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那

樑心推荐稻盛和夫格局大的人有三个特质

发布时间:2021/5/8 18:51:14   点击数:

?今日樑言:格局,即对事物的认知范围。格局越大,认知境界越高,在事业乃至整个人生中获得的几率也就越大。今天我们看看你稻盛先生是怎样看待格局大的人的。

自己的人生不由其他任何人决定,完全由自己决定。在每一天的生活中,我们如何思考,如何行动,决定了一切。不要发牢骚、鸣不平;时时保持谦虚,不骄不躁;感谢生活;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即便做出自我牺牲,也要努力为社会、为世人尽力。这种“祈愿他人更好”的、充满关爱的、美丽的“利他之心”,实际上也能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好。积善行、思利他,看上去似乎绕了远路。但实际上,就像“好人有好报”这句老话所表达的那样,充满关爱的心灵和行动,不仅能够利于他人,也必定能让自己变得更好。用水的流动做比喻的话,简单易懂。比如说,自己和对方之间有一个水盆,水盆里放足了水。如果将盆中的水推向对方,就会水波漾起,结果水还是回到自己这边。和这个道理一样,关怀他人,让他人喜悦,好的结果就会回到自己身上。我认为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这不是说,“因为我为对方做了什么,希望对方有所回报”,而是对方因我的付出而感到喜悦,我也因对方的喜悦而心情愉悦,也感到自豪。把“让对方高兴”“帮上了对方的忙”这样的事看作自己最高的喜悦。达到这样的精神水准时,人就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这种人还能获得天助,自己也能取得成功。这就是佛教中所说的“自利利他”的精神。有一个故事可以通俗易懂地说明这个道理。有一个修行僧来到某个寺庙修行,他问寺庙长老:“地狱和天堂到底有什么区别?”长老回答道:“地狱和天堂看起来是一模一样的场所。”地狱和天堂都有一口相同的大锅,里面都煮着热气腾腾的美味面条。但是,要吃到锅里的面条,必须用长筷子,像晾衣杆一样长的筷子。堕落到地狱里的人都是自私自利的人。他们都叫嚷着:“我先吃,我先吃。”争先恐后地围住锅子,把很长的筷子伸到锅里,夹起面条,想要先吃。但是筷子太长,锅里的面条夹不住,就想抢走别人已经夹起的面条,于是相互争夺起来。结果面条撒了一地,一口都吃不到。即使运气好夹住了面条,也因为筷子太长而无法将面条放入口中。最终谁都没吃上锅里的面条。这就是地狱的光景。而天堂的条件虽然和地狱一样,但气氛很和谐。大家都有关爱他人之心,所以优先考虑的都不是自己。人们围着大锅,用很长的筷子夹起面条之后,都会将面条送到对面人的嘴边说“您先请”,让对方先吃。对面的人吃完后就会说“谢谢,这次轮到您吃了”,于是夹起面条送到对方嘴里。所以,即使是像晾衣杆一样长的很难使用的筷子,也能一边相互表示感谢,一边开心地一起享用。与混乱嘶叫的地狱环境相同、条件相同、工具相同,天堂却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景象。我想,是人心态的差异制造了天堂和地狱。环境和物理条件完全一样,一边仿佛在修罗场,怒吼嘶号,你争我夺。结果谁都得不到想要的,大家都痛苦煎熬。而另一边,却充满了爱与关怀,先人后己,互帮互助,为对方尽力,而对方也给予回报。这样的话,大家都活在和平幸福的环境里。这就是所谓“天堂地狱一念间”。现实世界也是一样。“只要自己好就行”,以这种赤裸裸的利己心待人处世,必然摩擦冲突不断,同时把自己逼入更坏的方向。努力摒弃这样的利己之心,从自身做起,用关爱之心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如果每个人都拥有这样的“利他心”,就能构筑起富裕、和平、幸福的社会。每一个人的命运也会朝更好的方向转变。首先要有愿望:“想度过这样的人生”“将来想要成为这样的人”“想让公司这样成长”。不管遭遇怎样的艰难困苦都不气馁,以穿透岩石般的强烈意志去实现愿望。抱有这样强烈的、志气高昂的愿望,是成功的源泉。只要深信自己的可能性,深信一定能够实现,持续地付出努力,那么不管有多少困难,梦想一定能实现。因为人的愿望中隐藏着超乎我们想象的巨大力量。这里所说的“强烈愿望”,是指渗透至潜意识的“愿望”。愿望必须提升至如此强烈的程度。要让愿望渗透至潜意识,就必须睡也想,醒也想,反复地思考,透彻地思考,将思维高度聚焦于这一愿望。这样的话,即使在睡着的时候潜意识也会持续不断地工作,将自己引向愿望实现的方向。提倡积极思考的思想家中村天风,清晰地描述了这种持续思考的状态:要想实现新计划,关键在于不屈不挠的那一颗心。因此,必须抱定信念,志气高昂,坚忍不拔,一个劲儿干到底。能不能实现新计划,关键就在于是否有“一颗不屈不挠的心”。也就是说,不论遭遇任何困难,都要一心不乱、持续思考,这一点极为重要。而且,这种思考必须是坚定的、不可动摇的。中村天风用“抱定信念,志气高昂,坚忍不拔,一个劲儿干到底”这些词语来表现。天风先生在这句话之后,继续说道:“在人生的旅途中,哪怕你被抛入了命运的滔滔浊流之中,哪怕你遭遇不幸,病魔缠身,也决不能有一丝的烦闷、一毫的恐惧。”天风先生想表达的是,当在人生的旅途中,被命运捉弄,遭遇不幸时,也要一心一意,持续思考如何才能成功,绝对不能有丝毫的烦恼、苦闷和恐惧。很多人都有过“想这样做”的想法,但往往又以“没有实现的条件”等为借口,很快退缩。在“想这样做”的想法后面,加上了“可是”“或许”之类的杂念,愿望具有的力量就会衰减至零。所以重要的是,要抛弃一切疑虑,怀有一定能实现的强烈而持久的愿望。只要怀有强烈而持久的愿望,实现愿望的热情就会自然而然地涌现出来。京瓷创业时,仅有资本金万日元,员工28名,是一个只要市场或经济环境稍有变化,就可能破产的微型企业。但就是在这样一个没有资金和设备、连明天会怎样都不知道的环境中,我不断地向员工们诉说梦想:“要成为日本第一!”“要成为世界第一!”这话听起来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但是,我还是利用一切机会,不厌其烦地向员工们诉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员工们从心底开始相信了我揭示的梦想,朝着“世界第一”的目标,团结一致,夜以继日,一心一意,努力奋斗。现在,京瓷在精密陶瓷领域已经成了世界第一,销售额达到了1万亿日元的规模。正因为持续思考,不断诉说“要成为日本第一,世界第一”,才引领我们实现了公司的宏伟梦想。所谓坦诚之心,就是承认自己有不足,从而发奋努力的谦虚态度。有能力的人、性情急躁的人、自我意识强烈的人,往往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即使听了,也会反驳。但是,真正能够取得进步的人,是怀着坦诚之心、经常听取别人的意见、经常自我反省、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人。有了这样的坦诚之心,这个人的周围就会聚集同样心态的人,这样,力量就能凝聚起来,就能推动事业朝更好的方向前进。听起来刺耳的话,往往是对自己的发展有帮助的良言。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这种态度非常重要。说到“拥有坦诚之心”,可能有人会理解为“一味听信别人意见的”顺从态度,但我的意思绝非如此。我所要表达的意思并非让大家一味顺从。在佛教教义中,释迦牟尼佛祖最先强调的是“精进”。不管是修行还是工作,都要拼命努力地投入其中。这就是精进,也是一切的基础。但如果只是为了一己私欲而努力,那么取得的成功就不会长久。人类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所以释迦牟尼佛祖出于“适可而止”的初衷,向人类开示“知足之心”的重要性。如果以美好之心发愿,希望通过更加努力的工作来使世间变得更美好,这样的愿望可以不知满足、永无限度;但对于个人自身的欲望,则应该努力抑制其膨胀。所以,我说的“知足”绝非是让大家卑躬屈膝、安于现状,而是要抑制自己的欲望。再说回坦诚之心,我认为拥有坦诚之心对人生至关重要。每次见到参加盛和塾的各位塾生们,我都觉得大家果然都是拥有坦诚之心的人。大家如果没有坦诚的美德,是不会来正儿八经地学习经营哲学的。如果是性情乖僻、玩世不恭或刚愎自用之人,那么根本就听不进我的话。在我看来,“坦诚之心”是进步之母。如果一个人没有坦诚之心,就无法成长进步。松下幸之助先生也一直强调“坦诚之心”的重要性。松下先生连小学都没能毕业,却创立了如今的Panasonic这样的大企业。其原动力正是坦诚之心。松下先生在二战前就已经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如果当时的他因此骄傲自满、自以为是的话,那么松下电器的发展恐怕也就到头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却一直没有忘记谦虚的态度,总是说自己“一无学识,二无文凭”,凭借着从别人那里耳听心记所得的学问来不断充实自己。松下先生就是这样坚持听取别人意见、虚心学习新鲜事物,从而使得其一生都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中度过的。所谓“坦诚之心”,即承认自身不足并努力改进的谦虚态度。而这正是成功的关键。成功人士和非成功人士只有毫厘之差。关键在于,当遭遇前所未见、如同绝壁一般的巨大障碍时,在那一瞬间,能不能对自己说“一定能跨越”,并走出第一步;敢不敢想“是我的话,一定能攀登”。“可能跨不过去吧”,这时候,只要有这么一点点踌躇和犹豫,腿脚就会瘫软,导致无法攀登。即使过后拼命给自己打气:“不,应该能跨过去!”也只能是马后炮了。就这一步之差,命运就迥然不同。所以,首先要坚定地相信自己“能行”,相信光明的未来必定到来。同时,迎头碰击困难这一壁障,不气馁,不放弃,正面对抗。带着这样的强大心灵不断前进时,我们逐渐就能看到以前完全无法看到的前进道路,理清走向成功所需的种种线索,曾经看起来远在天边的成功,不知不觉间就变得唾手可得。“觉得不行的时候才是一切的开始”。正因为情况困难,所以才要相信局面必能打开,一味向前,这时候,命运之门就会开启。结语:心态决定状态,格局决定结局。人生之路,当以良好的气度、见识与涵养,面对他人,成就自我。

人生经历,相遇是缘,樑心相伴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orenliangg.com/sngq/2047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