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萨那 >> 萨那旅游 >> 器官捐献,让生命走的更远记护理学
视频:爱,让心跳不止
请大家一定看看上面这段短短1分半的视频,看过后你才会真正明白为什么爱能够让心跳不止?
来自卫生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超过万人,但其中只有1万人能够幸运地得到供体,其余99%的患者只能在等待中逐渐绝望。
什么是器官移植?什么人的器官可以移植?器官捐献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能在宣扬器官捐献的工作上做什么?带着这许许多多的疑问,护理学院组建一支特殊的三下乡服务队--“济医护理·生命永续志愿队”赶赴烟台参加暑期大学生烟台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在团中央学校部和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指导下,全国医药类高校共青团工作联盟、全国大学生器官捐献支援服务组织联合开展。来自全国医药类高校共青团工作联盟高校及部分医学类院校的20支主题宣讲实践团队在烟台各县市区开展支医送健康、器官捐献知识宣讲实践活动。
年7月14日上午,服务队在滨州医学院烟台校区参加“让爱与生命永续”暑期大学生烟台社会实践出征仪式,领取我校宣讲团队的旗帜和宣传物资。
参加“让爱与生命永续”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暨全国大学生器官捐献服务工作交流研讨会。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洪俊岭、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教授尹秀云、医院肝脏外科副主任医师、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陈小松分别做专题报告。
当日下午,服务队队与驻地蓬莱共青团组织负责人进行交接,正式出发前往宣讲实践目的地烟台蓬莱。
精彩活动瞬间志愿队伍来到蓬莱人流量大的著名景点八仙雕塑广场进行宣讲活动。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和知识手册配合志愿者耐心的讲解,传达“阳光下,爱的给予,生命的延续”理念,鼓励大家正视器官捐献,积极投入到这伟大的事业当中。在传播的过程中,发放调查问卷,通过设定问题和最后的开放问题,了解群众对器官捐献的态度和想法。
爱的传播,不分职业,不分种类,不分年龄更不分身在何处。只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就是爱的延续的后盾力量。志愿队来到农贸市场和村庄街道进行宣讲。通过宣讲大家对器官捐献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消除了原有负面报道的恐惧感,初步表现出对活动的认可和信任。
志愿队来到商业中心,通过一家家店铺邀请填写问卷和知识宣讲方式,进行地毯式的门店宣传,宣传效果很好。虽然一生忙碌自己的小事业,但他们心底那抹感恩的心,反馈社会的感恩的心并没有因为忙碌的消失,对于志愿者的宣讲他们积极了解,表现出极大的赞成。
志愿者心得故事
在器官捐献的路上我们还要走很久,不管是人们的不了解,还是固有思想的入土为安,还是法律的不健全,都是我们这条道路上的障碍,当有人支持我们想加入我们的队伍,更不用说已经经历过器官捐献的人,都是我们扫除障碍的动力,我们在这条路上走的并不孤单。
上海老人志愿捐献器官,帮助他人,但老人的顾虑是自己的儿女持否定态度,再者因老人的社会背景及社会角色,在死后的哀悼会上会被人诟病遗体的不完整。可见在有志愿加入器官捐献的思想前提下,社会的舆论风暴亦会成为主人公献身公益的绊脚石。若劝服家人,在志愿者捐献器官之后对亲友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而扩大方位,社会公众人物志愿器官捐献,如姚贝娜等,事件足以轰动社会,能够隐形鼓励群众加入器官捐献的爱心活动。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遇到过思想特别积极的大姐,也遇到过把器官捐献当做洪水猛兽避之不及的大爷。最积极的是一位大哥,在我们邀请他为我们填写问卷的时候,得知我们在做器官捐献的宣讲活动,他激动得问我们是否需要帮忙,他十分乐意加入我们。我们告诉他,只要在生活中多向周围的人讲一讲关于器官捐献的好处,就是用行动在支持我们。上海的一位六十多岁的阿姨的奉献意识也很强,她说,“人死了,烧成灰就没用了,还不如帮一帮那些需要它们的人。”只不过,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老人还有点顾虑,怕儿女不同意,怕个人信息泄露……这说明我们未来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器官捐献的路还有很长。
器官捐献那些事儿两大原则:
器官捐献以自愿、无偿为原则,特指下列两种情况: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通过书面自愿申请器官捐献登记,并且没有撤销其登记,待其身故后进行器官捐献;公民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其器官,待其身故后,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以书面形式共同表示同意的器官捐献。
捐献程序:
公民可以书面向省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自愿申请人体器官捐献登记,或者是潜在人体器官捐献者或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有捐献意愿,则由协调员帮助完成捐献手续,公证相关资料,并报送广东省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确认后将捐献者资料录入中国人体器官捐献者登记管理系统。
年12月22日,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在支付宝医疗服务平台上线了“器官捐赠登记”功能,支付宝实名用户可一键完成登记,过程不超过10秒,中国器官捐献登记工作由此进入了“互联网+”时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