三会

啰阇婆夜。主啰跋夜。阿祇尼婆夜。乌陀迦婆夜。毗沙婆夜。舍萨多啰婆夜。婆啰斫羯

啰婆夜。突瑟叉婆夜。阿舍你婆夜。阿迦啰密唎柱婆夜。陀啰尼部弥剑波伽波陀婆夜。乌啰

迦婆多婆夜。剌阇坛茶婆夜。那伽婆夜。毗条怛婆夜。苏波啰拏婆夜。药叉揭啰诃。啰叉私

揭啰诃。毕唎多揭啰诃。毗舍遮揭啰诃。部多揭啰诃。鸠槃茶揭啰诃。补丹那揭啰诃。迦吒

补丹那揭啰诃。悉乾度揭啰诃。阿播悉摩啰揭啰诃。乌檀摩陀揭啰诃。车夜揭啰诃。醯唎婆

帝揭啰诃。社多诃唎南。揭婆诃唎南。嚧地啰诃唎南。忙娑诃唎南。谜陀诃唎南。摩阇诃唎

南。阇多诃唎女。视比多诃唎南。毗多诃唎南。婆多诃唎南。阿输遮诃唎女。质多诃唎女。

帝钐萨鞞钐。萨婆揭啰诃南。毗陀夜阇瞋陀夜弥。鸡啰夜弥。波唎跋啰者迦讫唎担。毗陀夜

阇瞋陀夜弥。鸡啰夜弥。茶演尼讫唎担。毗陀夜阇瞋陀夜弥。鸡啰夜弥。摩诃般输般怛夜。

嚧陀啰讫唎担。毗陀夜阇瞋陀夜弥。鸡啰夜弥。那啰夜拏讫唎担。毗陀夜阇瞋陀夜弥。鸡啰

夜弥。怛埵伽嚧茶西讫唎担。毗陀夜阇瞋陀夜弥。鸡啰夜弥。摩诃迦啰摩怛唎伽拏讫唎担。

毗陀夜阇瞋陀夜弥。鸡啰夜弥。迦波唎迦讫唎担。毗陀夜阇瞋陀夜弥。鸡啰夜弥。阇耶羯啰

摩度羯啰。萨婆啰他娑达那讫唎担。毗陀夜阇瞋陀夜弥。鸡啰夜弥。赭咄啰婆耆你讫唎担。

毗陀夜阇瞋陀夜弥。鸡啰夜弥。毗唎羊讫唎知。难陀鸡沙啰伽拏般帝。索醯夜讫唎担。毗陀

夜阇瞋陀夜弥。鸡啰夜弥。那揭那舍啰婆拏讫唎担。毗陀夜阇瞋陀夜弥。鸡啰夜弥。阿罗汉

讫唎担。毗陀夜阇瞋陀夜弥。鸡啰夜弥。毗多啰伽讫唎担。毗陀夜阇瞋陀夜弥。鸡啰夜弥。

跋阇啰波你。具醯夜具醯夜。迦地般帝讫唎担。毗陀夜阇瞋陀夜弥。鸡啰夜弥。啰叉罔。婆

伽梵。印兔那么么写。

第四会

婆伽梵。萨怛多般怛啰。南无粹都帝。阿悉多那啰剌迦。波啰婆悉普吒。毗迦萨怛多钵

帝唎。什佛啰什佛啰。陀啰陀啰。频陀啰频陀啰瞋陀瞋陀。虎。虎。泮吒。泮吒泮吒泮吒泮

吒。莎诃。醯醯泮。阿牟迦耶泮。阿波啰提诃多泮。婆啰波啰陀泮。阿素啰毗陀啰波迦泮。

萨婆提鞞弊泮。萨婆那伽弊泮。萨婆药叉弊泮。萨婆乾闼婆弊泮。萨婆补丹那弊泮。迦吒补

丹那弊泮。萨婆突狼枳帝弊泮。萨婆突涩比犁讫瑟帝弊泮。萨婆什婆唎弊泮。萨婆阿播悉摩

弊泮。萨婆舍啰婆拏弊泮。萨婆地帝鸡弊泮。萨婆怛摩陀继弊泮。萨婆毗陀耶啰誓遮弊泮。

阇夜羯啰摩度羯啰。萨婆啰他娑陀鸡弊泮。毗地夜遮唎弊泮。者都啰缚耆你弊泮。跋阇啰俱

摩唎。毗陀夜啰誓弊泮。摩诃波啰丁羊乂耆唎弊泮。跋阇啰商羯啰夜。波啰丈耆啰阇耶泮。

摩诃迦啰耶。摩诃末怛唎迦拏。南无娑羯唎多夜泮。毖瑟拏婢曳泮。勃啰诃牟尼曳泮。阿耆

尼曳泮。摩诃羯唎曳泮。羯啰檀迟曳泮。蔑怛唎曳泮。劳怛唎曳泮。遮文茶曳泮。羯逻啰怛

唎曳泮。迦般唎曳泮。阿地目质多迦尸摩舍那。婆私你曳泮。演吉质。萨埵婆写。么么印兔那么么写。

第五会

突瑟吒质多。阿末怛唎质多。乌阇诃啰。伽婆诃啰。嚧地啰诃啰。婆娑诃啰。摩阇诃啰。

阇多诃啰。视毖多诃啰。跋略夜诃啰。乾陀诃啰。布史波诃啰。颇啰诃啰。婆写诃啰。般波

质多。突瑟吒质多。唠陀啰质多。药叉揭啰诃。啰刹娑揭啰诃。闭多揭啰诃。毗舍遮揭啰诃。

部多揭啰诃。鸠槃茶揭啰诃。悉乾陀羯啰诃。乌怛摩陀揭啰诃。车夜揭啰诃。阿播萨摩啰揭

啰诃。宅祛革茶耆尼揭啰诃。唎佛帝揭啰诃。阇弥迦揭啰诃。舍俱尼揭啰诃。姥陀啰难地迦

揭啰诃。阿蓝婆揭啰诃。乾度波尼揭啰诃。什伐啰堙迦醯迦。坠帝药迦。怛帝药迦。者突讬

迦。尼提什伐啰毖钐摩什伐啰。薄底迦。鼻底迦。室瑟蜜迦。娑你般帝迦。萨婆什伐啰。室

嚧吉帝。末陀鞞达嚧制剑。阿绮嚧钳。目佉嚧钳。羯唎突嚧钳。揭啰诃揭蓝。羯拏输蓝。惮

多输蓝。迄唎夜输蓝。末么输蓝。跋唎室婆输蓝。毖栗瑟吒输蓝。乌陀啰输蓝。羯知输蓝。

跋悉帝输蓝。邬嚧输蓝。常伽输蓝。喝悉多输蓝。跋陀输蓝。娑房盎伽般啰丈伽输蓝。部多

毖哆茶。茶耆尼什婆啰。陀突嚧迦建咄嚧吉知婆路多毗。萨般嚧诃凌伽。输沙怛啰。娑那羯

啰。毗沙喻迦。阿耆尼乌陀迦。末啰鞞啰建跢啰。阿迦啰蜜唎咄怛敛部迦。地栗剌吒。毖唎

瑟质迦。萨婆那俱啰。肆引伽弊揭啰唎药叉怛啰刍。末啰视吠帝钐娑鞞钐。悉怛多钵怛啰。

摩诃跋阇嚧瑟尼钐。摩诃般赖丈耆。夜波突陀舍喻阇那。辫怛拏。毗陀耶槃昙迦嚧弥。帝殊

槃昙迦嚧弥。般啰毗陀槃昙迦嚧弥。哆姪他。唵。阿那隶。毗舍提。鞞啰跋阇啰陀唎。槃陀

槃陀你。跋阇啰谤尼泮。虎都嚧甕泮。莎婆诃。

凡是讲佛法的人,总把咒称做秘密教。这有两层的意思。一层是因为向来翻译经典,所有的咒,总是只翻译声音,不翻译解释的。念咒的人,只能够依照了声音念,不能够去研究解释的。一层是因为佛菩萨说的咒里头的意思,只有佛菩萨自己晓得,所以就是懂得了字面的解释,也研究不出他的道理来的。所以说是秘密。专修念咒法门的,叫做密宗,就是秘密的意思。密宗的念咒,有五种念法。第一种,叫做出入息念。这种念法,是心里头想定了这咒的字句,跟着气息念。气息放出来,字的声音,也就放出来。气息收进去,字的声音,也

就收进去。一个一个的字,念得清清楚楚,好像穿一串珠子一样,前后接连,丝毫没有间断的。第二种,叫做瑜伽念。这种念法,是想自己的心里头有一个光明的月轮,顺了咒的一个字一个字从前面向右边绕了这月轮转,接连不断的念。第三种,叫做金刚念。这种念法是不出声的,只在自己口里头默念。第四种,叫做微声念。这种念法,是只有轻轻的一些声音,只要自己的耳根,能够把这咒的字句一个一个都听得清楚,就是了。第五种,叫做高声念。这种念法,是要使得旁人听见了,消灭他的恶念,发生他的善念。这五种念法,各有各的好处,可以随修行人自己的便,照哪一种念法去念。总之念咒第一要发大菩提心,不起种种的恶念杂念,一心一意的念诵,自然能够有感应灵验的。况且这篇楞严咒,是无为心佛说的,念咒的功德,自然更加大。只要念得诚心,一定有不可思议的大利益的。就是下面各种的咒,一定也要念得至诚,也各有各的好处的。这一篇楞严咒,分做五会,原来每会各有各种名目的。照蕅益大师的楞严经文句上,每一会咒念完了,念一声弟子某某人受持。现在不用这样

的通报名字了,并且虽然分出五会来,仍旧只要一起念就是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orenliangg.com/sncb/2164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