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萨那 >> 萨那旅游 >> 第三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上海赛区期待
经
典
诵
写
讲
为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落实全国语言文字会议精神,全面深入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第三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的通知》(教语用厅函〔〕2号)要求,市语委、市教委决定举办第三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上海赛区)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
活动宗旨
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以诠释中华优秀文化内涵、彰显中华语言文化魅力、弘扬中国精神为目标,通过竞赛方式引导社会大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亲近中华经典,提高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培育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精神动力。
2
活动主题
本届大赛以“传承中华经典,庆祝建党百年”为主题。通过诵读、讲解、书写、篆刻等多种方式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歌颂建党百年光辉历程,展现举世瞩目伟大成就,倡导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及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价值观,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继续精神力量。
3
赛事分类
本届大赛分为四类:
(一)“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
(二)“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
(三)“笔墨中国”汉字书写大赛
(四)“印记中国”师生篆刻大赛。
4
参赛安排
(一)“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
“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共分为6个组别,我校教师和全日制在校生(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可参加其中教师组、大学生组(含研究生)和留学生组3个组别的比赛。具体要求如下:
1.内容要求
诵读内容应为我国古代、近现代和当代有社会影响力的,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经典诗文。当代作品应已正式出版或由主流媒体公开发表。鼓励诵读歌颂建党百年光辉历程、展现举世瞩目伟大成就的经典作品。
2.形式要求
每组可个人参赛,也可2人(含)以上组成团队参赛,团队人数不设上限。鼓励以团队形式集体诵读。小学生组仅限小学生参赛,中学生组仅限中学生参赛,其余组别团队参赛的应按第一参赛者身份组别报名。
作品可借助音乐、服装、吟诵等辅助手段融合展现诵读内容。视频作品必须同期录音,不得后期配音。每个节目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
3.提交要求
作品要求为年新录制创作的视频。
参赛作品要求高清*横屏拍摄,MP4视频格式。图像、声音清晰,不抖动、无噪音,长度3~6分钟,大小不超过MB。作品提交后,相关信息不得更改。视频开头要求以文字方式展示作品名称及作品作者、参赛者姓名、指导教师、组别等内容,此内容应与赛事平台填报的信息一致,如不一致,以视频开头展示信息为准。
视频文字建议使用方正字库字体,视频中不得使用未经肖像权人同意的肖像,不得使用未经授权的图片和视频。
作品视频和《“诵读中国”经典诵读上海赛区作品汇总表》(见附件1)电子版于年5月26日前报送至邮箱:yy
ecust.edu.cn,邮件标题格式为“经典诵读参赛作品+作品名”。(二)“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
“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共分为4个组别,我校具备教师资格证的在职教师可以参加大学教师组的比赛。全日制在校生(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可参加大学生组(含研究生和留学生)组的比赛。具体要求如下:
1.内容要求
讲解须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讲解内容应为教育部统编版中小学语文教材和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的大学语文教材收录的一首古典诗词作品或红色经典诗词作品。
2.形式要求
参赛教师应按照课堂教学相关要求,遵循诗词教育基本规律和学术规范,录制以诗词教学为主要内容的微课视频。参赛大学生使用多媒体及其他创新形式录制讲解视频,讲解诗词作品,并结合个人生活经验与感受,阐述诗词的意义与价值。
3.提交要求
作品要求为年新创作的作品。
每名参赛者提交1个参赛视频,时长5-8分钟。
视频格式为MP4,视频清晰度不低于P,图像、声音清晰,不抖动、无噪音,文件大小不超过MB。
视频开头须注明作品名称及作品作者、参赛者单位、姓名、组别等信息。作品提交后,相关信息不得更改。
每人限报1件作品,限报1名指导教师。
作品视频和《“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作品汇总表》(见附件2)电子版于年5月26日前报送至邮箱:yy
ecust.edu.cn,邮件标题格式为“‘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报名表”。(三)“笔墨中国”汉字书写大赛
“笔墨中国”汉字书写大赛设硬笔和软笔两个类别,按参赛对象共分为5个组别,我校师生可以参加教师组、大学生组(含研究生、留学生)2个组别的比赛。
参赛师生即日起至7月10日(星期六)前可登录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网站(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orenliangg.com/snly/21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