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萨那 >> 萨那饮食 >> 一个全民痴迷嚼食毒品的国家也门
能源是现代世界运转的动力,也是最宝贵的资源之一。工业也因能源得到了生生不息,蓬勃发展的动力,能源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种重要性不仅表现在供自身发展所需,通过出口卖给需求国也是一条获取收入的重要途径。中东国家科威特就凭借着大量的石油资源躺着赚钱,被称为“世界最懒的国家”。
可以说任何一个手握大量石油等能源资源的国家,日子都不会过得太差。因为这是上天赋予的优势,只要肯好好把握,认真开发,吃穿玩乐任何一项都不会落后。
但是有一个国家,明明掌握着大量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却是全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当真是守着金山银山饿肚子。
01艰难立国不知珍惜,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这个国家就是也门,一个位于阿拉伯半岛的中东国家。也门与沙特阿拉伯南边接壤,上面提到的科威特与沙特阿拉伯的北面接壤。也门与科威特这两个国家,地理位置,资源环境等因素都极为相似,国民生活却有天壤之别。
究其原因,恐怕还是由于也门“全民嚼毒”。在这个国家,毒品泛滥而不知收敛,下至贫民,上至贵族高官,统统把一种毒品视为珍宝,日日嚼食。
这种毒品叫咖特,它的另一个名字听起来比较无害:阿拉伯茶。也门举国上下,无一不对其喜爱至极,无法自拔,导致全国竟无人专心生产,思想涣散,不思进取,最终沦落为最贫困的国家之一。
它就像是一个被人遗忘的国家,正在"嚼死"自己。
说起来,也门曾经也并非这样的国家,它们也有过奋进与革命,为何会沦落到靠咖特维持生活?
也门是一个文明古国,是阿拉伯世界的摇篮之一。也门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多年前,超过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几乎是仅次于中国等文明古国的“top2”的存在。
这个古国在历史上曾经多次产生内斗,分裂,也数次沦为他国的附庸,但是都生生给挺了过去。直到18世纪,英国的殖民军队攻占了也门许多地方,并在也门南方建立了殖民地。
但是由于也门当时是奥斯曼帝国的附属,英国虽然实际上占领了也门南方,但并没有在名义上将其定义。直到奥斯曼帝国于年崩溃,独立出来的也门成了一块肥肉,被英国虎视眈眈。
年,英国趁也门战败,逼迫其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正式将南方地区占领。至此,也门分化成南北两个国家。
北也门被阿拉伯帝国控制,南也门被英国统治,也门人民生活水深火热,最终爆发了起义。北也门率先发难,推翻了阿拉伯帝国,实现了独立,南也门人民也开始不断地进行革命。
直到年,英国从南也门撤出,宣告南也门成了一个独立的国家,与北也门相对。南北也门在独立后加快了统一的步伐,最终在苏联的怂恿与国际形势的变动下,南北也门于年签订多项协议,开始了整合。
年,南北也门正式统一,成立了也门共和国。原本国际上都以为,南北也门都经历了反殖民的斗争,统一以后应当同心协力,共同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无尽的内斗与干耗。
早在八十年代,也门就开始开发本国的石油对外出口,经过数年的发展,石油出口俨然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国家经济支柱。后来,也门先后开发了天然气出口,金属矿资源开采等项目,可以说是坐拥宝库。
但是就在这些资源被开发的同时,一种名为“咖特”的植物也开始流行。咖特属于灌木,通常只有一两米高,乍一看以为是寻常植物。
实际上,咖特的茎叶都含有大量的天然安非他命,通过咀嚼茎叶将这种物质摄入,会刺激人的神经系统产生兴奋,愉悦的快感。
但是“快感”过后,人的精神会被侵蚀,身体机能也被破坏。逐渐地精神涣散,萎靡不振,言语含糊,不知所谓,整个人仿佛被蒙上了一层毛玻璃。
咖特的性质很难被定义,它不属于国际公认的毒品,只能算是“软毒品”。但是它的成瘾性和长期嚼食对人的危害丝毫不亚于其他毒品,咖特最早生产于埃塞俄比亚,中东一些国家也有广泛的分布。
由于咖特的巨大危害,许多国家都出台了严格的法规禁止咖特的种植与交易。沙特是也门的邻国,但是沙特丝毫没有被咖特所影响。因为在沙特,食用,流通咖特是重罪,最轻的也要判处终身监禁,因为与咖特打交道而被判处死刑的绝对不在少数。
中国也早在年就将“阿拉伯茶”列入第一类精神药品进行管制,私自与其打交道会触犯刑法和禁毒法。也是由于国家的雷霆手段,才保护了我们免受这种迷惑性,吸引性极强的毒品的荼害。
但是也门没有,在也门,咖特的流通是合法的,甚至是政府鼓励,人民支持的。咖特早已经作为一种文化根深蒂固地植入了也门人的头脑之中,成了一种“民心所向”。
非常可悲的一幕是,曾经有不少政党提出禁咖特的号召,但是这些政党最终都没有得到民众的支持。也门的一些政府官员更是直言:咖特已经成为了也门人的灵魂,失去了咖特的也门,不能再被称为也门。
02咖特:流毒无穷,荼害万民
咖特在也门如此深入,造成的荼毒与危害更是无法估量。
首先,咖特的嚼食和流通直接导致也门从一个资源充裕的国家沦落到全球最发达国家之一。也门拥有大量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曾经也门也因为开发石油而即将走向富裕。
但是也门一直在打仗,统一前为了摆脱控制,取得独立打仗;统一后为了争夺地位和权力,打内战。连年征战对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政府却丝毫没有调整的意思。
也门人民大都没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由于战争对社会的破坏极其严重,许多贫民连居住的地方都没有。他们只依靠政府发放的一小撮救助金,偶尔给上流阶层的人打工挣些钱。
但是他们没有拿这些钱去改善生活,尝试开发产业,而是统统拿去喂了咖特。咖特在也门的市场上十分火爆,不仅有专门销售咖特的人,每天拉着新鲜的咖特树到集市上,不一会就被围得水泄不通,卖个精光。
也有一些其他商贩会拿咖特当广告,逢人就请他嚼一两片,头脑晕乎乎的时候趁机卖东西。
而这种商贩往往最受欢迎,一本正经卖东西的却很少有人光顾。
有不少老人拿着新发下来的救济金,直直地就往集市去,买来一小捧咖特,如获至宝地飞奔回家,慢慢享受。
吃完了之后只能挨饿,遂上街乞讨,恶性循环。
更有甚者,因为无钱购买咖特,便成群结伴地偷盗抢劫财物,从一个个手无寸铁的普通居民身上搜刮出来一点点可怜的钱,积少成多,去换一些咖特。
有的人嚼食咖特上瘾,更是直接省略了抢钱这个环节,只要见到哪个商贩拉了咖特,要么走过去顺手摘一些,要么直接抱着大口咀嚼。即便是商家大声呵斥,甚至拳打脚踢,都舍不得离开。
这些“瘾魔人”的存在,直接导致了整个社会都很难做一些生意,因为任何一点钱都可能被亡命之徒惦记上,最终落得一场空,甚至威胁生命。
第二,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对于也门来说,最宝贵的不是石油,也不是金子,而是水。但是他们却把大量的水轻易地浪费掉了。
也门处于低纬度,属热带荒漠气候,终年干旱少雨,水资源十分的珍贵。
但是咖特的种植与培育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一公顷的咖特需要消耗的水分,至少在同等面积的粮食的两倍以上,还要考虑到当地气候对水资源使用时的损耗。
根据专家计算,也门把全国60%左右的水资源用在了咖特的种植上。
也门本身即没有伊拉克的灌溉水平,也没有科威特净化海水的豪横与技术,要么开地下水,要么反复净化用水,要么从外进口水。这几种方法中,开采地下水是相对而言性价比更高的。
但是也门的地下水是十分有限的,而种植咖特的农民丝毫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肆无忌惮地深挖开采水,导致土壤荒漠化越来越严重,进而使得水资源愈发紧张,又是一个很难解开的恶性循环。
如果继续保持现在的水平去种植咖特,其结果必然是荒漠化问题越来越严重,最后即便是想回头,也没有一亩地可以供他们后悔。
就算也门立即停止种植咖特,恢复经济可能需要几十年,但恢复自然环境可很难看到个尽头。
90%以上的也门男性和70%以上的也门女性嚼食咖特,对他们而言,咖特是比麦子,玉米等粮食更重要的东西,这也造成了也门种植业竟然不是以粮食农作物为主,而是以咖特这种毒品为主!
假以时日,咖特的珍贵性必然会被水给取代,毕竟哪怕真的没有了咖特,也不至于完全活不下去。但是一个没有饮用水,又没钱买水的国家,想必不会长久。
第三,咖特的盛行将也门的整个社会风气都涂抹得乌烟瘴气。一个奋进的国家,离不开昂扬向上的社会风尚。而社会整体的风尚又与个人息息相关,相互作用。
在也门,随处可见这样的场景:破旧的屋子,常常聚集着一群衣衫褴褛的人,他们亢奋地一边嚼着咖特,一边畅谈天文地理,也许本身知道的东西并不算多,但是在咖特的刺激下,许多道听途说的东西竟然成了自己专门研究的领域。
而在学校,一些学生更是把咖特随身携带,连上课时都要嚼几片提提神。
教师更不用说,在办公室里嚼食了大量的咖特,再到教室里胡言乱语,高谈阔论。
在咖特利润的刺激下,一些原本老实本分种植寻常作物的农民,也不得不亲手将其毁掉,改种咖特,一边种植,一边自己嚼食。
甚至不少农民会让自己的孩子从小嚼食咖特,以为这样他们的孩子就能变得更聪明起来,简直是把他们从小就浸在毒坛子里。
社会需要进步,就要发展生产力。但是也门的大部分沉迷咖特的人已经丧失了这种能力和精神,止步不前,甚至越发倒退。原本还能安安稳稳地过上小康生活,因为嚼食咖特,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原本各司其职的人,放下了自己的工作,依靠政府提供的救济金之类过日子。究竟是咖特带动了也门的经济发展,还是咖特挤占了其他的产业,导致自己成为了促使经济发展的唯一动力?
咖特渗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由内而外地破坏了也门的各个系统与组织。
身处其中的人却不以为然,甚至在一些政党,改革派希望做出改变的时候加以抵制,不得不说是十分可悲的。
第四,咖特的存在将也门政府与相对发达阶层腐蚀得形同虚设。
在也门,有许多地方修建了这样的建筑:有着不大的房间,干净整洁,充满美感,一张硕大的床,可以供许多人同时躺着。这张床上放着一堆又一堆的咖特。
这种建筑就是他们口中的“神仙屋”,进入这种屋子需要支付高昂的费用,可以得到的体验是一整天沉浸于咖特,并且可以自由选择人数。
“神仙屋”深受上流阶层青睐,比之二十年前的网吧对青少年的吸引力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们中意于整日邀上几名好友一同前往“享受”,企业家没有社会担当,赚钱的目的只为了能够自由地嚼食咖特。
而他们获取财富的方式也很简单:要么有开采能源矿产的资格,要么是手握大量种植着咖特的土地,却很少有研发科技,生产高端工业产品的。
政府官员也热衷于嚼食咖特,他们与这些“企业家”相互利用,一个为其牟利提供行政便利,一个拿出大量的咖特作为回报。
在咖特的刺激下,政府的各项政策都偏离了轨迹,或根本行不通,或造成了许多严重的后果。久而久之,政府的公信力大大降低,人们不再相信政府,也不再听从他们的安排。
只要不涉及到咖特,他们根本不再去关心,但是一旦政府动摇了咖特,他们就好愤怒地站起来抵抗。
最后,是咖特的消费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生产咖特消耗了大量的水,对环境产生了破坏,这是我们刚刚说过的。而消费咖特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也门的首都萨那,被称为“世界塑料袋垃圾之都”。因为咖特的包装通常选择软塑料袋,这些塑料袋被广泛使用,一个人一天买一次咖特,就要丢弃两三只塑料袋。一年复一年,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数字。
咖特的嚼食者不会管环境如何,吃完就随手丢弃,这些塑料袋无法进入回收,只能飘在地上。本就缺水的土地,又该如何降解这些垃圾?
如今,萨那的水资源已经基本殆尽,最多到年,萨那会变成一座没有水资源,只有塑料袋的,恐怖的鬼城。届时这些瘾君子要面临的,将是灭顶之灾。
03当断则断,不受其乱
令人痛心的地方在于,所有人都清楚地知道继续嚼食咖特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却没有一个人提出制止,即便有,也很快淹没在了大浪潮中。
遥想一百多年前,英国为了改变对华贸易逆差,竟然不惜用兜售鸦片这种无耻的伎俩,给中国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破坏。
幸运的是中华民族清醒坚强,抵抗住了这种诱惑攻势,方才转危为安。
如今也门的情况,却不是外人造成的,而是自作孽。他人加害,尚且能从中醒来摆脱,自己主动跳进去,该如何脱身?
倘若也门能够痛下决心,从此与咖特一刀两断,也许会迎来沉重的阵痛,甚至会有因内斗而濒临灭亡的危险。但是至少也能留下一线生机,等咖特的荼毒消失,还有石油矿产可以依靠。
但是如果也门继续自欺欺人,很快就会在自己亲手构建的幻境中昏死过去,再也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究竟是断臂求生,还是慢性死亡,也门政府和人民该如何做出选择?
也门的过去与现在,对我们而言也是一种警示。让我们意识到,国家对我们的保护有多么重要。
每个人都有义务为了维持一个“无毒”的社会作出努力,叛逆者也终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参考信源
1,也门90%男子是瘾君子痴迷软毒品阿拉伯茶
2,新型毒品冠名“阿拉伯茶”,貌似茶叶毒力惊人人民网
3,嚼咖特;也门生活一景时延春《当代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