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萨那 >> 萨那地理 >> 中科院穆纳尔丁ldquo答应我,奔赴
年12月25日星期三,是圣诞节那天,我和穆博士约好了当天晚上要做一期访谈。
在正式与穆博士面对面对话前,我对他的了解仅限于,穆纳尔丁·托合提,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是个典型的工科直男。
目前所做的是关于“电磁波与地震波的耦合关系”的研究,是我这种行外人不大懂得的“大事业”。
“我们这个专业,地球物理,就是通过数学物理方法定量研究地球以及寻找地球内部自然资源的学科。
我们通过对地球的各种物理场进行观测,反推地球内部介质信息,在技术上去间接助推一些自然资源开采。
特别是现在需要开采的是不易勘测且难开采的资源,就需要去研究新的技术手段。”
前不久他大病初愈,便回归所里继续做学术研究。
近一年时间,在导师与前辈的协助下,今年三月,穆纳尔丁收获了不错的成果。
而他所做的关于“各向异性介质中地震波与电磁波耦合关系”的研究和模拟,在国内外是一个首例。
“我之所以能做出现在的成果,整体上归功于博导王一博研究员的引导和思路,还有就是那位在荷兰的教授Evertslob也给过十分关键的建议,没有他们的鼓励以及提供的各种学术资源,我很难做出成果”。
在中科院读博士,做科研,发表过几篇SCI,甚至有过一些傲人成绩。
在我等后辈、常人看来,是件很值得一提并赞叹:“哇,好棒啊!”的事,尤其做地球物理领域的学术,需要耐得寂寞枯燥,经得住探索锤炼,任重而道远。
但在穆纳尔丁个人看来,自己不过是一位小小的“无名之辈”,他甚至面带羞涩道:“做完我这期采访,你大概会很失望啦,我真的很普通”。
而在一系列即兴交流和近一小时的访谈过后,坐在我面前的这位看似瘦弱,谈起自己的种种,会频频害羞的大男孩。
实则胸有汪洋大海,在自己认定的路上,脚踏实地,不徐不疾。
他既是名勤勉做学术的优秀学子,也是位心思细腻,仍怀赤子之心和美好向往的青年。
勤勉与沉稳
当被问起是如何定义自己时,穆博士坦言,在自己从小到大的求学之路上,即便他不是什么佼佼者,但也是一路规规矩矩,按部就班长大的孩子。
从在广州市六中读内高班,再到青岛市中国海洋大学念本科,直至考上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博士,穆纳尔丁就是人们所谓的“好学生”,属于勤勉且沉稳型的学霸。
“大学本科时,我是因为被调剂,于是读了‘勘查技术与工程’这个专业。
但是通过日常学习,和不断地了解,我愈发地爱上了这个专业,这使我想要系统性的去进一步深入这个领域.”
出于对此专业的热爱和渴望探索的心,穆纳尔丁很早便明确自己心之向往的方向。
大学期间,从未翘过课,生活作息规律,日常热爱运动锻炼。
为了提升英语水平,他会早起晨读,结束日常的课程后,穆纳尔丁会继续给自己“加餐”,在自习室回顾与总结这一天所学的内容,温故知新。
直至年,穆纳尔丁考上中科院的研究生,攻读“勘探地球物理”专业。
如今,穆纳尔丁在中科院已有6年时间。回顾他来时的轨迹,便一点也不会意外他现在所获得的成绩。
那些大大小小的成绩和高光时刻,都源自穆纳尔丁始终如一的努力和积淀。
所谓“坚韧不拔”,用来形容他,再恰当不过。
???
“我们为了做一个项目,一项科研,直至取得成果,非常困难。
为了用一个方程,去建模做模拟,做编程敲代码,这一系列过程都十分繁琐且枯燥。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特别是你的学术进度条停滞,付诸了很多精力和时间。
科研却毫无进展时,很多次都会想要放弃,包括我博导,在我大病初愈回归科研后曾试图劝我换一个轻松的研究方向,尽可能快些毕业。
但是我不甘心,不想放弃。我不想仅仅是为了顺利获得博士学位而去换研究方向。
因为片刻的逃离换来的是无尽的遗憾,我不想让这个项目就这么搁置了。”
在做完手术,出院回归后,穆纳尔丁坚持了很长一段时间,因为所涉领域是电磁波与地震波的耦合关系,需要做地球物理数值模拟,就必须得不停写代码。
为了判断自己做的这个数值模拟对与否,必须拿数值解与标准解析解做对比。期间,次次做对比,次次出错,最致命的是,找不出错在哪里。
大概敲了近一年代码,期间因为在一处小细节上的一个代码有误,穆纳尔丁寻错、调试无果,耗费了很多精力,科研却没有任何进展。
不论是中科院的教授专家,还是荷兰那边做地球物理研究的一位大牛,他们能做的也只是在大方向上给予一些建设、引导性的意见和思路,其余细节性的摸索都要靠自己。
这个过程,在当时的穆纳尔丁看来遥遥无期,是一种煎熬。
做科研,一路摸索,彷徨,再摸索,不停写代码,建模,做对比,失败,再尝试,再失败....
好像快要得出一个结论了,可最后发现这其实只是一个“海市蜃楼”,似白费劲一场。
穆纳尔丁一行一行的检查代码,反复建模,反反复复经历这一系列煎熬过程,直至在今年三月有所成果。
特别是得到国内外在这个领域的专家们的认可时,于一个科研工作者而言,在精神上会有强烈的满足和成就感。
致敬那些真正的学者
在这个世界上,有千百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他们迎难而上,积小成多,全力以赴。
总有人,衣带渐宽终不悔,在无数个日夜,伏案工作,只为能在各自领域留下些有价值的产出。
穆纳尔丁总是强调自己的“渺小”与“浅薄”。
但我想,起码我们通过他的轨迹,以及他面对学术的姿态,得以“以小见大”,明白在各个领域做学问的学者背后有无数说不清,道不明,甚至常人难以耐得住的不易。
那天采访临近结尾,穆纳尔丁挠了挠头,自言自语道:“原来今天是我的生日,三十岁了,人生已过半”。
于是,关于想要跟年轻后辈们分享的话,这位大哥哥道:
“希望年轻朋友们可以尽情享受青春的一切美好,朝气蓬勃些,但切记,要注意身体健康。
学业、事业何时都不晚,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愿大家择自己所热爱、擅长的专业,事业,并为之而努力,要坚持,要坚韧。”
-END-
▽
年1月11.12日
《我从中国来:海外新疆人》
将在乌鲁木齐班的书店举办分享签售会。
期待你的到来!
—送周边/送新书—
在“豆瓣”搜索《我从中国来:海外新疆人》,如已阅读,可点击“读过”并评分,写下读后感想(短评/书评),如还没有书,可点击“想读”并写下想读的理由或期待看到怎样的故事。完成后截屏发送至后台即可参与抽奖活动,有机会获得签名版新书或疆来周边(百年之美T恤/手挎包)。点击下方“阅读全文”可直接购买新书
主编:魏晓磊
版块:麦克疯
版主/作者:古丽妃热
校对:排日扎提
排版:考赛尔阿依
我从新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