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那

Nee文集二辑十册工作的再思第十

发布时间:2021/7/2 14:45:57   点击数:

中期著作

二辑十册工作的再思

第十章

地方教会的组织(下)许多人到一个地方,开堂传福音,得了一班弟兄,成立了一个教会。他们没有看见工作性的聚会,和教会性的聚会不同,就不免把工作性的聚会,代替教会性的聚会,以致就租了房子,叫这些弟兄继续到他的地方来听道、来查经,就叫这一班的弟兄一直的来聚他工作的聚会,想不到他们该有自己的聚会。他们在这种聚会中一直继续下去,作一个被动的听众,也许也受了帮助,得了造就;但是乃是被动的,结果就显不出他们所当显出的教会性质,就是彼此的帮助,互相的造就。但是,圣经并不是这样教训。我们如果凭圣经的原则来作,当人一得救,就该对他们说,我这里是一个传道的聚会,是工作性的聚会,不是教会的聚会。你们现在已经是教会了,所以你们应当有你们自己的聚会。你们或是在人家里,或是租一所房子,你们自己该在那里有祷告的聚会,有读经的聚会,有擘饼的聚会,有运用恩赐的聚会。在这些的聚会中,你们要学习彼此帮助,彼此造就。每一个人可以按着他从神所得着的分给别人。不是一个人包办一个聚会,乃是每一个弟兄都可受圣灵的引导,借着圣灵的能力,来学习帮助别的弟兄。要让他们听道一得救了之后,立刻就有他们自己的祷告聚会、读经聚会、擘饼聚会、运用恩赐聚会。这样才是教会的聚会。这样就能从起头就叫信徒知道:他们不应当盼望每一次主日都有这么好的道理听。工作的聚会乃是暂时的(工人长久在一个地方维持一个见证,是一个例外)。他们乃是地方上的弟兄,他们这一种彼此和互相性质的聚会,才是教会的聚会。他们虽然幼稚,虽然不清楚知道真理,虽然也不会教训圣经,但是,他们要满意于他们聚会中所已有的帮助。他们不可有奢望要常听好的讲论。他们要仰望圣灵在他们身上显出祂的恩赐,使他们能看见亮光,明白真理,并且有口才能以述说出来。今日的信徒的确是道听太多了!耳朵是受了教育,知道什么是好道,但是于他们的灵性有什么帮助呢!他们是一个死僵被动的人。从来没有学习帮助别人,尽他们的本分。我们应当知道,地方的弟兄自己聚会,自然是幼稚的。但是,工作性的聚会,不能代表地方教会灵性的程度;乃是教会性的聚会,才能显出地方教会的实在情形。当使徒在那里讲道,听众在那里点头的时候,好像这个教会的灵性是很高超的。但是,乃是当他们自己聚会的时候,我们才能看见他们实在的情形。但是,无论如何,本地的弟兄必须受教训,不重看工作性的聚会,而轻看教会性的聚会,以致盼望作单方被帮助的人,而忘记了彼此的帮助与劝勉。工作性的聚会不过是工作的一种方法。什么时候作工的人一走,工作就停;但教会性的聚会,是要仍然照旧继续的。今天人没有看见教会性的聚会,和工作性的聚会不同,所以往往作工的人一走,教会就不能有聚会了,因为没有人能讲那么好的道,能负那个责任。这两个必须分别。这两个如果不分别,就不能叫神的孩子帮助别人。今天的失败就在这里,神的孩子不能帮助别人,总以为教会是附属在工作里的,只要有人讲道,有人听道就够了。但圣经的教训是:教会里并没有‘工人’的地位。大家都是弟兄。教会里的聚会,不是说,只有他一个人祷告,只有他一个人拣诗,只有他一个人擘饼。在教会里是大家都是祭司,工人不是他们的祭司。不是说,工人能作什么,他们不能作什么。教会里,不只工人不是他们的祭司,并且大家都是祭司。所以不是工人来代替他们祷告,不是工人来代替他们办属灵的事,乃是他们自己来到神面前。但是,地方上的弟兄怎能在聚会中,彼此造就呢?按圣经看来,人一得救,他就可以得着圣灵的浇灌;人一得着圣灵的浇灌,神就有恩赐给他。不过恩赐不一样。有的是能在聚会中运用的,有的是不能在聚会中运用的。如先知的恩赐,教训的恩赐,知识言语的恩赐,智慧言语的恩赐,说、翻方言的恩赐等,都是可在聚会里面运用的。神就是用这些有恩赐的人,来造就地方的教会。教会的聚会,能叫弟兄们把他们从他们的恩赐所得的来分给众人,叫教会得着造就。神所定规经常造就地方教会的方法,乃是教会的聚会,而非工人的聚会。不然,一个人一直在这里讲道,众人一直在那里听道,结局就除了作工的人外,谁都不管属灵的事,谁都不管帮助别人的事。这样,就是有聚会,也不过是工作单方的,并不是教会全体的。这样,教会怎能长进呢?教会怎样会落到今日的地步呢?就是因为教会是建造在工作的聚会里,并没有林前十四章那样的聚会。为什么今天有工作性的聚会,而无教会性的聚会?因为,如果要有林前十四章的聚会,就得有圣灵的浇灌;没有圣灵的浇灌,就是有林前十四章的聚会,也不过是等于具文的。所以,弟兄们,我们不能不先带领人得着圣灵的浇灌,不然就是你让他们起头有教会性的聚会,也是不发生效力、没有能力的。先知和教师,就是在地方的教会里运用他们恩赐的人。神乃是将这样造就身体的恩赐分给信徒,使他们能建立教会。所以,在这里我们看见神一切的安排。在职分上,我们就看见,在工作里乃是使徒负责,在地方的教会里乃是长老负责。在那职事里就有使徒、先知、和教师(传福音者)。其中使徒乃是为着工作在各地的;先知和教师乃是为着本地的。所以,在地方的教会里我们看见有二条线:在管理方面、职分方面,乃是长老和执事;在造就方面、恩赐方面,乃是先知和教师。管理乃是为着教会的,恩赐乃是为着聚会的。长老乃是为着教会的,先知、教师乃是为着聚会的。长老如果也有恩赐,就他不只有了管理教会的职分,并且也有传道教导的责任;但是他乃是以长老的地位来管理,而以先知和教师的资格来造就。使徒对于直接管理地方教会是没有责任的,因为那完全是长老的事。但是,使徒如果也是先知和教师,他就能以弟兄的资格,用他的恩赐,在地方教会的聚会里,造就别人。所以林前十四章虽然没有使徒的地位,但是,他还能以先知的资格进来。但是,如果信徒们都知道什么叫作圣灵的能力,就在使徒之外,神在地方的教会必定另外兴起许多的恩赐,为着成全众圣徒,建立基督身体,作成那职事的工作。我们看哥林多前书就知道,神是这样的赐下恩赐,在地方的教会里,使他们能彼此造就,能有教会性的聚会,而不必倚靠使徒的常川驻锡!今天教会的失败,就是因为人注意了工人过于圣灵,以工人所已有的恩赐来代替圣灵所能赐的恩赐,以致一个地方只能有工作性的聚会,而不能有教会性的聚会。什么叫教会性的聚会,什么叫工作性的聚会呢?一切圆桌的聚会,都是教会性的聚会。一切讲台的聚会,都是工作性的聚会。在圣经中,神一直要维持这两种不同性质的聚会。不是只有使徒的聚会就够了,也要有教会的聚会才行。什么时候工人从这里经过,我们就可以有工人的聚会。但是,这种聚会是偶然的,而非经常的。地方教会的聚会乃是经常的。教会的聚会是圆桌的,是你分给我,我分给你的,都是彼此的,都是相互的。今天要把神的福音广传,要神的教会长进,在一个地方的教会第一要废去的,就是今天这种讲台的聚会。神的工人才会自由前进,去没有福音的地方作工,不必在一个地方作留守的工作。同时,地方的教会才肯让神的工人自由前进,他们自己才会在神面前追求,才会不一生一世的被动听道,才会活泼的注意属灵的事。讲台的聚会一天不废去,地方的聚会一天不会有,地方的教会就也一天不会长进。讲台的聚会,只能有使徒的时候就有,没有使徒的时候就没有。有使徒在那里就传信息,使徒一走,立刻就要结束(至于先知、教师和传福音者,有时偶然要招聚弟兄,乃是可以的,但这是例外的聚会,非地方经常的聚会)。我们看使徒行传,就知道当初的情形,行传二章四十二节:‘都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彼此交接、擘饼、祈祷。’在那里有许多人因听使徒彼得而得救,他们得救之后,就彼此交接、擘饼、祈祷了。使徒没有替他们立一个中央的聚会,乃是他们自己彼此交接、擘饼、祈祷。行传二章四十六节:‘他们天天同心合意恒切的在殿里,且在家中擘饼,存着欢喜诚实的心用饭。’这一个就是当时的情形。当初的信徒,今天到殿里去聚会,明天到家里去聚会;今天到这一家,明天到那一家。不是天天听使徒讲。教会的聚会,根本就和使徒的聚会分开。今天,我们的同工,如果要地方教会得建立,就必须将教会从工作中挪出去。教会一从工作中挪出去,地方教会性的聚会就有成立的可能。地方教会,有许多恩赐,神要赐给他们。今天因教会附属在工作中,以致地方教会有许多能得的恩赐,许多能被神用的人,都埋没了。聚会的所在还有一件事,是今天在教会里的人看作非常之要紧,其实并没有十分价值的,就是一个聚会的所在,就是所谓的"礼拜堂"。许多人以为一个地方的教会所以能成为一个教会,必须有一个工人,必须有一个讲道聚会,此外还要有一个聚会的所在,就是平常所说的"礼拜堂"。人的思想,好像没有聚会的所在,就没有一个教会一样。人能在一所房子外,挂上一块牌子说,这是某某教会。岂知道这件事,根本就不合适,就不合圣经。房子不过是其某会聚会的所在,房子并不是其某会。我们的会所,是有地址的;我们的教会,是没有地址的。所以,当我要离开上海的时候,一位弟兄问我说,我们教会的地址要怎么写?我说,教会只能有通信处,教会是没有住址的。比方说,某某路某号,只能说它是教会的通信处,不能说它是教会的住址。教会在地上只有通信处,却没有住址。圣经里的教会,都是指信徒说的,不是指会所说的。圣经在五旬节之后,头一次用教会二字是怎样说呢?当亚拿尼亚和他妻子撒非喇,因试探主的灵以致死亡了,底下圣经就说,‘全教会,和听见这事的人,都甚惧怕。’(徒五11)。这明明给我们看见,什么叫作教会。教会是活的,是一个团体,是那些信主的人。主在马太十八章十七节说,‘若是不听他们,就告诉教会;若是不听教会,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税吏一样。’这也明明告诉我们,教会是谁。教会是活的,是一个团体,是那些信主的人。教会不是一个会所。在什么地方,有了一个信徒的团体,就有了教会。教会是一班活人,不是一个会所。什么地方有了信徒,什么地方就有了教会,会所的存在不存在,是不成问题的。并且在圣经里,信徒不一定有会所。犹太人有会堂,专作宣读律法之用,专作聚集听讲之用。当时四围都是犹太人的会堂,并且凡是有犹太侨民的地方,也都有犹太人的会堂。如果在基督教里,会堂也是需要的,就使徒们自己到处必定建造会堂。使徒自己都是犹太人,他们的习惯,是要建造会堂的。但他们从来没有为基督徒建造任何的会堂。你在圣经里找不出。使徒没有把一块地方分别为圣的事。如果犹太人并无设立会堂的成规,使徒们或想不出建造会堂的事来。但他们是在那种成规之下,竟然不理这个办法,竟然不为基督徒造一会所。这是特别可以注意的一点!另一方面,不只他们到处没有为人造会所,并且他们好像是特别不理睬这个问题。以为必须有一个分别为圣的地方来敬拜神,这是犹太教。基督教是没有圣地的。新约的圣殿并不是房屋。新约的圣殿是些活人,这些活人就是神的灵宫(彼前二5)。因为新约的圣殿是属灵的缘故,所以教会的会所,就不成为紧要的问题。这个会所只要适用就可以了。我们现在看新约圣经中的会所是如何办法的。当主在世界的时候,祂的聚会多次是在山上。三次最紧要的讲道,二次就是在山上。一次讲到天国的实际,就是在所谓的八福山(太五1)。一次讲到关乎预言的事,是在橄榄山(二四3)。一次讲到天国的外表,先是在海边,起头解释是在船上,后来是退到房子里(十三2,36)。主末了一夜,是到人家里去,就是到那一间大楼上(可十四12~16)。教会头一次聚会吃晚餐,就是在那一间大楼上。说到主复活后,两次向门徒显现,是在房子里(约二十19,26),这是他们的聚会所在。五旬节前十天,门徒是在所住的一间楼房里聚会(徒一13)。不管是晚餐的设立,不管是圣灵的降临,都是在一间楼上。过后有三千多人得了救,他们有时是分散在人家里,有时是借圣殿一同聚集:‘他们天天同心合意恒切的在殿里,且在家中擘饼,存着欢喜诚实的心用饭。’(二46)。在这里,我们看见一个办法,就是他们因为人多的缘故,所以,平时是一家一家的去聚集;若是要一起聚集的时候,就在附近的广场上,或是在圣殿里。如果今天我们到一个地方,信的人不多,就可以在一个所在聚集;如果人数过多,也就可以分开到许多的‘家中’去聚集。这并非说教会不可以聚集在一处,如果有必需,是可以聚集在一处的。如果人多,又要特别聚集,就可以借‘圣殿’,或是租其他公共的地方。但是普通的时候,就可以分为许多家去聚集。五旬节后,使徒们被释放之后,就到‘会友’那里去(四23)。他们和那些会友在一起作什么呢?他们‘祷告完了,聚会的地方震动;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放胆讲论神的道’(31)。他们聚会的地方,就是会友的地方,不是什么"礼拜堂",不是什么福音堂,乃是会友的家就是聚会的地方。不是有一个什么正式的建筑物,才能作会所;乃是会友的地方,就是聚会的地方。使徒时代,人多的时候,有时是聚集在所罗门廊下(五12)。这是他们全体聚集的地方。当初的圣殿,附近有一大广场,那时教会的人多时,曾聚集在这样的地方。当初没有现在这种高高尖顶的会堂。当初的教会,人多时,找一个空场,找到所罗门的廊下,就可以作他们的会所。他们是每日在殿里、在家里,不住的教训人,传耶稣是基督(42)。他们普通的聚集,是在会友的家里,人多时,就借一个公共的地方。当彼得被囚在监里的时候,教会是为他切切的祷告神(十二5)。在这里,你就看见在耶路撒冷的全教会,都为彼得祷告。大家都知道耶路撒冷教会的人数不少,一次三千,一次五千,前后总有上万的人。他们并没有聚集在一个地方,乃是分在各家,但圣经说他们是教会。有什么凭据,他们是分家聚集的呢?我们看彼得出监了以后,是想了一想,就往那称呼马可的约翰,他母亲马利亚家去;在那里有好些人聚集祷告(12)。不是全教会都聚在一处,他们没有一个物质的会所。如果有盖会所的必须,使徒就必定早为他们建造一个会所,因为那时的人数顶多。但是,他们没有这个需要。因为有好些人是在这一家祷告,有好些人是在那一家祷告,所以彼得才想一想到那一家去好,后来就到马可的母亲家里去了。这一个就是当时教会的会所之一。所以,教会在一个地方,如果人数不多,所在够大,就在一处聚集;如果人数太多,地方又不够大,就可以分家聚集,有时或借一个公共地方,全体来聚集。这是圣经或分或合的办法。到了行传十三至十四章,从安提阿有另外一个起首(以上是耶路撒冷那一条线)。使徒到底怎样作呢?保罗从外面回到安提阿,是到哪里去聚集呢?保罗到了那里,聚集了会众,就述说神借他们所行的一切事,并神怎样为外邦人开了信道的门(十四27)。这里所注重的乃是会众,不是会所。这一个聚会的所在也许是借的,也许是一个弟兄的。但是,那不是紧要的点。保罗到特罗亚,‘七日的第一日,我们聚会擘饼的时候,保罗…就与他们讲论,直讲到半夜。我们聚会的那座楼上,有好些灯烛。有一个少年人,名叫犹推古,坐在窗台上,困倦沉睡;保罗讲了多时,少年人睡熟了,就从三层楼上掉下去;扶起他来,已经死了。保罗下去,伏在他身上,抱着他,说,你们不要发慌,他的灵魂还在身上。…有人把那童子活活的领来,得的安慰不小。’(二十7~12)。在这里,你就看见他们聚会的所在是在三层楼上!还有人是坐在窗台上!他们在特罗亚的聚会,好像是非常不正式的!今天每一处的“礼拜堂”,美丽辉煌,成功着一个地方顶叫人注目的建筑,好像替有钱的人在那里作广告一样。但是,在特罗亚,信徒聚会时,乃是在一个三楼,还有人坐在窗台上!其实这个更像一个聚会所。今天这一种人在会所里面,一排一排坐得规规矩矩的聚会,并非圣经里所有的。圣经里,教会的会所,是很简单的。其中的人,坐在窗台上也可以,像马利亚那样坐在地上也可以。今天基督教的聚会过于正式了!我们要恢复楼上的制度。楼下是买卖的地方,是人来人往的地方,楼上是比较家庭些的。末了一夜的晚餐是在楼上,五旬节圣灵的降临是在楼上,这里的聚会又是在楼上。什么时候请人在楼下坐呢?楼下恭敬些,但是疏远些。楼上随便些,但是亲密些。在原则上,神要我们聚会的所在在楼上,没有那么正式,彼此能够有更多家庭的气味在那里面。神是喜欢祂的孩子们,聚集在一起有家庭的气味在里面。所以,圣经才没有正式会所的记载。圣经里的聚会所是怎样呢?就是教会并没有正式的会所,教会常是在人的家里的。圣经有好几次说教会是在人的家里。如:‘问在他们(亚居拉和百基拉)家中的教会安。’(罗十六5)。‘亚西亚的众教会问你们安。亚居拉和百基拉,并在他们家里的教会,因主多多的问你们安。’(林前十六19)。请问老底嘉的弟兄和宁法,并他家里的教会安。’(西四15)。‘…亲爱的同工腓利门…以及在你家的教会。’(门1~2)。所以,在新约的圣经里,最少有三个‘在家里的教会’。在家里的教会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教会人数并不多,弟兄的房子也够大,所以就在他家里聚会;就称这样的教会作在某某家里的教会。当日使徒时代,聚会的所在,不一定是盖一所正式规模的一个大会堂(工作里所需要的布道地方,又是另一个问题)。所以,一切的事情,要在起头的时候就起头。你到一个地方,传了福音,有人得救了,你就要给他们明白,不只听道、得救、得胜是紧要的,并且聚会也是紧要的。不是工人替他们主持聚会,乃是他们自己要起来聚会。像什么读经的聚会、祷告的聚会、擘饼的聚会、运用恩赐的聚会,都是他们自己要负责的。他们地方上的教会要定规他们聚会的所在。最好是在弟兄的家中。聚会的地方或是在一个家里,或是在几个家里,是他们自己要去找、要去定规的。今天的错误,就是教会的会所,乃是工人所租所置的。当有人得救的时候,不是请他们自己负责去寻找一个聚会的地方,乃是请他们加入这个工人所已租好置好的会所来聚会。结局就叫地方的教会没有聚会,只有工人有聚会。同时,就叫弟兄们误会了基督教实在的性质,叫他们从起头就没有学习负教会的责任,负属灵事情的责任。其实会所的需要在地方的教会是很少的。弟兄们的家普通都是可用的。会所的需要乃是工作的。工作需要一个地方来作工。所以,一起头的时候,就得指明给初信的弟兄们看见,你所租所置的所在乃是为着作工的。这个与他们现在所成功的教会是不能相混的。工作是可以,许多时候是应当,有一个正式的所在。但是,他们更好的乃是在家里聚会。所以,他们应当在相信的人中,自己去找出那一家有相当的所在,是可以用的。如果人多地广,就不妨多有一两个家。你们自己要负责去寻找定规这样聚会的所在。平常的时候,你们可以分家而聚会。每月之中,如果觉得要有一次全城的信徒都聚集在一处,以便交通,以便造就,就可以借用或是租用公共的地方。如果力量来得及,就是长备一个所在也是可以的。如果什么时候,有了特别的聚会,有一个比较长期的大家聚集在一处,也就可以租用或是借用什么公共的地方。但是,教会经常的聚会总是以家为普通的。教会在弟兄家里聚集,是教会正规的办法。像今天巍大的建筑,是属乎世界的虚荣,与肉体的夸耀的。要有在家里的聚会。在家里的聚会是有许多益处的。如果在家里聚会,大家就自由许多,能不受压制的,大家在一起谈论属灵的事。如果把同样的人带到一个会所里去,人就都规规矩矩起来,好像一个没知没觉的人。到一个地步,就是作一个被动的人,让别人去讲道。这不是教会的聚会。教会的聚会是应当充满了家庭气味的:大家除了圣灵的约束之外,不受其他的拘束的。所以,在聚会中,连弟兄的发问,都是不受禁止的(林前十四35)。并且这一种在家庭里的聚会,会叫弟兄们觉得教会的事乃是他们的,也是与他们很接近的。多少的信徒都有一个感觉,就是教会的事乃是又高又大,和他们不知道相隔多远的!这是因为有了一个庄严的会所,而工人又是负责其中一切的责任。如果聚会是在家庭中,就没有这种感觉。信徒就要觉得教会的亲近,和属灵的责任。并且在家里聚会,可以叫邻舍知道这一家是信主的。对于作见证、传福音,都是大有益处的。多少不肯到"礼拜堂"去的人,是肯到家里来的。家里的聚会,能免去基督教会物质上的损失。头三世纪,基督徒所以经得起罗马的逼迫,就是因为教会是在地下室聚会,是在山洞里聚会。这一种的聚会所在,是反对者所找不到的。除非有人报信,反对者就找不到他们。今天这一种高大的“教堂”是太容易找得到的!并且如果破坏了,信徒立刻就失散了,教会也就立刻破坏了。这真的是基督教么?从前基督徒平日聚会的地方没有这么大,这么叫人注意,同时也没有这么花费。今天的“教堂”,乃是人作的,不是神当初的旨意(工作的会所又当另论)。请记得,我们并非说,地方教会不可以有一个聚会的所在。我是说,总得把家庭的会集,当作教会本位的聚集。一个公共的所在,并不是经常聚会的地方。林前十四章二十三节并不一定是一个公共的地方;假定就有一个公共的地方,也不能凭着这一个就取消家庭的聚会。林前十四章二十三节说,‘全教会聚在一处的时候。’教会有聚集在一处的。五旬节的时候,门徒是聚集在一处(徒二1)。后来他们有时也都聚集在所罗门的廊下(五12)。所以,并非说,信徒不必聚集在一起。许多时候教会可以找一个地方聚集在一起。但总不可失去家庭的味道。要常常聚集。圣经里从来没有像今天有一个正式的会所的。所以,我们的断案很简单,就是在各处一有人得救,立刻就要在家里有聚会。人少就在一家聚会,人多就分在几家聚会。或是一个月,或是两个"礼拜",全教会要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就可以租一个较大的地方。这个乃是教会性的聚会。至于工作性的聚会,就又是一种。那是工人负责的,不是教会负责的。所以会所有两种:一种是地方教会的聚会。这一种的聚会,会所是以家庭作为根本的会所。一种是工人的会所,为着工人作工的。这一个不是为着教会聚会用的,乃是工人作工用的。这就是保罗在罗马租房子的原则。我们已经看见过,罗马教会早已成立了,罗马早已有弟兄的聚会了。但是保罗到了罗马,并未用地方教会的所在作工;乃是在地方教会之外,租了一所房子作工。保罗留下一个好榜样,给我们去跟随。一个工人到一个地方,如果是短期的,还可以受当地教会的接待。像保罗在特罗亚只有八天,就不必需另租一所房子聚会。保罗走了,工作的聚会虽然停止了,但是,特罗亚的弟兄,仍有他们自己的聚会。保罗在罗马,因为是长期的,所以他自己就租了房子,接纳那许多见他的人,和他们讲论神国的道。一个工人,如果到一个地方,打算长期作工,就该租一个地方,或是盖一所房子为工作的用处。工作可以有这样的作法,教会反而不必有正式的会所。像慕勒先生的孤儿院,他们反而有需要来盖几座房子,因这是工作的性质。但是教会在圣经里总是以家庭性质的聚会为多。这三个问题,我们现在可以解决了:(一)就是圣经里的教会,只有当地长进的弟兄起来作监督,却没有一个外地工人留守在那里管理那个教会。所以,一有教会,工人就可以从中拣选长老,来负责任。他们自己就可以随主引导往前行。地方的弟兄必须看见长老管理教会,乃是圣经常规的作法,他们不能盼望有外地的人,被请来他们的地方,专负教会的责任。(二)教会的聚会不是工人负责的,乃是本地的弟兄随着神所给他们的恩赐,来服事其他的弟兄。性质乃是互相彼此的;而非单方主动的。如果什么时候有作工的弟兄从那里经过,就可以有十天半月特别的聚会。普通的时候,本地的弟兄在一起聚会,是各人或有诗歌,或有教训,或有启示,或有方言等等,来彼此造就,互相劝勉。但是,要有这一种的聚会,每一个工人,还得尽力领人得圣灵的浇灌,不然,就不能有林前十四章那种的聚会。(三)聚会的所在不是正式的,乃是家庭的。人少时,在一家聚会;人多时,可以分多家聚会。什么时候要聚集一起,就可以另找公共的地方。如此作工,就教会自立、自养、自传的问题,根本是不曾发生的。并且教会能省出许多的开销,没有什么本地的花费,能够将所有的奉献去作救济贫穷信徒的用度,如哥林多一样。或是帮助作工的工人的用度,如腓立比一样。这样就各方面都能自由发展,不受拦阻。(第十篇完)Emmanuel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orenliangg.com/sngq/2129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