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那

四川农资市场这些产品有猫腻谨慎购买三

发布时间:2021/10/6 13:45:35   点击数:
局限型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jc/151006/4705705.html
近日,全国知名农资打假维权专家甘小明,前往蒲江、眉山、雅安等地农资市场并走访种植户,在进行调研工作的过程中,种植户问得最多的“用的肥料有没有问题?怕买到假劣肥料,担心影响水果上市的品质”,他们都希望买到货真价实的肥料。从收集到产品信息来看,目前市场上的肥料产品质量参次不齐,虚假标高养分含量,假劣肥料,傍(仿)知名企业商号,侵犯商标使用专用权,欺骗误导种植户的违规行为依然存在。现将种植户咨询和反咉的部份肥料包装产品分析点评,提醒种植户注意,谨慎购买。一、擅自将“总养分”改为“有效养分利用率”甘小明分析说:以上这个复合肥料,实际总养分含量仅为“5%”,但确故意玩文字游戏,偷换“总养分”概念,如果不认真看,还认为总养分为“53%”的高浓度复合肥料。①、根据GB/T-00《复合肥料》标准要求,复合肥料总养分含量只能是“氮磷钾”相加之和,并用配合式标注,不得将其它中微量元素计入总养分之中。②、违反国家强制性标准GB《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的规定,将标准要求“总养分”标识,擅自改为“有效养分利用率”。③、擅自将“Ca≥8%”计入了总养分中,将总养分“5%”,虚假标高到“53%”。④、正面包装上方,印有“化肥下乡,厂家直销”的字样,虚假标高复合肥料养分含量,误导种植户。⑤、另据新华网报导:新华社北京01年1月17日电(记者于文静)年以来,农业农村部持续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实现了预期目标。经科学测算,00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为40.%,远远未达到“有效养分利用率53%”,纯属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二、用“一元素”肥冒充“三元素复合肥料”甘小明分析说:以上“黄金甲”肥料产品,违反国家强制性标准GB《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擅自乱取肥料名称“黄金甲”,虚假乱标养分含量,欺骗误导农户。①、偷换肥料养分概念,故意将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的“总养分”擅自改为“总指标”。②、国家强制性标准GB规定,“总养分”是指氮磷钾相加之和,即“氮(N)+五氧化二磷(PO5)+氧化钾(KO)”,不得将其它中、微量元素养分计入总养分中。③、乱标“CaCo3≥0%”,违反国家强制性标准GB《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的规定,这个“CaCo3”符号不是肥料养分标识。科学来讲,这个是写错了的碳酸钙的化学分子式,标准写法是“CaCO3”。若厂家生产时,确实加入了中量元素的有效钙,正确标识应为:有效钙(Ca)≥0.0%,是以单质计,不是以分子或氧化物计。④、乱标“Cl≥0%”,违反国家强制性标准GB《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的规定,这个“Cl”符号是“氯离子”,不是肥料养分标识,而是限量元素指标之一。⑤、这个“黄金甲”肥料包装袋上,擅自将“CaCo3≥0%、Cl≥0%”计入了总养分中,达到“60%”的含量,误导农户为高含量的复合肥料。三、警惕用“数字”傍“养分”的肥料甘小明分析说:以上这个包装上方印有“化肥下乡,厂家直销”的字样,产品执行企业标准的“复合颗粒氮肥”,该肥料违反企业制定产品标准的基本原则,乱标养分技术指标等错误标识,混淆养分概念。①、故意在包装袋的正中间醒目标识“NO:59”,并在下方标注“N≥0%”、“(NH4+-N≥19%)”、“缓释营养剂≥0%”,数字相加达到“59”,误导农民认为该肥料是高含量养分“59”。②、乱标识“缓释营养剂≥0%”,违反国家强违制性标准《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的规定,这个“缓释营养剂”不是肥料养分,肥料包装上“养分”没有这种标识方法。另外,如果确实添加某种所谓的“缓释营养剂”,产品包装上也应明确标识其化学名称和检测标准。该肥料有傍缓释肥料的嫌疑。③、乱标识“NH4+-N≥19%”,违反国家强制性标准《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的规定,产品包装上肥料养分没有这种标识方法。

四、警惕用“高效+数字”傍“养分”的肥料

甘小明分析说:以上这个正面包装上方印有“此包装一次性使用,二次封口属假冒产品”的字样,产品执行企业标准的“复合颗粒氮肥”,该肥料违反企业制定产品标准的基本原则,乱标养分技术指标等错误标识,混淆养分概念。①、故意在包装袋的正中间醒目标识“高效60”,并在下方标注“N≥0%”、“NH4+-N≥19%”、“缓释营养剂1%”,数字相加达到60,误导农民认为该肥料是高含量养分为60。②、乱标识“缓释营养剂1%”,违反国家强制性标准《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的规定,这个“缓释营养剂”不是肥料养分,肥料包装上“养分”没有这种标识方法。另外,如果确实添加某种所谓的“缓释营养剂”,产品包装上也应明确标识其化学名称和检测标准。③、如果是正品的缓释肥料,肥料包装上还应有管理部门核发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号,产品登记证号,和相应的缓释肥料执行国家标准编号,该肥料存在傍(仿)缓释肥料的嫌疑,误导消费者。上图:01年5月31日,全国知名农资打假维权专家甘小明(中),在四川汉源县九襄镇一农资店讲解肥料知识。下期预告:广西广东海南这些产品有猫腻!注意辩别(一)提示:近段时间收到四川各地种植户发来的咨询肥料、农药产品图片,也收到广西、海南等省农户通过加了甘小明老师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orenliangg.com/snys/2223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