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那

物宝天华经典答疑三

发布时间:2021/7/29 12:04:32   点击数:

孩子在渐渐成长的过程中,大环境促使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要求逐渐增多,请问宝华老师真的可以对孩子零要求零压力吗?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做到,怎么找到那种圆满具足的爱?

宝华老师回应

这个问题就是头脑虚幻定了一个标准,完事之后呢,又想挣扎着去达到。殊不知所谓无条件的爱只是打掉那些条件而已,打掉你的那些执念。它并不是一个实际上到达的东西。它的标准是多少?用称称啊?用天平量啊?它的标准是什么?当一个人特别执着的时候,我们才说让他放下;当一个人有求的时候,我们说了个无求;当一个人特别贪婪的时候,我们说了一个布施。这个呢叫什么?叫一对一的度化,就是一个度一个。就是为了打掉那个执着才说的另外一个东西。就像他的手里拿着一块砖头,他不愿意放,你给了另外一块砖头,他把那个砖头放下来。最终你要两手空空,哪块砖头都不要拿,这才自在。完事之后,结果呢,又把另外一个本来是用来打掉那个砖头的一块砖头又捏在手里了,手还是没空下来。对于大自然来说,刮风下雨不是爱吗?和风细雨不是爱吗?什么不是圆满具足的爱?你找一个你生命中有任何一个元素,它不是这个圆满具足的一部分吗?这个呢,就是再掉入了另外一个概念。完事之后呢,还要追求达到那个概念而带来的困惑。圆满具足的爱,它不是一个自我达成的境界。它是什么?你发现了生命的完整。“圆”嘛就是圆满。圆满代表的是完整,不是发现了一块儿,而是完整的自己。你发现了完整的自己。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什么?一切都是圆满的,没有一块东西是多余的。这本来是我在念头体验营的最后一次要给大家说的。你要知道一切教导,本无意义。所以说,佛陀说:“如果有人说我有所说法,就是诽谤我。”完事之后,把那些教导通通的什么?把教导的实质看清楚,要不然就会什么?掉到各种心灵鸡汤、掉到各种概念和教导里,在追逐虚设的一个标准。完事之后,努力狂奔,最后什么?才发现那个目标就是一个虚幻的东西。一切的教导就是为了打掉你的执念,让你的心无所住。这个时候你就有机会从站在一个石头上而掉入大海,你开始畅游。你开始发现生命那个像盘子一样圆满的东西,它那种生命的整体。这个时候你发现一草一木都是爱,一草一木都是什么?生命的圆满。一草一木都是大道。一草一木、世间任何一个发生它都是圆满具足的呈现。这个时候你没有什么东西不是它?你只有这样才发现,这不是你努力达到的,你发现了生命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如果你想从行为和境界上达到零要求零压力,谁做到了?因为要求和压力它只是爱的不同形式。只是说,现在家长没有觉醒的时候,他只会用这个东西吓唬孩子。就像我们经常说:哎呀,你不好好学习以后没工作,或者是:你不赶紧回家狼来了。就是我们现在只用压力、恐惧这种方式来让孩子去做一些事情,我们不会用另外一些自由度。所以这个时候,用一些说法来打掉那些东西,让你发现新的可能性。接下来之后,当你明白这叫什么?叫任用自在。你可以时而制造点压力时而有一点要求;你可以时而和风细雨时而狂风暴雨。你每一样东西任用自在,无拘无束。样样都是你的法器。你原来跟孩子互动的时候只能骑自行车,你现在什么交通工具都可以用。完事之后呢,你的自由度出来了。一切无非是整体的什么?圆满具足的呈现。所以你做的任何事情不内疚、不自责、不后悔、不抱怨,它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过程。你发现了:生命本来的那个像圆月一样圆满的、独一无二的、浑然一体的这种整体性。接下来之后你自动就活出来。如果你连那个都没有发现,你想追求一种境界,你的那个自我想保持在一种境界上,这个很难。所以关键点记住,还在这里,就是认识真正的自己。该打的时候打;该骂的时候骂;该说的时候说;该哄的时候哄。这个什么?纵横自在。就是什么?嬉笑怒骂皆是道具。这个时候,你就会因为你的心再也不住着在那个假的自我上或者那些什么?念头和情绪上。这个时候你一切自然而然,顺风顺水,这就是根本。

文字整理:芳芳

观看更多解惑视频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orenliangg.com/snys/2162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