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那

发掘哈拉帕之十四

发布时间:2020/10/17 16:49:32   点击数:

今天周五,民工做礼拜,休息。阿兰说去白沙瓦,本来我不想去,因为我去过,但他们都不高兴,只好去。大家都高兴只有一个人不高兴的事肯定值得做,况且我也没不高兴。开伯尔省的省会白沙瓦距伊斯兰堡公里,我们驱车去,一天就可以返回。

白沙瓦是巴基斯坦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这个省年以前叫西北边境省)的一个辖区,该地区以位于北部和西部的白沙瓦区命名,东与瑙谢拉区接壤,南与科哈特区接壤,现在为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的省会。

地处伊朗高原和中亚多条贸易要道上,多个世纪以来都一直是南亚次大陆与中亚之间的贸易重镇。自从公元前年左右雅利安人来到这地区,后来波斯、希腊、斯基泰、大月氏、匈奴、阿拉伯、突厥、蒙古、莫卧儿帝国、锡克人和英国相继都来过这个地区。今天居住在此地的主要是普什图族和住在北部的民族。公元58年,崇尚佛教的贵霜帝国伽腻色伽王曾在此建都,为佛教文化的中心之一。在犍陀罗时期,被认为是阿胡玛兹达创造的地球上第七美丽的地方,被称为酒神“皇冠上的宝石”。4-6世纪,中国晋朝高僧法显、北魏使者宋云和唐朝高僧玄奘曾先后到此,《大唐西域记》说这里:“气序和畅,风俗轻勇,崇敬三宝。”此外,大流士二世、亚历山大、马可·波罗、温斯顿·丘吉尔等名人,还有我,都曾来过这里。

白沙瓦博物馆。这座两层楼的建筑融合了英国和莫卧儿的建筑,包括一个二层楼和两个侧廊,上面有四个优雅的圆顶和各个角落的小尖塔

贵霜时期的佛陀雕像。白沙瓦的犍陀罗艺术博物馆珍藏着世界上最伟大的犍陀罗艺术,是研究犍陀罗艺术的圣地

鉴于白沙瓦是塔利班的老巢,阿兰临行前提出八点要求,要大家严格遵守。

这完全是潜入敌后或塔利班老巢剿匪的行动指南,而不像是去白沙瓦参观学习的模样。

不巧的是今天博物馆关门,著名的莫卧儿王朝巴布尔大帝所建的巴拉希萨尔城堡也要特许后才能去,今天只能去奇萨·赫瓦尼集市(TheQissaKhwaniBazaar)。其实我暗自窃喜,因为博物馆和巴拉希萨尔城堡我都去过,而奇萨·赫瓦尼集市却没去过。奇萨·赫瓦尼集市是巴基斯坦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首府白沙瓦的一个集市,同时也曾是整个中亚南亚的一个著名集市。

大巴扎人声鼎沸,游人如织,卖什么的都有,跟所有的商圈一样,都是环状。艺术家笔下的(上)和真实的(下)大巴扎。

奇萨·赫瓦尼大巴扎最早也是一个说书讲故事的地方,来自四面八方的人聚集在这里,喝着称作“Qahwa”的小豆蔻绿茶,听故事、看表演、娱乐休整,卸下旅途的疲惫、寂漠和危险,收拾心情,融入享乐。“奇萨·赫瓦尼”乌尔都语意思是“故事讲述者”。白天人们在这里交换货物,晚上便在火塘边或天井下讲故事交流思想。据说,在那些小巷深处的某个客栈里,专业的说书人向商人、游人、僧侣、士兵们背诵民谣、战争和爱情的故事。运气好的话,你会遇到一个属于你的指路人,他会在你以后的旅途中给你指路,甚至还能帮你在路上找到一个旅伴。在农业区定居的人们无法理解古代商旅们最担心的事情:迷路和孤单。从这个传说可以看到自古以来白沙瓦作为商旅之枢纽的传统性。李希霍芬将这条古代的交通要道称之为“丝绸之路”,我们从情感上也更愿意这么称呼。不过对于印巴次大陆的学者们而言,他们更愿意称其为“犍陀罗之路”,这个称呼应该更为古老。

这是原塔克西拉博物馆和拉合尔博物馆馆长达尔教授送给我的著作《穿过犍陀罗的历史之道》。

今天,讲故事的人已经走了,但故事却永远流传,故事中的人物永远驻在集市中。蓄着胡子的部落人和城里的商人们讨价还价,喝不完的绿茶。水果摊看起来像五颜六色的小金字塔。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拥挤的街道。阿富汗人、伊拉克人、乌兹别克人、塔吉克人、阿夫里迪斯人和辛瓦里斯人穿着五颜六色的当地长袍,悠闲优雅地四处走动,与西方游客擦肩而过——他们迷失在一个如此不同、如此迷人的世界里。

这是锡克人。锡克人既对印度教将人分成三六九等的种姓制度感到反感;又对伊斯兰教缺乏包容性的思维方式也不满,能在印度教和伊斯兰教这两大宗教的夹缝中能生存下来,并坚守住自己的信仰,军事化是在所难免的,所以锡克人以英勇善战而著称。从高耸的鼻梁和尖尖的鼻头来看,锡克人可能更多继承了波斯帝国的遗风,特别是一个卖糖果的小贩也具有的那种睥睨江山的傲慢。

虽然是市场,但洋溢着嘉年华般的欢乐。几乎所有的商贩,都对中国人充满了善意,见我拍照,都兴高采烈地欢呼起来

研磨靛蓝,用于描画眼线(左),老头非常热情地向我推荐帕坦人的天然化妆品核桃树皮(右),并给我削一块让我尝,很硬很难咀嚼,味道又苦又辣,但可清洁口腔可洁白牙齿,还可晕染嘴唇从而当口红使用。最主要的是,核桃树皮有催情作用,所以据说男女约会时都要咀嚼核桃树皮,不仅会使口腔芳香,还会使爱意盎然,情欲高涨——MD,幸亏吐得早!

虽然游人如织、人声鼎沸,但这仍是一个以男性为主的伊斯兰世界,偶尔出现一个女性,尤其是不戴面纱而出现在大街上的女性,仍会招致男性们如炬的目光。

性相近,习相远,这使我想起我国宋代的勾栏瓦舍,也是这样一个讲故事说书的地方,也是圆形。《水浒传》中有很多经典的桥段,我最喜欢的桥段之一就是第74回“燕青智扑擎天柱李逵寿张乔坐衙”,二人搭档,一憨一黠,一路上生出很多事,惹许多乱子,精彩纷呈。后来二人上元节时扮作客人,潜入东京看灯,来到桑家瓦子,听见正在说关公命华陀刮骨取毒,面不改色,对客谈笑自若。李逵听得入迷,在人丛中高叫道:“这个正是好男子!”众人失惊,都看李逵,燕青慌忙拦道:“李大哥,你怎地好村!勾栏瓦舍,如何使得大惊小怪!”李逵道:“说到这里,不由人喝采!”燕青拖了李逵便走,两个离了桑家瓦舍。这与白沙瓦的奇萨·赫瓦尼集市是多么相似!假如我要说勾栏瓦舍与奇萨·赫瓦尼大巴扎之间或有传承关系,你肯定不同意,但毛主席说,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更没有无缘无故的相似。

既然提到讲故事,一定会想起阿拉伯最伟大的故事讲述,即《一千零一夜》。虽然学者们认为《一千零一夜》的书名和骨干,来自一部名为《赫扎尔─艾福萨那》(HazarAfsaneh)或称《千个故事》的波斯故事集,这部书在早于10世纪已译成阿拉伯文,成为《一千零一夜》的雏型,马苏第在他的名著《黄金草原》,书商伊本·纳迪姆(Ibnal-Nadim)在他的《索引书》(Kitabal-Fihrist)中已有提及。现存的阿拉伯文手稿分为两批,一批在叙利亚产生,一批在埃及产生。但有的学者认为印度是故事集的最初起源地。故事集使用了许多梵文文学手法,如框架故事和动物寓言。印度民间传说中的动物故事在《一千零一夜》中具有代表性。《五卷书》和BaitalPachisi的影响是特别显著的。《本生经》是部佛经的集合,其中大多是道德方面的故事。《公牛与驴子的故事》与《商人和妻子的故事》之间有相互关联,在《本生经》和《一千零一夜》中都有存在。辛巴达的故事应当是基于阿拉伯水手在印度洋中航行的实际体验,同时也受到古印度《五卷书》和古波斯民间传说的影响。辛巴达(“信德河之王”)是波斯语中的名字,说明这有可能发源于波斯文学。但那一时期最古老的文字是阿拉伯文,没有古代或中世纪时期的波斯文相关故事流传下来。我们所知的故事是特意设在阿巴斯王朝的统治时期的,并特意强调了哈伦·拉希德(阿拔斯王朝第五代哈里发~)的统治。“辛巴达”这个名字原指印度河(Sindhu),那些印度水手(Sindhisailors),因为他们的航海技术,地理和语言而出名,这或许激发了作者创作“航海家辛巴达”的灵感。信德省也确实在故事中第三次旅行中被提及到:“从此我们将向信德省驶去,那个我们曾做过买卖的地方。”(AndthencewefaredontothelandofSind,wherealsoweboughtandsold)。信德省挨着巴沙瓦,就像隔壁住着老王,因此奇萨·赫瓦尼大巴扎为《一千零一夜》的诞生之地也未可知,百度甚至直接简单粗暴地说《一千零一夜》与奇萨·赫瓦尼大巴扎有关。

十九世纪德国作家科勒(FerdinandKeller)的作品《谢赫拉莎德和山鲁亚尔》(cheherazadeandShahryār,),谢赫拉莎德就是一千零一夜的主角,肯定是个伟大的故事讲述者,她用精彩的故事使山鲁亚尔国王放弃了杀她的念头,但最终让山鲁亚尔国王产生娶她念头的绝对不是故事。

年伦敦出版的《天方夜谭》的版本《辛巴达航海与阿里巴巴》,WilliamStrang插图

但在阳光之下,集市总是呈现出生机勃勃的一面,仍透露出贵霜时期那种古老的繁华。这里的人仍像辛巴达,他们不仅是某个无意中卷入波涛桅杆上的商人,而是一群有活力而轻率鲁莽的冒险家和探险者。航海家辛巴达说他对无聊的生活感到不安,于是他再次启航。“想着游遍人类的世界,看看他们的城市和海岛。”“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古今中外,人们的好奇心都是一致的。

年伊朗画家SaniolMolk的《一千零一夜》插图

年英国画家WilliamHarvey为《一千零一夜》绘制的木刻插图。繁荣的Brass城市,看上很像奇萨·赫瓦尼大巴扎(左);阿拉丁神灯(右)

瑞典画家FriedrichGross0年的木刻《辛巴达航海》与《阿拉丁神灯》

白沙瓦的帕坦人仍像辛巴达一样怀着一颗想遍游人类世界的探险心来对待来自远东的我们,对我们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兴趣与发自内心的友好。几乎所有的商贩,见我拍照,都表现出兴高采烈和热烈欢迎的样子,最过分的是有个卖水果甜点的老头,非拦着我免费要我品尝一盘他的甜点,而且动作麻利地盛了一碗不由分说地推到我怀里,但我不能吃白食,完了我给他60卢比,他说什么都不要,可我说什么也要给他。至于他的甜食味道如何似乎记忆不深,但老头的一脸友善与慈祥,记忆超甜!

老头儿的笑容仿佛来自大月氏,使我这个青藏高原的流浪汉感到很亲切

吃东西付钱,这应该是全世界的规矩,不能欺之以方,因为人家热情就不给钱了

跟任何城市一样,最热闹的还是小吃一条街

油饼和中国的没什么区别,除了名字不一样

花生糖也和中国的一样,唯一不同的是摊主把一块差不多一斤多的糖块掰开让我们尝……

这不是烤羊肉,而是烤羊排,一根钎子上起码有三斤肉,一个人无论如何是吃不完的

这是白沙瓦最著名的Chawal,也就是鸡肉抓饭,便宜到你不敢吃,只有相当于人民币5元钱一份

最奇葩的是张蕊侠的经历。在一个珠宝店门口坐着一位超帅的大胡子,张蕊侠说这个大胡子帅哥像她的一位朋友,我建议她跟这位大胡子帅哥合个影,然后出示给她朋友看,她很愿意。我对这位大胡子讲了张蕊侠想与他合影的意图,好巧,居然大胡子也愿意!情投意合的他俩在合影时所表现出的甜蜜模样无法令人相信不是一家人!美丽的邂逅,很甜蜜!故事本来就到此结束了,然而就在我们坐车要离开的时候,突然看见这位大胡子拿着一把水晶石,冲到我们车上送给了张蕊侠。我们倒不因为大胡子是一位宝石店老板却将宝石送给过路旅人的慷慨行为而受感动,而是对他像辛巴达一样表达爱心的勇猛和冒险方式而受到鼓舞,一车人都为大胡子这个高甜举动而喝彩,这个邂逅岂止美丽又甜蜜,简直是香艳而刺激!

这是我应邀参加Attock地区非常偏远的一个小村落村民婚礼时,随便在村头的短墙上碰到一个守着吃棉花糖的雅利安小女孩,其美丽倾国倾城。本来我要写奇萨·赫瓦尼也是一个血腥的集市,因为这里在历史上也曾发生过太多太血腥的屠杀和恐怖袭击,特别是年12月16日,与巴基斯坦塔利班组织有关联的6名枪手对白沙瓦的陆军公立学校的大屠杀(APSMassacre),今天正好是5周年纪念日。这些武装分子包括一名车臣人、三名阿拉伯人和两名阿富汗人,进入学校并向学校员工和孩子开火,造成人死亡,其中包括名儿童和少年,年龄在8岁至18岁之间,是世界上第四大最致命的校园屠杀。但是我怕这些血腥会玷污了白沙瓦的美丽,扭曲了奇萨·赫瓦尼大巴扎的友善,就让我用这位向往甜蜜的美丽小姑娘照片来结束吧,愿甜蜜永远伴随美丽。

汤惠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orenliangg.com/snly/18653.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