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萨那 >> 萨那习俗 >> 沙特联军逆袭胡塞武装的关键伊朗抽身离开也
也门的战争,本质上是沙特和伊朗的的对决。四年来被胡塞武装打得一败涂地、抱头鼠窜的沙特联军,在近期的战事中竟然神奇地逆袭了胡塞武装,出人意料地夺取了胡塞武装控制的战略要地荷台达的国际机场,化被动为主动,并步步紧逼,准备打下荷台达,直逼首都萨那。看这架势,沙特联军仿佛脱胎换骨似的,关键因素在于也门战场的重量级玩家、胡塞武装的大靠山伊朗为了保留住岌岌可危的伊核协议不得不向欧美妥协,收取收缩战略,正在退离也门,抛弃胡塞武装,被涂上战无不胜的神话色彩的胡塞武装寡不敌众,被打回了原形。
1、伊朗把胡塞武装拿来作为保留伊核协议的筹码,减少了对胡塞武装的支持,而失去了伊朗的鼎力支持,胡塞武装头上的光芒立刻消失,立刻被打回原形——只是也门形形色色的一支普通的武装,再也不是那只横扫半个也门,把哈迪总统及一干政府要员吓得逃难沙特的那支令阿拉伯人谈虎色变的武装力量。
年,沙特纠集了多个伊斯兰国家,组成多国联军,介入也门的内战,与受到伊朗鼎力支持的也门什叶派组织胡塞武装大打出手,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沙特联军在这四年来被胡塞武装揍得满地找牙,国内还频繁被胡塞武装导弹袭击,连首都利雅得也没有幸免,十分狼狈。前几天,胡塞武装还用伊朗援助的反舰导弹,击沉了一艘游弋在红海的阿联酋护卫舰。
胡塞武装面对沙特联军与哈迪政府军,为什么这么能打?一个方面是沙特联军太弱,另一个方面是胡塞武装得到了伊朗的鼎力援助,特别是对沙特联军杀伤力爆棚的导弹,而不是胡塞武装有多能打,当然了,胡塞武装相比也门的其他武装,比如哈迪总统领导政府军,战斗力强了许多。伊朗在也门的内战中,特别是对于战争的胜负、局势的走向,发挥着比沙特更有力度的作用与影响力。
但是,对于胡塞武装,伊朗这个不可或缺的靠山其实是一把双刃剑,正向作用与负面作用一样显著。当伊朗对也门实行扩张性政策的时候,受其鼎力支持的胡塞武装如虎添翼,在战场上节节胜利,沙特联军则节节败退,丢盔弃甲;当伊朗对也门采取收缩战略,减少甚至切断对胡塞武装的鼎力支持后,面对同样是羸弱的沙特联军,胡塞武装立即被打回原形,不仅没有往日的威猛,反而渐显颓势,不断丢失地盘。
2、沙特捕捉到内外交困的伊朗在也门采取了收缩战略,立即抓住千载难逢的良机,下定决心击败正在失去大靠山的胡塞武装,战争决心异常坚定,不占领荷台达誓不罢休,统帅部的意志鼓舞了作战部队的士气,在战场上首次压倒胡塞武装,此消彼涨,赢得了战场的主动。
沙特联军还是原来的那支“老爷兵”,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为什么在这次的荷台达之战中把胡塞武装打得节节败退,还占领了荷台达国际机场,并逐渐对荷台达这座港口城市形成了合围,伺机击退胡塞武装,占领这个战略要地。沙特联军为什么突然变得能打了?根本性原因是沙特的领导层,也就是王储小萨勒曼捕捉到伊朗为了保留伊核协议,对也门采取收缩战略,把胡塞武装拿来跟欧美做交易的筹码,正在减少对胡塞武装的支持,甚至有可能迫于压力完全抛弃胡塞武装。这样的形势对于沙特联军是千载难逢的反败为胜的良机,错过了就难以再拥有,于是,他下定决心反击胡塞武装,誓言把胡塞武装赶出城市,赶回西北部的山区,甚至彻底消灭。为此,沙特方面的战争决定很坚定,并传导到作战部队,极大地鼓舞了联军的士气,加强了联军的战斗意志,提升了战斗力。反观胡塞武装,失去了伊朗的支持,往日的光环瞬间消失,被打回了原形——这才是胡塞武装真实的战斗力。胡塞武装在这之前的四年战争中的胜利,很大程度上是伊朗对决沙特的胜利,胡塞武装只是起到一定的作用,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伊朗。现在,伊朗抽离离开也门,减少了对胡塞武装的支持,胡塞武装必须凭借自己的实力对战沙特联军,双方的实力终于在战场上体现了出来,沙特联军终于逐渐取得了战场的优势、战争的主动。
沙特联军对胡塞武装的胜利,不是因为沙特太强,胡塞武装太弱,而是伊朗为了保留岌岌可危的伊核协议不得不向欧美妥协,抽身离开也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