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那

坐骨神经痛怎么办老中医教你按摩4个穴位轻

发布时间:2021/11/30 15:14:56   点击数:
白癜风能遗传吗 http://pf.39.net/bdfyy/qsnbdf/180907/6511050.html

导语:坐骨神经是由第4、5腰神经和第1、2、3骶神经前支组成。从椎间孔出椎管后,走行于盆腔后侧,在梨状肌下部出臀部,沿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足背外侧分布。

很多腰腿痛患者都问过:我是不是得了坐骨神经痛!其实坐骨神经痛只是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病。《三国演义》里的大枭雄曹操头痛(症状),便请华佗给自己治病,华佗认为他得了脑瘤(疾病),要给他进行开颅手术,而曹操觉得自己只是伤风感冒(疾病)导致的头痛,认为华佗要谋害自己,于是就杀了他。坐骨神经痛就和这里的头痛一样,是症状而不是疾病。

坐骨神经痛,“幕后黑手”是它?

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追根溯源,搞清楚是什么疾病导致的坐骨神经痛。大部分坐骨神经痛为继发性,引起这一症状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且多为第4-5腰椎间盘或第5腰椎-骶骨间的椎间盘突出。有数据表明,约90%坐骨神经痛是由压迫因素引起的,一些机械性压迫如腰椎间盘突出、脊椎肿瘤等都能压迫坐骨神经而产生疼痛。

引起坐骨神经痛的原因很多,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

原发性坐骨神经痛:

主要是因为寒冷身体潮湿以及扁桃腺炎、前列腺炎、牙龈炎、鼻窦炎等其他炎症病灶感染所致,其中多为坐骨神经鞘膜纤维织炎所致,也有因神经纤维瘤引起者。因此引起坐骨神经痛的病因主要是疾病的感染。

继发性坐骨神经痛:

这种坐骨神经痛主要是因椎间盘突出,因受其周围病变压迫或刺激引起症状。在坐骨神经出梨状肌后各种原因引起坐骨神经痛,又称干性坐骨神经痛。干性可由骶髂关节炎、盆腔内肿瘤、妊娠子宫压迫、髋关节炎、臀部外伤、糖尿病等所致。

坐骨神经痛症状表现:坐骨神经痛按病损部位分为根性和干性坐骨神经痛两种。

1.根性坐骨神经痛:病变位于椎管内,病因以腰椎间盘突出最多见,其次有椎管内肿瘤、腰椎结核、腰骶神经根炎、腰椎骨质增生、腰部受伤等。

2.干性坐骨神经痛:病变主要是在椎管外坐骨神经行程上,病因有骼关节炎、腰肌劳损、梨状肌综合征、盆腔内肿瘤、妊娠子宫压迫、臀部外伤、臀肌注射不当以及糖尿病等。

有些白领久坐于办公室,有些“老司机”长期开车,有些体力劳动者总是搬重物……这些都可能导致腰椎间盘突出进而引发坐骨神经痛,其主要症状是沿坐骨神经通路发生放射样、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常因行走、咳嗽、打喷嚏、弯腰或排便而引起疼痛加剧。

虽然坐骨神经痛源于腰部,但疼痛多见于臂部、大腿或小腿外侧,所以屁股疼千万别害羞,很可能就是坐骨神经痛。所以,想有效缓解疼痛,不妨平时常按摩以下4个部位。

一、殷门穴

位置:正坐,将双手食指和中指伸直并拢,其他手指以握拳的方式弯曲,放在大腿后侧正中间及臀部与膝盖中间偏上的位置,中指所指的区域就是殷门穴。

功能:可治疗臀股麻木、腰脊疼痛及急性腰部扭挫伤,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或瘫痪等。

手法:利用食指和中指指腹按揉此穴,每日1次,每次2分钟。

二、秩边

位置:在臀部,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功能:此穴具有舒筋活络、强壮腰膝、调理下焦的作用。多用于治疗腰背痛、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等。

三、中渚穴

手法:拇指按压中渚穴2分钟,以感觉酸胀为宜。

功效:刺激此穴可舒经活血,对头晕目眩、耳鸣、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有治疗作用。

四、环跳穴

位置: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处。

手法:脱去外衣留内衣,两手握拳,手心向内,两拳同时捶打两侧环跳各50下。两手抱两膝搂怀后再伸直,以此反复,一伸一屈共做50下。

功效:可治疗腰胯疼痛,半身不遂,下肢痿痹,挫闪腰疼,坐骨神经痛等。

国医大师郭子光:坐骨神经痛及多种其他神经痛的治疗方法

坐骨神经痛多为单侧沿坐骨神经通路的疼痛,总以经络瘀阻不通或筋失濡养为基本病机。其病位在下,故郭老主张可在“通络方”基础方上减去僵蚕重加白芍40~50g,甘草10g,牛膝15g进行治疗。若痛剧者加罂粟壳15g,玄胡15g。寒证酌加细辛、桂枝;热证酌加丹皮、黄柏、银花藤、赤芍;寒热夹杂者,则寒热证加味同时投入。

验案举例

李某,女,53岁,家庭妇女。年10月11日初诊。

病史:患者右侧腰部、臀部疼痛牵引及大腿后、小腿外侧直至足部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1周。疼痛呈针刺样剧痛难忍,夜晚或咳嗽时更甚,坐骨孔点、腘点、腓点等均有压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医院诊断为“坐骨神经痛”,针灸、理疗效果不明显,故前来求诊。

现症:症如上述,病人每隔2~3小时需服用止痛片暂时缓解疼痛。查其面色萎黄,形瘦神疲,舌瘦红少苔乏津,脉弦细略数。

辨治:辨为脉络瘀滞,筋失濡养。

以通络方为基础方加味治之:

全蝎(水洗同煎)10g,地龙15g,白芍50g,甘草10g,玄胡15g,罂粟壳15g,木瓜15g。1日1剂,浓煎服。

服药1剂,当晚疼痛缓解。服药3剂,疼痛大减,乃去罂粟壳,加牛膝10g,继服4剂,症状体征消失。后以白芍、甘草、当归、鸡血藤、制首乌、牛膝等药常规用量,养血柔筋善后,随访1年余未再复发。

附:治疗各种神经痛加减法

(1)血管神经性头痛:属寒证者,酌加川芎、羌活、细辛、荜茇;属热证者,酌加石膏、菊花、黄芩;属寒热夹杂证者,综合寒热证加味。

(2)舌咽神经痛:属寒证者,酌加细辛、当归、蜈蚣、玄胡;属热证者,酌加银花藤、丹皮、赤芍;属寒热夹杂证者,综合寒热证加味。

(3)三叉神经痛:按舌咽神经痛加味。

(4)坐骨神经痛:去僵蚕,重加白芍40~50g,甘草10g,牛膝15g,痛剧者加罂粟壳15g,玄胡15g。寒证酌加细辛、桂枝;热证酌加丹皮、黄柏、银花藤、赤芍;寒热夹杂者,则寒热证加味同时投入。

(5)臂丛神经痛:本病未发现热证病例,故一般均酌加羌活、防风、桂枝、细辛、当归、葛根之类,寒凝络瘀重者,酌加蜈蚣、甲珠、鹿角霜、姜黄、麻黄少许宣通阳气。

(6)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寒证者,酌加细辛、桂枝、鹿角霜;热证者酌加丹皮、赤芍、银花藤、黄柏之类;寒热夹杂者,酌加细辛、白芍、丹皮、黄柏。带状疱疹急性期神经痛难忍者,用本方加罂粟壳15g,玄胡15g,蜈蚣2条,酸枣仁15g。

你可能还想看:?

1.全国各地医生收入被曝光,最高的竟然有这么多...差距也太大了~

2.中医资格证这么火热:“中医传统确有专长”与“中医专长”有什么区别?3.官方!中国政府网连发三条文件,国家政策利好,中医药的春天来了!4.“元诊费”看中医,到底贵不贵?5.速记▏不懂五行就是不懂中医,中医五行记忆歌诀6.中医专长考核怎么通过?“过来人”为你支招(细节),拿证再加10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orenliangg.com/sndl/2262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