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萨那 >> 萨那饮食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今天,一起来听故事爷爷
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有一位爱讲故事的老人,可他讲的故事却不是写在书里,而是刻在一块块石头上,保护好一个个刻在石头上的故事,把这些故事讲给更多人听,是“故事爷爷”最想做好的事。
铁木尔萨那是岩画保护志愿者,因为巡护岩画是志愿工作,只能利用周末的时间做,所以他每次都是走到哪儿就借住在哪儿。不管走到谁家,他都是受孩子们欢迎的“故事爷爷”。
岩画的小故事
我是前年的商人,为了把我们生产的茶叶、丝绸运到西域,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骑着骆驼,一走就得一整年,听说现在你们把我们当年走的路叫做“丝绸之路”。
铁木尔萨那负责巡护的多幅岩画、刻在岩画上的那些几千甚至几万年前的故事,藏在多平方公里的戈壁滩里,常常要赶八九个小时的路,才能巡护一个岩画点。
在阿拉善盟境内已经发现有97处、5万多幅岩画,其中,最早的可以追溯到距今多年前,它们记录着草原游牧民族牧猎、迁徙、征战的生活图景,被称为“北方民族的历史画卷”,在世界岩画界享有盛名。
对铁木尔萨那来说,这些岩画不仅有历史价值,更寄托着他对奶奶的感情。小时候游牧,每到一处新草场,奶奶都会领着他找有花纹的石头,指着石头给他讲故事。
在铁木尔萨那的记忆里,奶奶讲的那些故事,只有一个是假的,就是长犄角的骆驼那个,因为他从没在石头上见过。年,铁木尔萨那大学毕业,回到阿拉善左旗乌力吉苏木文化站工作,一次下乡宣讲,偶然听一位牧民说,他见过一幅画着长犄角骆驼的岩画。从那时候开始,他就想亲眼看看那幅岩画,每次下乡他都要去找。
为了提高牧民保护岩画的意识,铁木尔萨那开始像奶奶一样,每到一处,就给大家讲岩画里的故事,这一讲就是23年,他也从“故事小伙”变成了“故事爷爷”。而阿拉善盟的文物保护工作,也发生着变化,年当地成立了驼峰文物保护队,他有了4个同伴;到了年,保护队有了更多资金和设备的支持,主动参与文物保护的牧民也越来越多。
从年保护队成立,十几年的时间里,铁木尔萨那和四名队员,先后发现了巴音浩特都岩画、孟根乌拉岩画等26多处新文物遗址,而那个长犄角的骆驼,也终于找到了。
腾格里新闻更多新闻
时隔一个月京蒙再相聚萌娃致敬国旗,真情祝福祖国一首歌一座城丨听,这是内蒙古!内蒙古很大,每个角落我都想抵达丰收的季节,内蒙古有点“甜”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关于年中秋、国庆期间持之以恒纠治“四风”的通知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民族地区繁荣发展的必然要监制/岳楠责任编辑/南丁编辑/南丁记者/弓春伟郝杨张岑李峰段伟晨刘杨李梦格视频后期/张媛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腾格里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