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萨那 >> 萨那城堡 >> 在西北吵吵闹闹的一群人
凌晨三点抵达深圳,睡醒以后直奔湘菜馆,这才感觉回家了。
此次青甘大环线,是我们在年初就确定好的旅行计划,但一直拖拉到出行前一周,才把所有事项都确定下来。和往常一样,林峰负责列一个总的计划,我来填补细节,他是总指挥,我是排头兵。
这次出行的其他四个人,都是我和林峰的同事及朋友,虽然初次见面,但没想到个个都是气氛担当,一路上自然是心情愉悦,最后一天返程候机的时候,大家都开玩笑说:“明年川藏见!”
第一天:深圳——兰州
游览途径:甘肃省博物馆,黄河索道登顶白塔寺,正宁路小吃夜市(9分)
酒店:兰州宜思西客站酒店(9分)
早晨四点出发去机场,准备登机的时候,刚好赶上日出。在飞机上,男生一直在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我和阿圆一路昏睡到兰州。
下了飞机后,又把我们整机的人拉到一个库房挨个检查健康码,当时深圳还属于疫情重点管控地区。因为兰州中川机场离市区还有60公里,我们还要再坐一趟城际高铁,等到酒店放好行李,已经到饭点了。
(第二天清早退房拍的,站在酒店房间窗边就可以看见黄河)
在大众点评选了一家排名前列的手抓肉:清真·老春台手抓。分两队出发,我们先到餐馆,可迟迟没见另一队小伙伴,一打电话才发现,林老师打车目的地选的是“春台手抓”,少了一个“老”字。我就说大众点评评分这么高的餐馆,怎么进来只有寥寥几位食客。可奈何我们已经把菜点好了,于是只好叫他们来我们这个“山寨餐馆”会合。点了招牌菜手抓羊肉,和当地特色茶三炮台。老实说,这两样东西都不太合我口味,吃得并不尽兴。一旁的林老师小声对我说:“说不定这是此次旅行中最好吃的一顿饭。”
没想到后来的故事真被他说中了,都怪他乌鸦嘴。
饭后,我们前往甘肃省博物馆,看了镇馆之宝——马踏飞燕,实物比我想象中小多了,整个博物馆并没有给我留下特别的印象。倒是有一个将军的雕塑引起了我的好奇,但旁边也并没有文字解说,我和林老师猜测应该是卫青或者霍去病。
博物馆出来之后,我们接着去坐黄河索道,终点是对面山顶的白塔寺。作为南方人,对黄河并不熟悉,这是第一次看。在阳光的照射下,它显得十分灿烂。尽管有黄河从兰州城里穿过,但还是会不自觉得想这里是一个缺水的地方。站在山顶完成俯瞰兰州城仪式感,我们便开始往山下走去。
这里要等到晚上八点,天色才会慢慢暗下来。正宁路小吃夜市是当地的网红小吃街,我们选了一家排名第一的烤串店,味道一言难尽,所幸牛奶醪糟是好吃的。回到酒店洗漱完又已经到了第二天凌晨,发现自己忘记带睡衣了,可实在是太困了,顾不了太多,穿着第二天的衣服躺下。
(“拉练”花絮)
第二天:兰州——德令哈
游览途径:西宁、塔尔寺、青海湖、德令哈(10分)
酒店:德令哈腾瑞祥酒店(8分)
又是五点起床的一天,两个小时的高铁到西宁。一下高铁明显感觉西宁的气温比兰州低很多,包车师傅小祁已经在出站口等我们了,他将陪我们走完这六天的大环线。
去超市采购了一些路上的干粮,顺便买了一套睡衣,我们就正式出发了。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这短短的一天时间里,有人刚出发就不见了保温杯,有人弄丢了耳机,有人差点弄丢了裤子,林老师因为一心拍瓜,差点弄丢了手机。这一路,我们一直在忙于丢丢找找。
出发的第一站是塔尔寺,这里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立者宗喀巴大师的发源地。整个景区人很多显得有些喧闹,我一边嫌别人吵,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同样也打扰到了别人的清净,因为这里不仅是5A级景区,更是中国喇嘛教的圣地,造就大批藏族知识分子的高级学府,五体投地的朝圣者、三三两两穿着教袍刚下课的喇嘛,在这里是随处可见的。
每次一走进寺庙,我的心就会自动切换到“心如止水模式”,无欲无求,所有的担忧和问题,在此刻都算不了什么。我始终相信佛会睁大眼睛看我们每个人,也相信佛是爱着我们地球上所有生灵万物。
离开塔尔寺,我们沿着日月山往上开,海拔升高,气压降低,所有密封包装袋开始迅速膨胀。窗外的景色让我们不停发出“好美”的惊叹,这和我想象中的夏牧场一模一样,甚至比想象中更好看。
蓝天白云下是满山的绿,再点缀着三五成群的羊儿,天地开阔,万物可爱。大约开了三个小时,来到了青海湖边。我们一群人又齐呼:好美!我要林老师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眼前的美景,他说和电脑自带桌面背景图一样好看……(语文老师对不起了)
从青海湖出来已是下午五点多,头上的太阳会让你误以为才正午两点。日照时间长,反而有助于我减轻对时间稍纵即逝的焦虑感。一路上都是田野地和高速公路,没有吃饭的地方,于是我们在服务区一人吃碗泡面就算晚饭了。
晚上十一点,我们到达德令哈市内的酒店,刚下车我就发现我的近视眼镜“自作主张地留在了”青海湖,到了酒店房间,又崩溃地发现我的行李箱打不开了。
正当我们犹豫是否需要用老虎钳撬开时,我灵光一现打开了淘宝,下单了一个在线开锁服务。按照客服的指示输入密码数字后,我的箱子“啪”地一声开了。万能淘宝,yyds!
(我的眼镜选择和这匹马一起永远留在青海湖)
第三天:德令哈——大柴旦
游览途径:U型网红公路、水上雅丹、西台吉乃尔湖、大柴旦(10分)
酒店:大柴旦洛克品质饭店(6分)
清晨出发,今天路边的景色就远不及昨天,满眼都是荒漠戈壁。国道因为有两段特别长的上下坡“U型路段”,许多游客纷纷把这里当作网红地标打卡点。
我们也想下车在安全地段创作一番,可刚下车没多久就被埋伏在一旁的警察赶上了车。不过,这里车多速度快,也实在不适合拍照。中午在路边的面馆解决了午饭,来西北第三天,还是没有吃到好吃的饭。
我们到水上雅丹已是中午一点,又是最热最晒的时候。哪怕全副武装还是觉得太阳晒在脸上火辣辣的,西北的紫外线,是万万不能小瞧。
(不拍照的时候,我一般都是这样的)
水上雅丹很美,我们乘着观光小火车,一侧是荒漠戈壁,一侧是大大小小的湖泊群。我们在这里拍了很多照片,总觉得多按几次快门,就好像能把这里的景色带走一样。
(不知道谁说快上车,于是大家拔腿就跑)
西台吉乃尔湖离水上雅丹并不远,它不是旅游景区,只是被公路分成了左右两段,左边的湖是蓝色的,右边的湖是绿色的。男生们攀上了车顶,我和阿圆也换上人字拖准备下湖淌水。一群人又这么傻乎乎地在路边玩了很久,等我们上车时才发现个个灰头土脸。接连看了两天湖,大家表示审美疲劳已经不想再看湖了。
七点多我们到了大柴旦县城,又不死心地选了一家排名第一的炕锅羊肉。味道是好吃的,但因为人太多了,服务水平跟不上,而且店家十分硬气,只准点一次菜,不准加菜。我们开玩笑道:什么时候我们作乙方,能做到如此硬气。
吃完晚饭已是十点多,谁知高潮还在后面等着我们。
绕着县城简单消消食,我们准备回酒店休息。到酒店被工作人员通知,因为我们的身份证是广东的,所以每个人要出示48小时之内的核酸证明,否则不得办理入住。
当下听到这个消息,我们十分生气:
1、酒店并没有提前通知此要求,等到深夜办理入住时才说,搞得大家措手不及;
2、我们要求酒店出示盖章文件来证明此项规定,酒店拿不出来;
3、只看身份证户籍地,并不看行程卡,我们同行的另外两位朋友都是从深圳出发的,但因为身份证不属于广东省,于是就不用要求做核酸;
4、核酸结果需要等到24小时以后才出,但只要我们拿着做完核酸的发票回酒店,就可以正常办理入住,也就是说不看核酸结果,只看核酸付款发票。
争论了半天没有结果,医院做了核酸。
(排队交钱,无奈地摆手)
医院,夜班医生态度也很差,于医院和医生争了起来。等世界重新回归安静,洗漱完躺到床上,已是第二天凌晨两点。最后说一句,大柴旦的酒店价格是我们此次出行里面最贵的,卫生以及配套设施却是最差的。这个地方,我应该是不会再来第二次了。
第四天:大柴旦——敦煌
游览途径:当金山公路、石油小镇、阳关、敦煌沙漠露营(10分)
酒店:丝途印象精品民宿(10分)
早上一起来,我就感觉头又昏又痛,再想到昨晚的经历,想马上离开这个地方。吃早餐的时候,男生们都在诉苦:嘴唇好干。再看看他们嘴巴,我和阿圆实在忍不住笑出声来,因为干燥引发唇炎,他们一个个都像是涂了梅子色口红,惨兮兮的但又很好笑。
不知为啥,今天状态实在很差,一上车就昏睡过去。期间醒来去上过一次野厕,又因为跑得着急,竟然出现了缺氧反应,后来吸上氧,才觉得轻松了不少。石油小镇是人造景点,我决定不下车,留在车上休息。司机小祁是个回族小伙,他陪我在车上呆着,在这空隙我们聊了一会儿天。
第一次看到他以为他应该是30岁左右的年纪,后来聊天我大吃一惊,人家竟然是96年的,并且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爸爸,他的老婆比我还小一岁。小祁18岁开始出来工作,开始是继承父业,开大货车跑青藏线,从西宁—拉萨往返运输蔬菜。后来有一天下决心不想再重复父亲的人生,于是卖掉大货车,买了一辆九座商务车,开始作旅游包车司机。
期间有和他聊了很多,包括他的家庭,投资失败的经历,同村年轻人的去处,以及他的前女友。实话说,我对他的许多观点和做法都是保持沉默的,但是反过头来又总是会想起林老师经常对我说的一句话:你如果站在他的角度,也许就能明白他为什么这么想,他为什么这么做了。
在这里想表扬一下林老师。我和小祁聊天可能还不自觉地带着一丝高高在上“猎奇听故事”的意味,听完后还会加上自己的评价。但林老师每次和小祁聊天,总是会很真诚地去给他提意见,比如说如何提高服务质量,如何吸引更多游客;包括碰见一些狡猾的商贩,林老师明知吃亏,但也知人家生活不易,不愿与他们多争。而我就比较反感那些人把我们当成傻子一样漫天要价,谈不拢的话,拍拍屁股就走。所以我和他说,你比我善良。
(玩得很开心的五个人,这一路的惊喜之一:大家对拍照都十分配合且有耐心)
小伙伴们从石油小镇出来,因为太阳太晒,他们表示不想再去阳关。于是我们就开到阳关遗址的景区门口,远远地看了一眼。一千多年前“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感情,今天已是感受不到了。
但站在阳关古城墙外,想到汉武帝在几千年前已经把国家版图扩张至此,想到古往今来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也不免产生一份对国家的自豪和对历史的敬意。
下午六点多,我们到了敦煌。敦煌的住宿,我们选择的是一个客栈,环境舒适干净,老板待人真诚,价格也不高,两天住下来十分满意。
傍晚,我们出发沙漠露营。敦煌有四十多个大大小小的露营基地,价格参差不齐,我们去的这一家是客栈老板推荐的。刚到营地,我们还担心是不是被骗了,因为除了我们六个人,没有一位游客。后来转念一想,这么大的沙漠只属于我们六个人,也蛮好的。
营地工作人员骑着山地摩托车,一个个把我送到山顶上。摩托车很刺激,我不停发出鸡叫声。所谓山顶,其实就是沙山的一个高地。高处的风景实在是太美了,这是我第一次看见沙漠,那种广阔的美让我一时不知该怎样形容。
躺在沙子上,天地与我那么近,此刻我已与身下黄沙融为一体。
后来我们爬到一个更高的地方看日落,这是我人生第一次看完整的日落,我会永远记得和大家在一起的这个时刻。
天黑以后,又来了一组客人,听说是清华北大的学生。我们在营地工作人员的安排下,继续吃火锅,篝火晚会,沙漠野迪、看星星,这一趟流程下来,身体已是十分疲惫,但大脑还是处于一个十分亢奋的状态。
(现场实况图没有拍,勉强看看这些奇奇怪怪的人吧)
在这里,也想表扬一下营地工作人员,尽管客人少,也并没有敷衍我们,节目效果依然很强,林老师称今天是“低开高走”的一天,我表示赞同。因为玩得太嗨,有人丢了身份证,有人丢了手机,我和另外两位朋友的墨镜不见了,所幸最后都及时找回了,只有阿圆的镜头盖永远留在了沙漠里。
第五天:敦煌
游览途径: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9分)
酒店:丝途印象精品民宿(10分)
行程过半,大家的疲惫感明显增加了许多。中午选了一家菜系多样的餐馆,不是清真,牛羊肉实在是招架不住了。味道不错,夸张一点说,终于吃到一家像样的餐馆了。
下午我们的行程是去莫高窟,但因为只抢到两张A类票(可以看两部电影+8个窟),男生们就只能买应急票入场(只能看4个窟),大家一定要提前抢票,A类票的体验肯定是更好的。
莫高窟参观需要提前半小时到达,首先是看两部电影《千年莫高》以及《梦幻佛宫》。通过《千年莫高》,你可以大概地了解到整个敦煌以及莫高窟的起源及发展。《梦幻佛宫》是8K超高清实景球幕电影,将数字化的精美洞窟壁画,利用球幕特殊的空间形状,呈现几乎接近真实洞窟空间的展示效果,这也弥补了游客观看洞窟数量有限的遗憾。整个数展中心,耗时四年,耗资4个多亿,体验感自然不会差。
出于对莫高窟的保护,以及游客参观模式的创新,数展中心离窟区有13公里,看完电影我们乘坐景区大巴前往,整个过程秩序井然。
通常游客到博物馆参观,是去展示看文物,而不是到文物库房看文物。但莫高窟洞窟及彩塑和壁画,不能做任何改造,不能做任何移动。它作为博物馆展示开放,实际是开放了文物库房在供参观,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都是真家伙。
因为感觉导览员像是在“背书式讲解”,于是我没有太听她说话,就是不停地在用眼睛看。当我进入第一个洞窟的时候,就完完全全被震撼到了,佛塑那么神圣,但又笑得那么可爱,那么平易近人,我小声和阿圆说,这完完全全就是我心中佛的样子。
(图为藏经阁外部,敦煌藏经洞的破坏和被盗,使得许多历史遗留的线索永远都无法再接续起来,陈寅恪先生曾说:“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壁画也很好看,色彩搭配得十分得当,笔画线条也是活的,感觉能立马飞起来。反而是对于一些清朝后期修补过的彩塑,提不起兴趣,感觉画蛇添足,失去了原本的韵味。我贪心地想了解每个窟的故事,期待与它们产生一丝共振。一个多小时的游览时间太短了,莫高窟我还会再来。
(莫高窟“地标”:九层楼)
回到深圳后,我又读了有关莫高窟的书籍,也是读完了以后,才开始写这篇游记的。书中讲到:“与互联网时代快速的生活和工作节奏完全不同,敦煌的保护工作总是在一寸一寸中推进,要把那在时光中逐渐变得模糊的壁画,一寸一寸地从不可挽回地命运中拯救出来。洞窟外老一辈莫高窟人栽下的白杨不知不觉已经高耸入云,而敦煌的保护和修复工作还将继续它缓慢的节奏。但是我想,也许没有了这种慢节奏,整个时代将会变得肤浅。”
窟内窟外,莫高窟的动人故事从未停下来过。
(所有泥塑中,我最喜欢的禅定佛,也被称为“东方蒙娜丽莎”)
有了前一晚沙漠露营的撒欢体验,鸣沙山和月牙泉的感受就很一般了。在这里,我做了一件很后悔的事情,那就是骑骆驼。
(图片里密密麻麻都是骑骆驼的游客)
首先骑骆驼就要走过一段全是骆驼粑粑的沙地,我穿着人字拖每一脚踩下去都会和硬梆梆的骆驼粑亲密接触;其次绕着线路骑一圈需要50分钟左右,我们就这样在大太阳下活活烤了50分钟,根本没地方躲,这也是我被晒得最惨的一天;
最后不知道是我太重了,还是我的骆驼状态不太好,上坡过程中它不停地喘着粗气,我从它背上下来,它竟然立马瘫倒在地上,这让我心里十分过意不去。
(景区里专门为骆驼队伍设置的红绿灯)
从鸣沙山出来回到客栈,又是十点了,今天的晚餐依然是各种口味的泡面,大家说说笑笑吃完就回去休息了。
第六天:敦煌——张掖
游览途径:瓜州、嘉峪关、张掖(8分)
酒店:张掖公航旅·丹霞明珠酒店(10分)
好久没有清晨出发了,前两天在敦煌,行程距离相对较短,不用赶早出发,也算给了大家一个喘息空隙。我现在已经很习惯在车上睡觉了,找到舒服的姿势迅速入睡。我们首先来到的是瓜州服务区,大家都说瓜州的瓜很甜,试吃过以后的确不错,于是我们买了一个,但那个并不好吃。
(在服务区上完厕所“偶遇”林老师,他竟然没有认出来我)
午饭过后,我们到了嘉峪关,它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这里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也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古时候这里是“有关无城”,现在这里已变为一座新型工业城市。景区内的城墙都是后来修建的,没有什么意思。倒是站在城墙上,远眺对面祁连山的雪峰还有些好玩。
到张掖的时候,已经错过了七彩丹霞的开放时间,于是我们决定明天早上赶头趟入园看日出。
晚上吃的是川菜,大家表示很对胃口。张掖的酒店也很惊喜,是此次入住条件最好的。晚饭后回到酒店,我和林老师又一起相约出门绕着酒店散步聊聊这几天路上自己观察体验到的事情。尽兴而归,又是晚上十一点多了,距离明天早上起床不到六个小时。
第七天:张掖——西宁
游览途径:七彩丹霞、祁连大草原、岗什卡雪峰、门源油菜花地、西宁(8分)
酒店:西宁坤逸时光酒店(8分)
原本想看日出,但出门的时候,天已经亮了。
顾名思义,七彩丹霞最大的特点就是丹霞地貌,但对于来自山区的我来说,丹霞地貌并不是稀罕的东西,家乡的高椅岭、飞天山……就已经很不错了。我们同行的几个人都没什么兴趣,倒是林老师兴致很好,硬拉着我们几个左看看右瞧瞧,在这次旅行中,我们给他的定位是“教官”。
今天是最后一天啦,说实话已经有些疲惫,但想到我心心念念的祁连山草原骑马,还是有些期待的。彩色的经幡、红裙子的游客,让阴天的祁连山草原也不至于太黯淡。
草原看着大,但其实供我们游客骑马的地方并不多。我抱着“骑也后悔,不骑也后悔”的心态,最后选择了骑。因为我选择的是跑马,有一个牧民会骑着马,带着我的马跑。
马跑起来的速度十分快,像我们这种没有经验的选手,小跑的速度都觉得有些吓人了。后来实在觉得颠得不舒服,我要牧民把速度放慢,他笑道:“不是你说要速度快的吗?”我一时尴尬得不知说什么好。
我问他有没有从马上摔下来过,有没有被马踢过……他说当然有啊,摔下来站起来就好了,被马踢伤就休息两天重新再上马,我们就是这样学会骑马的。
这一路和西北当地人打交道,他们给我的最直观印象就是固执、“一根筋”。但又不得不承认他们做事情的认真态度,和对人生的直接与豁达。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西北广阔天地下的人们是这样活着的。
后面的景点匆匆掠过,现在想想已没有特别的印象。到达西宁,我们误打误撞选择了一家本地人餐馆,味道也不错。
(好闻的油菜花地)
第八天:西宁——深圳
最后一天我们选择在西宁休整一天,然后坐晚上的飞机回深圳。西宁市内的城市规划做得还是挺好的,我们又重回现代人生活。
花了三天时间,终于把这部“长篇流水账”进行到尾声了,如果没去过西北,我还是强烈推荐大家去一次的,相机远不能记录肉眼看到的美,不用特意地去捕捉什么,或者感受什么,就已能感受到心灵净化的魔力。
最后再一次谢谢同行朋友的陪伴,日夜相处,有苦有甜。
每一次的出发,都是值得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