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那

书讯陕西经堂教育碑刻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7 9:48:38   点击数:

祝贺《陕西经堂教育碑刻与研究》成书

《陕西经堂教育碑刻与研究》

主编;贾勇励前言胡登洲(公元-年)字明普,经名穆罕默德·阿卜杜拉·易勒雅斯,教内尊称胡太师。是明代末期伊斯兰教经学家教育家,是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创始人。他开创的经堂教育解决了中国伊斯兰教当时面临的“经文匮乏、学人寥落、传扬不明阐扬无自”的困境,找到“传经育人”的有效途径。而且,通过经堂教育,伊斯兰文化与中国文化进一步融合,造就了中国伊斯兰教的经学特色。自经堂教育创办时起,中国伊斯兰教的传播与传承遂呈现出人才辈出、经学兴盛的局面。经堂教育肇始于胡太师,兴盛于冯门六俊和海门父子,继而传遍全国。他们培养的经学人才,或长于汉文著述、或专于阿语教学,成为推动中国伊斯兰教发展的中流砥柱。汉文著述方面刘介亷、王岱舆、马注、马复初等大学者对伊斯兰经学使用儒家语言进行解读,所著述的理论代表了中国穆斯林对伊斯兰教理论和对现实社会的认识所达到的思想高度;陕西学派在阿文教学实践方面,冯门六俊、海氏父子、马明龙、舍蕴善、杨聪、小西宁王龙、周良浚、马复初、马联元、杨振龙、马良骏等大经师们使用阿拉伯语经典教材讲学,培养出了大批经学人才,历史上对中国伊斯兰教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起,就有不少研究胡太师和经堂教育的文章陆续发表。如庞士谦阿訇的《中国回教寺院教育之沿革及课本》,王静斋大阿訇和其他学者也有相关研究论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全国各地的许多专家学者也陆续发表了研究胡太师和经堂教育的专著和文章,研究内容非常广泛。有的研究胡太师生平,有的研究经堂教育模式,有的研究经堂教育教材,有的研究经堂教育的历史贡献,有的研究经堂教育的现实问题。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出版了清代学者赵璨所著的《经学系传谱》后,带动起了经堂教育的研究高潮。时至今日,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为我们今天对经堂教育的进一步发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当然,任何历史人物和事物的研究,必须通过史料的挖掘。胡太师距今已过了四百多年了,由于年代久远、朝代更迭和人为等原因,许多史料、碑刻业已损毁,留存下来的已经很少了。笔者近期见到一块被从半腰整齐切断的残碑,碑文的上半部分不见了踪影,下面所列“立碑人”的人名当中就有经堂教育第八代代表人周良俊(浚)的名字。如果此碑文内容完整,对于今人了解当时的历史境况定多有益获。可惜的是,这些残碑断石成为了历史片断与当代的遗憾。所幸的是还有些有关胡太师和经堂教育传述系统的碑石保存了下来。近期,我们翻译和解读了两通有关胡太师和经堂教育传述体系的碑石。一是明末清初湖北大经师马明龙(公元-年)所撰文的《胡太师坟茔迁移碑记》,由其子马房隆书,是迁移胡太师坟时所立。碑刻上有三种文字:阿拉伯文、波斯文、汉文,内容是纪念胡太师的贡献和迁坟的原因,也是至今考证到的有关经堂教育历史的第一碑。二是胡家沟《见月凭证碑》(公元年),此碑原是咸阳县渭城里大寺碑,是叙述见月凭证内容的。有幸的是,碑文中作者刘长清阿訇(经堂教育第九代代表人物)对经堂教育传系作了一个较为系统的描述,弥补了陕西经堂教育的代表人记载断代的缺陷,对于经堂教育的研究提供了可信的历史资料。我们经过与一些阿訇、学者辨识论证,翻译和解读出了这两块碑文,并写成论文与大家分享。笔者以此为契机,收集整理了另一些相关经堂教育的研究资料合辑成册,分三部分内容,以供人们了解、研究、参考和借鉴:一、碑刻历史资料及其解读:《胡太师坟茔迁移碑记》、《佳城碑》、《海太师碑》和《经学系传谱》等部分文章为碑石历史资料部分。为了便于阅读,我们特请杨恩成老师对其古文部分做了注释和翻译。二、当代经堂教育的研究文章这些研究文章有的是第一次发表,有的是在其它书籍和杂志上发表过的。我们的目的是使史料和研究内容按历史时间顺序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供研究者参考。三、陕学传系与经典译介《见月凭证碑》其中部分内容恰好是陕西经学传述系统的一个珍贵记录。经典译介是选取翻译和解读与胡太师和经堂教育有关的经典著作所作的述评和翻译文章。即《〈嘎最〉经注述评》和《买嘎麻特》介绍及其部分翻译内容。中国伊斯兰经堂教育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希望通过这本册子加深我们认识前辈学者们的历史贡献。在此,向为本册提供资料的各位老师、学者及朵斯蒂致敬。

贾勇励

年3月9日

目录胡登洲坟茔迁移碑记《胡登洲坟茔迁移碑记》译文海太师纪念碑《海太师纪念碑》译文清真教述圣公碑记《清真教述圣公碑记》译文《建修胡太师祖佳城记》碑叙《建修胡太师祖佳城记》注释《建修胡太师祖佳城记》译文先太师胡老先生传谱《先太师胡老先生传谱》译文海东阳及其墓碑《清真教述圣公碑记》马铨华表碑记《马铨华表碑》译文胡太师传伊斯兰经师马铨马明龙撰《胡登洲坟茔迁移碑记》探析经堂教育传承与研究中国伊斯兰经堂教育及其思想特征伊斯兰经堂教育陕西学派文化现象略要云南伊斯兰经学的谱系与传承陕西经堂教育浅析陕学传系与经堂典籍译介试论回族经堂教育陕西学派的传承系统基于对《见月凭证》相关记载的考察经堂教材《嘎最》述评《买噶麻忒》选译作者哈里里简介第一讲萨那第二讲哈勒瓦尼西安清真大寺古石碑略记后记文摘

二、《见月凭证》碑记内容简介

《见月凭证》碑正文内容系阿拉伯文,共计44行,大致可以分为赞主赞圣、陕西经学的传承系统、见月凭证论述三部分。其中前三行内容为泰斯米和赞主赞圣,以赞主赞圣起始是穆斯林撰写阿拉伯文碑文时的常用的格式。第4-7行内容主要记述陕西经学的历代传承谱系及其代表人物,其余内容主要论述见月凭证问题。碑刻正文左侧有两竖行汉字边文,书写内容为时间、地点等基本信息,分别是“陕西西安府咸阳县渭城里大寺注解经学□□(阐扬)圣教除邪归正统教□□(原籍)咸宁县北门外东菜园后从长安县大皮院九世门徒刘长清水若氏撰识虔诚敬意永远立石拜”;“飞龙道光二十二年冬月上浣穀旦西安府长安县往徙咸阳县木家沟掌教又经□□□沟沐教讲解天道五功念礼斋课朝时五成……杨玉玺镇国氏首事□□”。

(一)正文部分

???????????????????

???????????????????????????????????????????????????????????????????????????????????????????????????????????????????????????????????????????????????????????????????????????????????????????????????????????????????????????????????????????????????????????????????????????????????????????(????????)?????????????????????????????????????????????????????????()????????????????????????????????????????????????????????????????????????????????????????????????????????????????????????????????????????????(???????)?????????????????????????????????????????????????????????????????????????????????????????????????????????????????????????????????????????????????????????????????????????????????????????????????????????????????????????????????????????????????????????()??????????????????????????????????????????????????????????????????????????????????????????????????????????????????????????????????????????????

《见月凭证》碑正文第一部分为赞主赞圣,其大意如下:

“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

一切赞颂全归真主,他以正道和真教派遣了他的钦差,以便使它胜过万教。谁顺从钦差,他就顺从了真主。他把分明真假的经典降示给他的仆人,以便他来警告世人。他用《古兰经》中最短的一章宣示了他的做为先知的真实性。愿真主赐福于他的先知穆罕默德,他从不以私欲说话,他所说的都是他所受的真主的启示。求主赐福他的家属和他的门弟子,他们紧紧跟随着“你说:如果你们喜欢真主时,(你们当跟随我。”《古兰经》)的要求。并赐福他的再传弟子和三传弟子全体。

(二)陕西经学传承系统

《见月凭证》碑正文第二部分记述的是陕西经学的传承系统,记述了从胡登洲到周良浚十代经师代表人物及每位代表人物的经学特点。这部分内容史料价值十分丰富,因其完整的记述了陕西经学的传承谱系,弥补了以往的空白,而且可以与其它史料相互对应,促进了对经堂教育的进一步认识。因此,本文主要是在此基础上展开讨论的。其译文大致如下:

过去,在中国建立经堂教育学根基的真才实学的学者是胡太师巴巴,他是我们的第一位代表人物,他把他所(掌握)的知识传授给了两位得意弟子冯巴巴和海巴巴。冯门的第二位代表人物是天资聪颖、学识渊博、并得其师真传的大学者老冯三巴巴。第三代代表人物是他的著名学生、学济于人、广受赞扬的大学者湖广马四巴巴,名为穆罕默德·迈海迪。第四代代表人物是经学闻名、引人正道的弟子皇巴巴。第五代代表人物是他的大弟子,能精准的揭示经文奥意的嘎最巴巴。第六代代表人物是他的学品卓著、文采斐然的弟子,阿文泰斗小西宁巴。第七代代表人物是(全才的)、不贪俗世、践行知识、领悟奥义的弟子□□(渭)城邸巴。第八代代表人物是他的令人敬仰的弟子,真才实学的伊玛目,细致博学的拜巴巴。第九代代表人物是更令人景仰的我们的太师,周老爷巴巴。求主使他们地下享恩,并使天堂成为他们的归宿地。

(三)见月凭证论述

该碑命名为《见月凭证》,因此有关见月问题的论述,是该碑论述的重点,然而,考虑到本文讨论的重点是陕西经学的传承系统问题,加之碑文部分内容模糊不清,有关见月的论述尚未完整翻译。因此,该部分仅做简单的概述。

《见月凭证》碑文内容是论证入斋和开斋时应遵经训的理论,与大寺月碑不同的是在论证经训前首先介绍了三种历法的特点。公历以太阳从其起点到落点一周为天,阴历以月亮从其起点到落点一周为一月,有大月和小月,一年十二个月为天,伊历为纯阴历,一年为天。阴历为补足天3年有一个闰月,但伊历没有。

根据《古兰经》明文一年为12个月,又根据“六翻掌”的圣训可知月有大小之分,大为30天小为29天。斋月的入和出,应据圣训见月封斋、见月开斋,以见月与否来定大月和小月。在伊历8月的第29天观月,以见月定该月为29天,未见月该月为30天。见月为小月29天。其依据为《古兰经》、《圣训》和教法经典。由于碑文有些地方较模糊,深入解读还需时日。

(四)碑文中小经儿的使用特点

小经儿是回族经堂教学中创造的一种拼音文字,以二十八个阿语字母和辅音、音符来拼读出与汉语音相近的音,也会夹杂阿拉伯文或波斯文词汇,是经堂中常见的一种书写和记录方法,在穆斯林社会中曾经普遍流行,至今仍在一些地方使用。《见月凭证》碑中小经儿的运用也是其一大亮点,在记述经学传承系时使用率极高,多达十四处之多,主要用于历代经师的称谓和地名上。有鉴于此,特专门予以论述。由此可知,小经儿在人名、地名翻译中的实用性较强,特别是在用阿拉伯语难以表达时,小经儿的作用就凸显出来。此十四处小经儿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下面一些人名、地名的音译上:

1、“胡太师”,(?????)2、“冯”(????),3、“海”(????),4、“老冯”(???),5、“湖广”(??????),6、“马”(??),7、“者哈热”(????)(四、波斯语),8、“黄”(????),9、“小西宁”(??????),10、“渭城”(???),11、“邸”(里)(???),12、“摆”(??),13、“周老爷”(???????),14、“冯”(?)。

以上小经儿皆用来表达汉语的“音”或“意”,在使用时作者以阿语字母发音来发出近似音,或用阿语词义来表示其发音,或用波斯语词义来表示发音,这三种方法属于“借音”和“借意”类型,归纳来看其规律共有三种。

1、借“音”表示的。即借阿拉伯语单字发音,或组合字母发音来表示汉语词意,类似于拼音。如:“胡太师”是用阿拉伯语字母组合发音来拼读的,由哈乌、挖五、塔乌、牙乌、希奴、牙乌六个单字组合发音而成。“胡太师”一词用阿拉伯语组合发音更能准确表达出接近汉语的发音,非常实用。与此相同的例子是“湖广”一词,是借用阿拉伯语字母组合音拼读出的,这种方法能表达出十分相似音、或近似音。如果用阿拉伯语翻译“湖广”的“音”,就有些失真了。因此,借用阿拉伯语字母组合“音”表达是最贴切的,如常见的地名的翻译就是用近似音。老冯、湖广、马、黄、西宁、渭城、拜、周老爷这九种读音为拼读发音类。只要学会阿拉伯语字母发音,便能使用这种方法入手。

2、用“意”来表达,如“冯”(????)与“海”(????)两词,阿拉伯语原文为“孩一屯一”(????)在阿文中有“缝”和“线”的意思,“拜哈忍一”(????)是“海”的意思。刘长清阿訇在写作中选阿拉伯语词汇的意思或意思中某一个字的音来代替。此处用“缝”来代替“冯”的发音。又如“海”的阿文原文为“拜哈忍一”(????),意为“海洋”或“大海”。此处作者借用“大海”之意中的一个字的音来代表“海”姓,指“胡太师”的两名得意弟子。

3、用波斯语的意思表达,如“马四巴巴”中的“四”是波斯语中的“哲哈热”(????),取其意为“四”。还有用阿拉伯文来表达的,如在杨嘎最碑文中出现阿文“拉比尔”(????),阿文意为第四,来表示“马四”之意。另外“小西宁”一词则是波斯语“海热低”(???),意为“小”,是与阿文音符读出的音组合而成的,是波斯语与阿语组合成的。

“小经儿”在经堂教育实践中做为一种“拼音语言”,其特点是实用、方便。最简单的只要掌握二十八个阿语字母和辅音字母,稍加训练,便能得心应手。如有些书籍和书信,就是纯粹用字母的发音对照书写而成。复杂的则是水平较深的学者运用“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意思来书写的,如刘长清阿訇书写的碑文中的许多用词。小经儿作为经堂教育中的一种发明,有其特点和规律,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鸣谢在编辑过程中,马良骥阿訇生前多次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orenliangg.com/sngq/1876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