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那

学习密法的你应该具备的一些基本常识难得

发布时间:2021/4/21 2:49:56   点击数:

学习密法的你应该具备的一些基本常识

扎西仁波切

学密法有些应有的观念,或常识,这些观念或常识是与显教不同,也与汉族文化不同,甚至于与世俗的观念,包含价值观都不一样:

比如传统的一些法门是要断除内外的执着,修行人便发愿既不要世间八法,不要钱,不要名利,以上都是世俗的观念比较而言可以接受的。

但在今天,有些发愿就很难作到,如发愿不要有东西可吃,也不要朋友亲戚的牵扯,这种修到以禅定为食,或只吃石头的境界,并发愿生生世世不吃食物,没有对食物的贪念与执着,可以接受的却很难作到的。

以往在汉族,出家后不与在家朋友亲戚来往,不要有朋友亲戚的牵扯是作的很好的,僧尼一入空门,就与朋友亲戚断绝关系,真正作到了四大皆空。

但,在今天的世界,不但没有作到这点,学佛者心中反而老是希冀着朋友越多越好,寺庙不想要远离尘俗执着,朋友要越多越好为了要赚钱,这就把出家搞得比在家还要忙碌。还有一些学密法的佛学中心与弟子还修怀法,期望来灌顶的人越多,结缘品(其实就是圣物)卖的越来越好,俗心比道心还要增长,这就很不对了。

事实上,修任何的佛法,都必须遵守戒律,由皈依起,就有皈依戒。佛在之时,以佛为师,佛灭之后,以戒为师,戒律是不因为时代或地域而改变的,就是学佛与生活必须要的标准,因此,遵纪守法,以戒约束身心,这是必备的观念。莲花生大士与以往的祖师,都指出见戒相合:你所修的佛学见地要与戒相合,你修的空性越高,你所得到的慈悲心越大,你的事业作的越多越大越广,那你所要守的戒律也必须相对的要越严谨。莲花生说,见地像山一样高,行为如萨那样细的遵守戒律,是成就所必须的。因此,有些应有的观念是学密必须具有的。如:

皈依戒

一、皈依戒后应该做的三个戒:

1.自从皈依佛以后,见到佛(包含任何材质的佛像),都要恭敬。

2.自从归依法以后,见到任何有关佛法的经典,皆必须恭敬。

3.自从皈依僧以后,见到任何出家人,包含出家人任何材质的法衣皆要恭敬。

二、不应作的三个戒:

1.自从皈依佛以后,不可以向外道、神明、护法来作〝究竟〞的皈依。

2.自从皈依法以后,不可以伤害众生。

3.从皈依僧以后,不可以亲近邪见之友。

三、相近的三个戒:

1.自从皈依佛以后,对根本上师当视为真佛般的恭敬。

2.自从皈依法以后,对上师所言当视为法宝般的恭敬。

3.自从皈依僧以后,对上师的一切眷属和弟子们当视为僧宝并以清静心来恭敬。

四、共同的五个戒:

1.纵损性命或逢权势、利益的诱惑也不可以毁谤三宝。

2.纵遇最大困难也不可舍弃三宝,并求皈护。

3.任何饮食前三宝节目,先行供养三宝。

4.自己守护皈依戒,并能引导尚未皈依的人。

5.不论行止何处,应当以虔诚的心恭敬的顶礼三宝。因此,有了皈依与皈依戒,就不能贩卖佛像与圣物。

菩萨戒

汉地所依菩萨戒,所依主要著作有四:

1、《梵网经》菩萨戒的十重四十八轻之戒。

2、《瑜伽师地论》菩萨戒,为四重四十八轻。

3、《优婆塞戒经》,六重二十八轻。

4、《瑜伽虚空藏菩萨戒经》,十八重四十六轻。

藏地多依《瑜伽虚空藏菩萨戒经》,略说十八重(其中瑜伽师地论四重,虚空藏菩萨戒经十四重),此由寂天菩萨所集;

包括:1、自赞毁他;2、悭财法不施;3、不舍怨结反打捶;4、谤菩萨相持伪法;5、盗三宝物;6、谤三乘法;7、伤害比丘令还俗;8、作五无间业;9、谤业果起邪见;10、破坏聚落住处;11、非器妄说空理;12、令他退失大乘;13、诽谤别解脱戒;14、毁谤声闻乘法;15、嫉毁妄慢过人说;16、妄说得上人法;17、取三宝财奉王臣;18、退菩提心建恶法。

密法戒

密法的戒是很严格,在接受了任何灌顶时,必需发愿守戒,不然,就得不到这个灌顶!

在台湾,许多有灌顶的汉族学生不知道,在接受了任何灌顶时,就必需发愿守戒。

而且有一条戒命是非常严格的,而所有的灌顶,不管是事部或无上的,在灌顶结束后,献了酬补曼达,就都必需发愿:“自今天开始,我就是上师的奴仆,我发誓遵守上师所有的命令”。在密法中,这是灌顶都有的,而历史上,如那洛巴对上师帝洛巴,如密勒日巴对马尔巴,都是以自身为上师的奴仆。

所以所有的灌顶,“听烈汤借答给节,七接宗巴啦松阿当,恰西臧尼扎都索”,就是发愿:“自今天开始,我就是上师的奴仆,我发誓遵守上师所有的命令”。在灌顶中,所有的灌顶结束后,献了曼达,就都必需这样发愿,希望上师摄受自己。

另外根据所得灌顶的不同,各部有不同的戒律:

一、事部十四根本戒:

1、净信佛宝。2、净信法宝。3、净信僧宝。4、净信密宗。5、胜解大乘。6、恭敬师友。7、不嗔怒世间出世间及他宗天神。8、晦望四时供养不衰。9、不祭祀外道及其经典。10、饮食供养来访之陌生人。11、慈悯众生。12、精进培植福德资粮。13、勤行念颂。14、严密护持其他的密宗誓言。

二、行部十四根本戒:

1、不杀生(前十条为断除十不善业)。2、不偷盗。3、不邪淫。4、不妄语。5、不两舌。6、不绮语。7、不粗恶语。8、不贪心。9、不嗔恨。10、不邪见。11、不舍正法。12、不舍菩提心。13、不因悭贪而不布施。14、不害有情

三、瑜伽部十四根本戒:

(如来部誓言有3条)1、皈依佛。2、皈依法。3、皈依僧。金刚部誓言有3条4、不离金刚杵。5、不离金刚铃。6、不舍上师。(宝生部誓言有4条)7、法布施。8、财布施。9、无畏布施。10、慈心摄持而布施。(莲花部誓言有3条)11、外不舍事部与行部。12、内不舍瑜伽部。13、不舍三乘佛法。(事业部誓言1条)14、精勤供养

四、无上瑜伽部十四根本戒:

第一戒:对上师身、口、意不恭敬。第二戒:对显密律仪不遵守,违背师命。第三戒:对金刚兄弟起怨诤。第四戒:忘失慈悲心嫉有情乐。第五戒:畏难不度,退失菩提心。第六条:轻显重密,诽谤显密经典非佛说。第七条:泄露密法引起诽谤密乘第八戒:损害自己的肉体,影响修行。第九戒:怀疑自性清净,持邪见性空正法。第十戒:与毁谤上师、三宝者为友。第十一戒:对不变大乐所生智慧的妙法以分别心去揣测。第十二条:诽谤密行者不符合世俗的行为。第十三条:不如法使用法器,把密供物视为不洁而拒绝食用。第十四条:诽谤女性,怀疑女性不能即身成佛。

这十四条戒以第一条为最严重,然后依次排列到十四戒。你破了第一戒,其余十三戒守得再好也无济无事。

由于我们无始以来的习气,要做到完全不犯戒是不大可能的。犯了戒之后,应及时地向上师忏悔,或金刚道友之间互相忏悔。

在犯戒的四个小时内,忏悔是比较容易而且不算破戒。一天一夜,就失戒了。但还是容易忏悔,忏悔后再受灌顶,一年,二年就严重,忏悔起来就不大容易了。过了三年之后,依金刚萨垛的修法,也许不会堕入金刚地狱,但已经破了三昧耶戒,是会有因果的。除了消极的不犯戒之外,还要积极的修行。

密宗的修行,一般是先修前行,包含共的前行不共的前行。各派的前行都不一样,有噶举的四加行,宁玛五加行,以及格鲁的十加行等。萨迦在古代没有加行。但近代的德松仁波切,也作了萨迦的四加行法本,四加行之后,念所灌本尊的咒,就是另外一个要修的功课。

念咒的次数也很重要,一般所谓的结缘灌顶,在灌顶完之后,应念十万次,然后作十万次的芝麻火供;这样作完了后,就可以自己每天为自己灌顶。

(事实上藏传佛教没有结缘灌顶,结缘灌顶是日本东密用的名字。藏传佛教结缘灌顶,在这指的是身口意的灌顶)

每天自己为自己灌顶,叫自授灌顶,这是非常有利益的事,因为,若是有破戒,就可以在自授灌顶中消除分别与罪障,而每天为自己灌顶,也可与传承上师与本尊,跟自个建立紧密的连接。

萨迦班智达说,生起次第圆满就是灌顶到五方佛为顶严(师佛不二,而不离开我),能这样观想,就可以修圆满次第。(另一说法是能在刹那观出坛城,就可修圆满次第)。

作完了四加行,有了上师瑜伽,有了用上师心咒与上师间的连接,再加上每天为自己灌顶,一般就认为在第一阶段初步的修行成功了。如果有大灌顶,也就是瓶灌密灌智灌真如灌,灌顶后,念了一百零八万次(也有说一百二十万),作十万次的补阙火供,就有所谓取成就的羯摩,取得成就后也就功德圆满,完全成功。

不过,也有如萨迦派喜金刚有根灌,还有道灌顶,分为两次灌顶。还有些派如格鲁派,认为修降智谛咒,也要念十万到百万次的说法。这是认为降智谛咒非常重要。降智谛,也就是俗称的降神(起乩),使神佛降临到自己身上,这在密法与道教萨满都有,因此,并不是很神秘的事。

但,佛教的降智谛与道教萨满有点不同。

一般的道教萨满是把神请到自己的体内,当神请到自己的体内后,就全身颤抖,口出神言,人也就失去了意识,自个都不知道自个说什么或作什么,但佛教的降智谛,是把自己的菩提心与慈悲心,进入了菩萨与本尊的心中,与菩萨与本尊的慈悲智慧心无二无别,同时自心就进入了菩萨本尊的身中,可说是借了菩萨与本尊的身体与功德,来进行自己的佛行事业。所以,佛教的降智谛是自己用了神佛的身体为主,而道教萨满是神佛进了自己的身体,相对来说,其实高下是有差别的。把自心与佛身相合,自与本尊无二无别,是密法的精髓之一,

前行

修行佛法要作好前行,最好要闭关。前行一般包含几个步骤:

择地:最好应当选择野外无人处,大成就者曾经修持过的洞窟等等,这个条件不具备的话,也可以在清净的、无人打扰的地方修炼。选择好地方后,要布置佛堂,摆放佛像,要日日洒扫,保持洁净,这是为了自己的福报而作。

应以如下的方式摆放三宝所依:佛宝-上师相、佛相、尤其是文殊本尊相,因为文殊早已成佛,为一切如来之父,是一切诸佛智慧的显现,一切如来都由文殊引导而成佛,故此文殊本尊相一定要摆放在佛宝的位置;法宝-所有的佛经均可供养,佛经虽然不是真正的法宝,但可以代表法宝,因为法宝是教证二法,教法是一切三藏经典,证法是修学戒定慧三学而得的成就,经典是明确教法的方法与工具,是语言而非文字,在梵文中文字是表明语言的符号;僧宝-菩萨、缘觉、声闻、护法等等。

摆放时一定要依照上师、本尊、佛陀、菩萨、缘觉、声闻、勇父、勇母、护法的次序,要按照身语意的所依而摆放,身-佛相,摆放在中间,语-法本,摆放在佛相的左边、自己的右边,意-铃、杵、塔、等法器,摆放在佛相的右边、自己的左边。摆放时程序不可错乱,一定要庄严、如法。

供养:供品一定要无污染。污染分为两种:一种是来源不净,有偷、抢等恶业而得来的物品不可供养;一种是供品本身不干净也不可以供养。供品可以是朵玛,意为食子,是用糌粑做成的供品,可以用糖果、糕点代替,因为本法属于事部,所以绝不可以供肉、葱、姜、蒜。或者供八供,功德水、濯足水、花、熏香、灯、涂香、妙食、乐器。

一共供养两排,前排供养文殊菩萨,从右至左,功德水、濯足水、花、熏香、灯、涂香、妙食、乐器;后排供养自身文殊,从左至右,功德水、濯足水、花、熏香、灯、涂香、妙食、乐器。

水中要放一点红花;供花时碗中放米,在米上放花;供香时碗中放米,在米上放两柱香,或用小香炉;供灯可用油灯、蜡烛、电灯,是要起到明亮的作用;供涂香可用香水;供妙食可以供水果、糖,传统上供三白:奶、酪、酥油;三甜:白糖、冰糖、蜜糖。

还可以供吉祥八物,八瑞相,轮王七宝,近七宝,五蕴供等等,供品一定要端正完美。水面距杯缘一粒米左右,水不可以太少,也不可以太多;太少了因缘不足,太多了戒律不净。

水杯要放平,杯与杯间距一粒米左右,若距离太远,则难与上师相见;若距离太近,则感愚痴之果。水杯要摆成一排直线,若弯曲则感邪见之果。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

入座。准备好打坐的法台,法台没有特殊的标准,不要太软、太硬,后面比前面高一寸半左右即可。双腿结金刚跏趺坐,双手结定印(右上左下)于脐下四指处,两个大拇指相对于肚脐位置,腰要升起来,背要非常直,嘴放自然,牙要放松,舌尖轻抵上牙膛,两眼看着鼻尖,头略向前倾一点,两肩放平,再加上呼吸的方法。前面讲的八法就是腿、手、腰、嘴、头、眼睛、肩膀和呼吸这八个方面。入座后,观察从头到右手,从头到左手,从头到胸、到腹、到大、小腿、到足,调整不舒服的地方。然后观察自己的心理,观察心中的喜怒,要调整心态由恶到善不是很容易的,但是把心态由比较激烈的状态调整到比较平静的状态还是容易做到的,这就需要调整呼吸来达到目的,呼吸时要清楚地观察整个过程,数息二十一次,使心态由激烈转为平静,我们今天得到暇满的人身是极为稀有的,由三善道堕入三恶道的如同大地上的尘土,由三恶道生入三善道的如同掌上的尘土。而三善道中得人身者少,人中得暇满者少。正如《入行论》中所说:

“是故世尊说:人身极难得;如海中盲龟,颈入轭木孔。”得到人身如意宝还宝贵,如意宝之能满足今生的欲望,还会增长苦恼,而得到人身后,只要具有信心、愿心,来生就可以不堕入三恶道,乃至脱离六道轮回,得到彻底远离烦恼的永久的安乐及安乐因。为了解救一切父母众生而证得的具足智悲力的大觉佛陀果位,比得到四洲的一切财宝还要珍贵的多得多。

失去人身的机会很多,人是决定要死的,死亡之时,一切的财富、眷属,乃至我们最爱惜的身体都会舍我们而去,唯有业力跟随。生死无常,没有一个人是一直活下来的,过去、现在、未来均没有,佛陀也示现了涅盘。七世达赖说:“人一生下来就如同向阎魔王那里赛跑一样,又象牛在屠宰场一步步接近死亡,活的时间越来越少。”人一分一秒不停地走向死亡,根本无法停留。死期不定,小孩、年轻人、中年人、老人,随时都会一个个的走向死亡,死亡就在我们的前后左右。死后只有三宝可作依怙,只有两条路可走-三善道、三恶道,这是任何人都不能作主,只受业力支配的。龙树菩萨说:“不善感诸苦,恶趣亦如是;有善感乐趣,诸生安乐中。”

我们身口意造了无数恶业,只能堕入三恶道,受种种痛苦,其实,地狱不在远处,就在眼前。神仙不能救我们,只有佛陀才救得了我们。有一位外道看到佛经后感到尊贵而入佛门,在他造的《佛陀赞》中说到:“我放弃了一切外道,一心一意顶礼佛陀,只有佛陀远离了一切缺点,具足了一切功德。”“我对佛陀非近,对外道非远,只缘于对错。”外道充满了贪嗔痴,故此我们要皈依佛陀,要观想佛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功德,六十妙音的功德,一切种妙智的功德,要发恭敬、信仰、依靠之心。我们只有依靠佛陀才能达到大觉佛陀的果位。因为给我们带路的向导必须自己走过这条路,而佛陀已经走过了这条路,他所说的法才是究竟。我们在六道轮回的苦海中,不断轮回,既受了一切痛苦,也享了一切快乐,但这些都毫无结果,今天我们应对此作一了断,为了不继续受苦,自己要证得了生脱死的罗汉果。但是对我们俱无量恩德的父母众生,仍然在轮回中流转,我们不能只求自己的解脱,为了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证得究竟果,我们必须皈依佛宝、法宝、僧宝。佛宝具无比的大恩德,一切众生都为业力所转,佛陀非是消除众生的业力,如果佛陀可以消除众生的业力,那么岂非因果为虚?佛陀只是通过讲法,告诉众生修正自己的心,消除贪嗔痴,增长智慧福德。“佛陀非以水洗罪,亦非以手移除之;”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法才是真正的救星。法分为教法与证法,教法包括显密一切经典,证法包括戒定慧三学。而修法要依靠僧宝,只有见道以上的大德亲身修炼过的经验、心法窍决,才能帮助、引导我们证得如来大觉果位。

那么,如何修三皈依呢?首先,我们要修习佛法,进行密宗的前行,最好是在闭关中进行密宗的前行。也许,闭关,对在家人,是很陌生的事。

其实,对于佛教徒,所谓的大闭关,就是我们的今生:我们大闭关是把今生的自己在轮回中一切作为,成为一个大的闭关,如果我们今生修行成功,我们就可以成功的脱离了轮回,那就是走出了轮回这个关房。如果我们今生修行不成功,那样子到了下一生,我们就仍然还就还在轮回的关房中。

中闭关的意义,是在三年或在更长的时间内,誓愿在这段长的时间内,完成一个修行。如果没有完成一个修行所需的数量,就不出关。要是没有完成修行所需的数量而出关,那这修行闭关就是失败的。

小闭关,可以利用周末,用一天,或一个上午,或只是几小时,给自个在进行俗务之外,有一个不受打扰﹑修行佛法﹑洗涤心灵的闲暇时段。

一般地说,闭关有六种必备事项

一、关石生起法(准备一个白色的石头,放在关房外,象征性的告知他人以及神鬼,你在闭关,这一个白色的石头在闭关中也就变成了保护闭关的护法,一般是以我们这个世界的天王,也就是南洲的增长天王,或全部的四大天王作保护闭关的护法。)

于关石前摆设八供及食子供:诵“嗡班杂阿米打滚扎利哈那哈那吽呸”咒。驱除住于供品中的一切魔障。观空净化,诵“嗡梭巴瓦修打萨瓦打马桑巴瓦修多杭”咒。

观想:从空之中,“嗡”字出生广大宝器,其内“嗡”字化光,化现出天界的功德水、洗足水、鲜花、燃香、灯明、熏香、饮食、音乐等,莹洁光明,无有滞碍,等遍虚空。

嗡阿港阿吽。嗡巴当阿吽。嗡布白阿吽。嗡杜白阿吽、嗡阿洛格阿吽、嗡更得阿吽、嗡泥微得阿吽、嗡下打阿吽。

复诵“嗡班杂阿米打滚扎利哈那哈那吽呸”咒驱除魔障,诵“嗡梭巴瓦修打萨瓦打马桑巴瓦修多杭”咒观空净化。

观想:从空之中,“嗡”字出生广大宝器,其内“嗡”字化光,出生无漏食子智慧甘露大海。嗡阿吽(三遍)。诵“嗡梭巴瓦修打萨瓦打马桑巴瓦修多杭”咒观空净化。从空之中,关石刹那间变现为增长天王,从自心间,“吽”字放光,从自性处迎请增长天王及其眷属,“扎、吽、邦、火”,观想智慧身融入,二无分别。

以“嗡玛哈热扎萨巴日瓦热阿港、巴当、布白、杜白、阿洛格、更得、纳微得、下打巴底扎吽娑哈”供养增长天王。

昔于释迦狮子前,发誓承许勤护持,圣教持教及眷属,护世天王前礼赞。

增长天王舌尖伸出光明之筒,享用食子的精味。嗡柏热匝嘎依。萨瓦日瓦热俄达姆巴朗达卡卡卡喝卡喝(三遍)嗡阿嘎柔莫亢萨日瓦达玛那姆。阿得乃巴南多达嗡阿吽呸娑哈(三遍)

嗡玛哈热扎萨巴日瓦热阿港、巴当、布白、杜白、阿洛格、更得、纳微得、下打扎底扎吽娑哈。

昔于释迦狮子前,发誓承许勤护持,圣教持教及眷属,护世天王前礼赞。我今所作此善事,乃至未善成就间,祈息内外诸违缘,成办一切顺缘业。(如是赞叹后收起供品食子)

二、向地神施食法

(其作法者,于洁净无有裂痕的器皿中摆上四翅素食子,周边尽量多地以小食丸围绕:)

诵“嗡忙则阿米打”咒驱除,诵“嗡桑巴瓦”咒观空净化。

观想:从空之中,“种”字出生广大宝器,其内“嗡”字化光,出生三白三甜食子无漏智慧甘露大海。嗡阿吽(三遍)。南无萨瓦答塔我阿打阿瓦裸格得嗡桑巴惹桑巴惹吽(七遍)。

南无多宝如来南无妙色身如来。南无广博身如来南无离怖畏如来。嗟:具足圆满五妙欲,甘露大海供食陈,供于地神持地母(包含藏地土地神永宁十二尊地母与自家的土地神),三千地主大会聚,长寿护法五姊妹,雪山主宰一切等,道场家宅诸地神,川域城隍一切敬,唯愿受此功德食,我今作法多惊扰,望祈宽容勿障恨,助成顺缘违缘拒,自心不可思议力,诸佛如来加持力,法界诸法缘起力,随我所思何种事,如其所有尽所有,无碍出生愿皆成,

三、驱魔障法

从自心间“吽”字放光,迎请一切忿怒圣众降至面前虚空。嗡班则玛哈卓达热扎萨瓦日瓦热班则沙玛扎吽:犹如劫火智慧光,尽焚无明欲暗界,摧诸嗔恚阎王畏,威勇服饰着虎皮,调伏倒引罗刹敌,忿怒明王祈安住,为调倒引而迎请,利众生故降此地,嗡班则玛哈卓达热扎萨瓦日瓦热阿刚扎底扎吽娑哈。嘎玛拉依多姆。嗡班则玛哈卓达热扎萨瓦日瓦热阿港、巴当、布白、杜白、阿洛格、更得、纳微得、下打扎底扎吽娑哈。吽:无二法性空灵中,不舍世间方便行,示现善巧怖畏身,顶礼炽然忿怒众,寂静智慧无动转,身饰火焰显威严,语发吼声千龙吟,顶礼无余摄服众,示现受用增上慧,手持威吓诸剑戟,从根摧毁烦恼毒,顶礼毒蛇庄严众,犹如劫火炽焰中,勇士雄姿屈伸势,日月辉映目怒视,顶礼焚烧魔军众,威赫犹如劫末火,獠牙怒纹千电闪,可怖吼声胜千雷,顶礼怒王降魔群,吽:怖畏吽声音远播,无余障魔悉摧伏,惠施一切悉地天,顶礼赞叹魔之敌。

诵“嗡忙则阿米打”咒驱除,诵“嗡桑巴瓦”咒观空净化。从空之中,“嗡”字出生广大宝器,其内“嗡”字化光,出生天馔所成供魔食子,莹洁无碍,能令生起殊胜的无漏大乐。嗡阿嘎柔莫亢萨日瓦达玛那姆阿得乃巴南多达。嗡阿吽呸娑哈(三遍)。

从自心间,吽字放光,刹那间把障碍修习近修法的一切作损害的魔众勾摄到此处。嗡萨日瓦布乃南米萨日瓦达塔嘎达巴摇布晓莫刻白萨日瓦德亢俄嘎德巴日那俄芒嘎嘎那坑隔哈那达姆巴朗达依娑哈。(三遍)。

嗡思巴乃思巴乃吽隔哈那隔哈那吽隔哈那瓦雅隔哈那瓦雅吽阿那雅火巴嘎温布雅日扎吽呸(三遍)吽:居此大地坛城中,天等魔群听分明:我于此处专修习,汝等避此往它处,若是有意违我言,智慧炽烈金刚杵,裂汝头颅成百分,粉碎诸魔定无疑,依南无至尊根本传承具德上师言教之谛实力,诸佛之谛实力,正法之谛实力,僧众之谛实力,一切佛部、金刚部、宝部、莲花部、事业部,一切心要、手印、密咒、明咒的诸本尊,尤其依世尊文殊阎摩敌天众及其眷属的谛实力,及大谛实力的加持,祈愿以此广大的食子供施令障碍我修习近修法的一切作损害的魔众心生欢喜悦意,内心充满利乐他人的菩提心,不要再纠集于此处,而各回自己的处所!若是不走,定遭炽烈智慧金刚火的焚烧。嗡舍者尾者打那那吽呸嗡思巴乃思巴乃吽隔哈那隔哈那吽隔哈那瓦雅隔哈那瓦雅吽阿那雅火巴嘎温布雅日扎吽呸(猛烈诵咒,焚香抛芥,并以音乐驱魔。然后诵般若心经。)

四、修护轮法

观从自心间,吽字放光,向下放光,成金刚地,向周边放光,成金刚围,向上放光,成金刚帐,帐下为金刚盖,一切为炽然的金刚自性,无有间隙,浑然一体,外围五色火焰烈如劫末之火,放射十方。(然后,左手持铃作等持印,右手持杵作镇地印触座垫。)诵:嗡班则阿萨那吽,座垫变成金刚座自性。

五、加持三处

(以左手无名指尖沾取甘露丸汁,于头顶、颈部、心间划一圆圈。)观自头顶月轮上以白嗡庄严,颈部莲花上以红阿庄严,心间日轮上以蓝吽庄严。嗡阿吽(甘露丸汁置舌上品尝。然后从皈依开始,依正式修法而修)

六、送关石天作法(这法是出了关再修的,闭关要修的法结束后,修这法送走关石天)

(于关石前如前摆上供品食子)诵“嗡忙则阿米打滚扎利哈那哈那吽呸”咒驱除住于供品中的一切魔障。诵“嗡桑巴瓦许打萨瓦打马桑巴瓦许多项”咒观空净化。

观想:从空之中,“嗡”字出生广大宝器,其内“嗡”字化光,化现出天界的功德水、洗足水、鲜花、燃香、灯明、熏香、饮食、音乐等,莹洁光明,无有滞碍,等遍虚空。

“嗡阿港阿吽”、“嗡巴当阿吽”、“嗡布白(杜白、阿洛格、更得、纳微得、下打)阿吽”。

复诵“嗡忙则阿米打”咒驱除,诵“嗡桑巴瓦”咒观空净化。

观想:从空之中,“嗡”字出生广大宝器,其内“嗡”字化光,出生无漏食子智慧甘露大海。嗡阿吽(三遍)。

增长天王舌尖伸出光明之筒,享用食子。嗡柏热匝嘎依萨瓦日瓦热俄达姆巴朗达卡卡卡喝卡喝(三遍)嗡阿嘎柔莫亢萨日瓦达玛那姆阿得乃巴南多达嗡阿吽呸娑哈(三遍)嗡玛哈热扎萨巴日瓦热阿港、巴当、布白、杜白、阿洛格、更得、纳微得、下打扎底扎吽娑哈。昔于释迦狮子前,发誓承许勤护持,圣教持教及眷属,护世天王前礼赞,护世天王及眷属,于我所为善法业,善作助伴成事业,应时顾盼降此间。(诵百字明)尊普利乐诸有情,惠施随顺诸悉地,虽暂逝往佛净土,还祈慈航驾此岸。(放置关石于清净地)

论要了解显教的空,或密教的大乐光明,都需要累积资粮与清除业障,不论是哪一派的前行或加行,都有这些累积资粮与清除业障的方法!

前行或加行修完后,再修一个本尊,每天修自授灌顶,得到加被,依尊生起大乐光明,得到成就,这是应有的观念。

随机链接:

与你福报相当的风水才是最好的风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orenliangg.com/sndl/20120.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